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旋翼无人机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没想到它还能继续进化。
5月10日,大疆正式发布全新DJI Mini 3 Pro。它的身材依然还是那么Mini,但参数上确实非常Pro。
它很开创性地采用了全新的结构设计,让机身的性能有了大变化:全新云台的活动范围更广,打开了竖向拍摄创作的空间;全新的前后双目视觉避障的加入,让避障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它还用上了更强悍的相机,拥有了更快的飞行速度,长续航电池版突破到47分钟的续航。
从性能参数上,这是一台媲美更大尺寸无人机的小型无人机。
图源:DJI官方想必评测类型的内容已经很多了,这次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大疆Mini产品线的产品团队,深挖了更多的产品故事。
249克的诞生
2018年,在那个无人机重量接近500克,展开机翼还要一张A4纸那么大的年代,大疆为什么默默地开启了250克以下无人机的研发?
关于第一代小型无人机诞生的说法是这样的:早在2018年,越来越多的飞手给大疆反馈,他们希望拥有一个可以随身带到不同地域旅游,无需注册就可以完全合规合法飞行的无人机。
合法合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被卡在重量上。250克,是一个重量阈值。
2015年到2017年在大量论证和碰撞实验后,它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飞行器重量,许多国家基于这些实验结果给予了250克以下飞行器更友好的管理环境。
“友好的”环境是指——海外很多市场,规定了如果购买的无人机重量在250克以上,一般需要向当地的航空管理局登记注册飞行;而对于250克以下的无人机,无需汇报,就可以直接上手飞行。这给飞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对于大疆来说就没那么方便了。
无人机作为一个很多飞手要带到各地旅行、拍摄的科技产品,当时也正处于市场的上升期。这一方面辖制了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更小型化的设备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纵观市场,市面上小于250克的飞行器只有玩具,飞控和影像能力都欠佳。而大型机需要持照飞行,那么如何让更多人享受到安全合法飞行的乐趣?
于是,2018年大疆决定为相对不那么专业的用户推出一台可以随身携带,法规友好的小型无人机。从商业战略上来说,这也是一个增量市场。
大疆在2019年推出第一代Mini,并且开创了“小于249克”这一新品类,定义了轻小便携和法规友好,同时也刷新了入门级无人机的性能门槛。
全球第一代小型无人机就这样诞生。
DJI Mini 图源:大疆官网在第一代DJI Mini发布之后,越来越多的数码爱好者,旅行达人将它视为出街必备的潮流单品。无人机——作为一个曾经冰冷的科技产品也有机会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摸到、用到。
短视频上流行过一段“迅速拉远”镜头的风潮,背后正是第一代Mini的功劳。
图源:DJI官方不过,第一代Mini无人机是根据法规定下的,更多的是满足“轻小便携”和“法规友好”的需要,它们是最重要的权重因素。也因此在飞行速度、图传,以及抗风性等多种性能上难以匹敌更大尺寸的无人机。这是一个遗憾。
工程团队收到了这样的反馈。很快,大疆正式推出继任产品Mini 2,即使一年后,249克无人机里大疆仍是独一份的选择。
对比第一代Mini,Mini 2就像是汽车里的中期改款,iPhone里的“S”版升级——它通过用户们的反馈持续迭代,Mini 2正是在产品功能和性能上补齐了一代产品的弱项,成为了更为完美的一代迷你无人机。
由于迷你无人机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也开始有不少竞争对手觊觎Mini系列的表现。但相比大疆得到这些产品需求并推出,市场和竞品的动作可以说晚了至少两年。
2019年第一代Mini无人机诞生的两年后,2021年4月开始,陆续有不少竞品盯上这门生意。不过当时对手们还在拿着Mini的第一代产品进行小修小补,并针对特定功能推出新产品时,大疆的工程师们早已不满足于此,第三代全新结构的Mini无人机已经立项。
“打败大疆的,都是大疆的下一代产品”
很多人会问:Mini 2很好了,为什么还要Mini 3,还要加Pro?
其实在Mini 2发布之前,在2020年年底,全新结构的Mini 3 Pro已经立项。
Mini3Pro立项的时候,正值“堆满料”的Mini 2发布,也是产品热销推广的时候。鉴于Mini 2上市后火热的市场表现,公司这么快就要立项Mini3,挺让人费解的。
这不太符合作为一家公司商业上的考量。大疆仍是横扫市场的状态,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在这个Mini无人机的单一品类里,毫无有力竞品可言——这种时候,大多公司会采用“挤牙膏”的商业策略,在上一代产品上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迭代。
但一位大疆的产品经理却告诉品玩,“我们想把最好的给用户,大家想要的更大底的影像传感器、更好的避障性能和续航,要在一个这么小的机身里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固有的认知,拥有推翻重来的勇气。”
图源:DJI官方视频Mini系列并非是“入门级”的代名词。“它更重要的价值是,我们不断地把最强的、更强的、更好的产品力求做小做精。”
“我们巴不得把Mavic 3上的性能做进来。”
这几年大疆在技术上的积累,不管是在结构设计能力,还有气动效率能力,以及软件硬件方案和成本控制上都有了极大进步。而“推翻重来”激发了大疆工程团队“理工男”式的浪漫——“如果有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把产品做到更强,它可能是激进地,也可能是有风险的,我们一定会选择更激进的那条路。”
于是,经过了三版改动,无数次的推翻,最强的第三代Mini无人机诞生。但整个过程是异常苦恼的。
Mini 3 Pro最重要的变化在机身结构上。改变结构意味着大疆工程团队无法借鉴之前任何项目,一位参与到研发的人士这样描述它的难度,"每条路都是不走到最后不知道行不行,但每个方向的不确定性都很大。"
光是Mini 3 Pro上的结构部分打磨就花了近5个月,其中包括几十个方案和ID,有两个方案甚至走到了快开模的阶段又推倒重来。
从一开始,Mini 3 Pro意味着更强的性能、更强的避障、更好的相机和全新云台设计。但当这些组件要全部塞到这部249克无人机上时,产生了无数种组合方案。
全新的云台设计、更好的相机以及更大的避障模组,意味着前部设计会被“撑大”。这样做同时加大了产品飞行时的风阻,对Mini 3 Pro的续航产生影响。而为了保证更好的续航,工程团队决定把机臂加长,桨叶加大,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不过也正因为桨叶和机臂变长,尾部的视觉避障被桨叶挡住了。
几乎每条路都有新的坑。
经过多轮打磨也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时,设计团队的一位同学决定“冒险”一把——把后视挪到前面去。
图源:DJI官网对于大疆来说,将后视塞到前面并不意味着在结构设计上有多么大的挑战。只是在“惯性思维”下,无人机后视放在后面是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但尝试这种新的放置“结构”,是一种新的“巧思”,同时也会继续给自己挖坑。但工程团队觉得值得一试。
当然,这也意味着Mini 3 Pro这个被外界认为是“入门”的产品将推翻过往大疆旗舰级产品的结构设计。
图源:DJI官方但这个逆向思维让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后方的视野不会被遮挡了,不用再去改变机臂,也不用去牺牲产品的续航、散热,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一位大疆内部人士坦言,“在自己的执念或已有的认知里做设计可能会被困住,新的认识与思路才是突破瓶颈的关键点。”
结构改变让前飞提升了气动效率,图源:DJI官方视频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重量仍然有所升高,于是其他大型无人机上没有应用的材料也开始在Mini 3 Pro上尝试:为了减重和保证刚性,全部换成钛合金螺丝;前面的视觉避障支架,因为需要刚度,之前的镁合金换成碳纤维塑胶;长续航版本的电池还多了40克,但续航增加到47分钟。
只要有哪怕一点点的产品性能提升的机会,大疆就不断地给自己挖坑,最后竟然用新的思路把这些坑又都填上了。
竖向拍摄 图源:DJI官方视频在我们看来,DJI Mini 3 Pro其实并不应该局限在“Mini”这个词上,它也是一个极致的工业品。
事实上,这也是市面上第一部实现了如此强大功能的Mini无人机。也验证了那句玩笑话,“打败大疆的,都是大疆的下一代产品。”
大疆的挑战精神
这几年在和大疆产品经理接触的过程中,其实我自己有一个发现:这种挑战自我的精神,让大疆几乎很少关注竞品。
一位产品经理说,“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时是舒服满意的。”
大疆第一代Mini挑战的是无人机的小型化。Mini的诞生来自于飞手的反馈,它拥有轻巧便携的性能以及符合法规的要求,目的是为了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随后的Mini 2/3 Pro也一直都在跟随着用户的声音,把用户的反馈,需求做进了每代产品。
过去,大疆给与人们更多的是一个强技术公司的形象。通过强大的技术研发碾压对手,把工程师的Geek思路理念演绎到产品,将技术下放到价格更亲民的产品上。
图源:DJI官方视频但事实上,市场对于无人机未来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疲惫”。但在Mini 3 Pro上,依然可以看到一套新的产品开发体系,这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财富,以及最独特的产品气质。
“我们也发现之前有些设计过于在乎自己的技术驱动和自己的理念,缺乏了对用户使用场景的尊重和敬畏,脱离了用户的实际需求。所以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也有一些可以通过对用户使用场景的理解来驱动产品设计,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做产品定义。目前公司也是在做的,这也是我们公司做产品一个大的发展变化。”
朝着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去,穿越窄门,挑战自己,但不是为了挑战而挑战,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是做正确的事,但正确的事有时候并不是容易的事,人少的地方才有好风景。”
经历了249克无人机诞生到三代演进过程,让我更着迷的是大疆这家公司不断演变的技术和产品文化。大疆一直在不断挑战自己中前进创新,这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