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亏损扩大、供应链卡壳、股东抛售,造车新势力Rivian迎来至暗时刻

时间:2022-05-13 20:45:09 | 来源:界面新闻

2021年11月,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并一举创下2021年最大、美国史上第六大IPO的记录,然而,高调上市6个月之后,这家明星车企便遭遇至暗时刻。

5月12日,Rivian发布了2022年Q1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Q1,Rivian的总收入为9500万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3亿美元,报告期内,Rivian的总亏损为15.9亿美元,折合每股净亏损1.77美元,同样不及市场预期的1.44美元。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不及格的成绩单。然而,这并不是Rivian第一次业绩爆雷。

3月10日,Rivian上市后发布的首份业绩报告中,营收、利润等多项关键指标均不达预期。与此同时,由于供应链限制,Rivian还下调了2022年的产量指引。根据管理层预计,2022年,Rivian仅能实现2.5万辆产能,此前,Rivian在上市路演时给出的年度目标则为5万辆。

伴随两份糟糕的业绩报告到来的还有Rivian上市后的第一轮解禁潮。

5月8日,CNBC报道称,作为第四大股东,福特汽车在禁售期满后,将通过高盛抛售Rivian的股票。受此影响,本周开盘后,Rivian跳空低开并一度创下19.25美元的历史低点。本次财报发布后,受管理层一再重申2.5万辆产量目标的影响,Rivian的股价才稍有企稳迹象。

截至5月12日收盘,Rivian的股价报收24.3美元,对应的市值为218亿美元,今年以来,Rivian的市值下滑了76%,而距离1616亿美元的市值顶点,更是跌去了86%。对此,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Dan Ives在给客户的说明中表示,到目前为止,Rivian的故事让华尔街感到失望。

新车交付量仅1227辆 Rivian业绩二度爆雷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电动车企,Rivian的问世仅仅只比特斯拉晚6年,不同于自带流量的马斯克,技术出身的创始人R.J.Scaringe为人低调,在Rivian成立后的很多年间一直默默搞研发,2018年,随着电动休旅车R1S与电动皮卡R1T相继推出,Rivian由此一炮而红。

如果说特斯拉是凭借智能化技术颠覆传统汽车产业,那么,Rivian则是凭借电动化技术。

作为旗下所有电动车的核心,Rivian自主研发的电动滑板平台,集成电池组、悬挂系统、电动马达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既可以由人控制,也可以由机器控制,还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平台。Rivian基于这个电动滑板平台,分别针对消费市场与商业市场打造了R1平台和RCV平台。

其中,R1S和R1T便是Rivian根据R1平台推出的两款消费车型,此外,Rivian根据RCV平台还推出了一款电动货车EDV,这款车型是Rivian与股东亚马逊联合设计打造的。2020年,贝索斯卸任前曾在最后一封致股东信中表示,亚马逊已向Rivian订购了10万辆电动货车。

不过,从2021年Q3启动交付以来,Rivian在产能上始终提不起来。2021年,Rivian仅仅只是生产了1105辆车。根据Rivian最新的财报显示,2022年Q1,Rivian总共生产了2553辆车,截至5月9日,Rivian累计生产了5000辆车,但Q1只向客户交付了1227辆车。

对此,管理层在业绩分析会上表示,由于供应链紧张,3月底以来,生产线停工时间超过预期,这导致Rivian遭遇了约1/4的产能损失。针对产量与交付量之间的差距,管理层表示,虽然Rivian采取的是直销模式,但生产与运输过程中存在时间差,二者并不会完全同步。

根据Rivian披露,其在伊利诺伊州的工厂一旦生产线全速运转,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

2022年Q1,Rivian凭借1227辆的交付量实现收入9500万美元,其中,收入成本为5.97亿美元,毛利润为-5.02亿美元,运营费用为15.79亿美元,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净亏损为15.9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14亿美元,同比扩大261%。

按照1227辆的交付量计算,2022年Q1,Rivian的单车收入为7.74万美元,单车毛利润为-40.9万美元,单车净亏损129.8万美元。对此,Rivian的CFO Claire McDonough在业绩分析会上表示,公司的毛利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其一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其二是大产线的低利用率影响。

在通货膨胀和零部件成本上升的压力下,3月初,Rivian宣布将R1T的起售价上调17%,R1S的起售价上调20%,当时,马斯克曾在Twitter上表示,Rivian的毛利率将是惊人的负数。

由于产量的问题,Rivian的毛利短期内仍将继续承压,但根据Claire McDonough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利率的并非一直都是线性增长,而是将从一个拐点开始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我们正处在S曲线的中间”,Rivian的创始人R.J.Scaringe表示,公司一直在与供应商合作,确保更多的零部件供应,整体产能正在不断提升,他表示公司下半年公司将再增加一个生产班次,“我们已经看到了最糟糕的情况,或者说,我们已经到了被供应链制约的谷底。”

供应链卡壳、解禁潮来袭

Rivian进入至暗时刻 从资本市场来看,外界对于Rivian似乎信心不足。

一组无法回避的数据是,2022年至今,在美国四大新能源种子选手中,特斯拉累计下跌了31.1%,Nikola累计下跌了43.8%,Lucid累计下跌了58.8%,Rivian累计下跌了76.6%。

作为与特斯拉同处一个战壕的队友,Rivian的出现曾打破了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一枝独秀的局面,而被外界誉为“特斯拉杀手”,2021年11月高调上市后,市值曾迅速攀升至1616亿美元,并一举超越了通用和福特两大传统巨头,如今,不仅被打回原形,还屈居Lucid之下。

本次财报发布后,Rivian止跌企稳,股价收涨19.96%。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虽然外界对于Rivian的供给能力存疑,但管理层仍然重申了全年2.5万辆的生产目标,零部件巨头麦格纳的高管Frank Klein加盟也将带来压舱石的作用,后者将担任Rivian COO负责供应链。

在产能建设方面,除了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工厂外,Rivian还将斥资50亿美元在乔治亚州建造一座新工厂。根据规划,这座新工厂将建设第二代生产线,并将在2025年推出一款名为R2的经济型SUV,R.J.Scaringe表示,公司高达170亿美元的现金流足以撑到这款车问世。

此外,对于Rivian来说,长期的业绩支撑则来自于坚挺的市场需求。根据Rivian的披露,截至5月9日,除了亚马逊的10万电动货车订单之外,其还拥有高达9万的消费车型订单。虽然3月份提价后,Rivian曾引发用户抗议和退单,但至今仍新增了大约1万的新订单。

“在将各种不良因素考虑进去后,即使目前整体股市低迷,但我们认为该公司目前的股价依然略低。通过估算,目前的股价并不足以反映该公司在2030年的20万辆电车年销量预期”,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Adam Jonas在财报发布后给予Rivian增持评级,目标价为85美元。

与此同时,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Dan Ives虽然同样保持了看涨立场,但却将Rivian的目标价格从60美元下调至30美元,并表示如果Rivian想在未来10年成为电动车市场的中坚力量,管理层必须想办法开始向客户交付新车,并停止为糟糕的业绩寻找借口。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上市后的第一轮解禁潮到来,这种资本层面的分歧与重估仍将继续。

根据CNBC报道,作为Rivian的第四大股东,福特汽车在禁售期满后将通过高盛抛售所持有的1.02亿Rivian股票中的800万股,此后,福特在一份监管文件中确认了这一出售动作。并且,除福特之外,还有股东将通过摩根大通出售预计1300~1500万股的Rivian股票。

CNBC在报道中称,这两批股票的平均交易执行价格在26.9美元左右,相较于78美元的上市发行价缩水65%。2022年Q1,作为持有Rivian17.7%和11.4%的股东,亚马逊和福特均受到拖累,其中,前者的总投资损失由此被推至76亿美元,后者的直接损失达到54亿美元。

不过,亚马逊至今未有表露出减持意向。针对福特的减持动作,市场也有不同的理解,有消息称,除了业绩表现低迷,福特出售Rivian的另一重原因在于,Rivian的电动皮卡与福特旗下的闪电皮卡F-150产生了直接竞争,后者比Rivian的R1T性能稍低,但也更便宜。

即便如此,Rivian的压力也不容小觑。据悉,5月10日的限售期之后,Rivian将面临约7.2亿股的解禁压力,近三个月,市场上有21位分析师对Rivian作出评级指示,目前,分析师给予Rivian的平均目标价为74.14美元,相较于此前104.4美元,下调了28.98%。

而对于Rivian来说,利空因素似乎仍然尚未出清。5月13日,根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一份公告显示,由于座椅组件存在校准问题,R1T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能无法正常打开,尤其是当儿童坐在前排的时候,Rivian因此宣布召回市面上的502辆电动皮卡。

据此计算,本次召回车辆将占Rivian总产量的10%,虽然这一安全隐患暂未造成任何实质伤害,但对于本就处于低谷的Rivian来说,当下的这一召回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2009年创业起步,到2021年走上市值巅峰,Rivian用了12年,而从市值巅峰跌至价值低谷,Rivian只用了半年,至于,还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走出低谷,我们暂且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