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慎言、慎诺与慎行

时间:2022-04-24 21:45:40 | 来源:安徽商报

中国人很早就悟出了“祸从口出”深刻道理,因为语言不仅能伤害他人,同时,也会反噬自己。智者反复叮嘱要慎言、慎诺和慎行,这也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组织关系重要法则,违反了就会招致诸多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慎言,就要注意把握说话的分寸与时机,切不可不分场合不看时机乱嚷嚷。孔子在《论语.季氏篇》说:“君子有三衍,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用现在人的话就是说,说话容易出现三种过失,没轮到你说你插嘴抢说,是急躁的表现;该你说话你又闭嘴不言,这是在隐瞒;不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分析对方的心理轻率开口,这是睁眼瞎。你看,仅就说话的时机,孔子就总结出了容易犯的三种错,何况还有说话的内容,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场合等等,说话真是一门大学问。故古人说“三岁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诚者斯言。慎言重要,慎诺也不可忽视。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夫轻诺必寡信,”随便对人许诺,很难保持信用。朋友、同事之间,随意说一声哪天我请你们吃饭。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帮人眼巴巴的等着你兑现诺言,你却早已忘到九霄云外。朋友、同事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假情假意,诺不兑现的人,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尤其是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更不能轻易向属下许诺。少数领导干部,为了笼络人心,搞好与下属的关系,树立自己的威望,不是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诚信品格去影响人,而是信奉“手有一把米,不怕唤不来鸡”的信条,四处许诺,久不兑现,必然给上下级关系造成伤害。北宋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曾许诺任命张思光为司徒通史,张思光非常高兴。过了很长时间仍不见任命,张思光心里存有不快,他故意骑着一匹瘦马去见宋太祖,宋太祖便问:“你的马怎这么瘦,你一天喂它多少料?”张回答说:“一天一石。”宋太祖说:“一天一石,不少啊,怎么还会这么瘦呢?”张思光说:“我虽然答应喂它一天一石,实际上并没有给它吃那么多”。宋太祖一听恍然大悟,立马下旨任命他为司徒通史。君臣之间恢复了信任。诺不轻许,许则必须兑现,这样你才会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一个重诺守信的良好形象。

慎行,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思而后行。凡事不能草率,不可盲动。每临大事有静气,深思熟虑,周密安排,每个环节都要细针密缕,中国象棋中有一句名言,叫做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本来是袁绍集团占尽优势,兵多将广、财力厚,战争的初期,主动权掌握在袁绍集团,由于疏忽了一个重要环节一一乌巢粮仓。曹操采纳从袁绍集团来投靠的谋士许攸建议,亲率五千兵马果断袭击乌巢,一举捣毁粮仓,袁军士气低落,溃不成军。当然,我们强调慎行,并不等于思而不决,犹柔寡断,而是要求做决策时,看得远,想得全,抓住机遇,果然行动,才不失慎行的本意。

《道德经》有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人做事心怀戒惧就会减少犯错的机率,把失误降到最低程度。诸葛亮能够成为智慧的化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诸葛一生惟谨慎。”民谚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关羽大意失荆州,正反两个方面都告诉人们,慎言慎诺慎行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周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