来源:科普中国
本文专家:赵伟,医学博士,天津大学泰达医院副主任医师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胸痛、手麻……以为是心脏病发作,但却又查不出病因?
你很可能是患了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怎么没听说过这种病?其实并不少见。
前段时间热播剧《女心理师》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发病时:出汗发抖,后来胸闷气短,喘不上气,还感到恶心。躺到床上,会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似乎要灵魂出窍了。
近日,周杰伦晒打点滴照片,配文:“不知道是恐慌症还是心脏引起呼吸异常导致手麻。”
到底什么是惊恐障碍?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呢?
什么是惊恐障碍?
惊恐发作和惊恐障碍是不一样的。
惊恐障碍是焦虑症的一种,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的核心症状。
但惊恐发作还可见于其他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某些躯体疾病也可以出现惊恐发作,如心脏病、耳石症等。
惊恐障碍是一种在没有真正危险或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反复出现的突如其来的强烈恐惧体验。
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惊恐发作、预期焦虑与回避行为。
惊恐发作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无征兆地突然感到极度恐惧、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窒息感、胸痛憋气、头晕眩晕、手脚麻木、出汗、颤抖、腹部不适、不真实感等。
预期焦虑与回避行为表现为:
反复担心再次发作而感到害怕,多寻求别人帮助和陪伴,或回避自己认为的可能出现惊恐发作的场所,如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
当惊恐障碍发作时,患者突然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发疯感、甚至是濒死感。好多人以为是心脏病发作,拨打120去胸痛急救中心。
欧美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惊恐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4.7%~15%;年患病率为2.7%~7.3%。我国尚缺乏相关的研究资料。
惊恐障碍有什么危害?
虽然惊恐障碍本身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令人感到恐惧,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有的患者常年需要别人陪伴,不敢出门。有的患者因为发作时的不真实感出现自杀、自伤行为。不到20%的惊恐障碍患者有较重的功能损害。
惊恐障碍的诱因有哪些?
惊恐障碍是环境、生物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
女性患惊恐障碍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惊恐障碍通常发生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18-35岁之间。
家庭直系亲属患有惊恐障碍也是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儿童时期的创伤事件(如家庭和校园暴力、性虐待)、人生的重大挫折或负性事件,包括亲人去世、离婚或失业等,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惊恐障碍?
恐惧和焦虑是对人对于特定情况和压力事件产生的正常反应。许多人一生中只会有一两次惊恐发作。不良应激事件解除之后,惊恐发作就消失了。
如果有反复的、突然出现的惊恐发作,并且长时间(一个月以上)处于对再次发作的恐惧中,可能就患有惊恐障碍。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需要排除导致惊恐发作的其他潜在原因,包括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分离焦虑等。
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瓣膜脱垂也可突然心悸、胸痛、头昏及濒死感、失控感等症状。
惊恐障碍如何缓解和治疗?
惊恐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
心理治疗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等。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惊恐患者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并对引发焦虑发作的诱因做出反应。
暴露疗法是指在学习新的放松策略时,逐步将患者暴露在能够引发惊恐发作的情境中。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等;
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急性惊恐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放松训练也很重要。
规律的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焦虑和紧张,而且还可以减少惊恐发作的频率。
睡不好觉会导致更严重的惊恐发作症状,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不要熬夜,按时睡觉和起床。
避免摄入酒精。
深呼吸、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瑜伽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