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知识产权加速变革 中国探索全球话语权

时间:2022-07-29 21:46:31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

随着中国逐渐在全球科技领域强化能力底座,作为其中一大保障体系的知识产权保护近些年变得愈发重要。

2021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发布,被视为是从顶层设计层面强化了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在全球构建话语权的重要方向指引。

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会议期间,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特聘教授马一德表示,在科技持续迭代革命、全球局势变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百年大变局下,高质量发展是应对良方。

具体来说,应推动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他指出,随着“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那么要做到双轮驱动:硬件升级方面,推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软件升级方面,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快建设世界知识产权强国等。

“顶层设计已经很好。因此,全球治理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维度。”马一德补充道,知识产权不仅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最具国际化的现代法律制度和贸易规则。“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实现了对国际规则的内化吸收和适应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知识产权作为各国必争的战略性资源,知识产权国际经贸规则、治理体制正在深度变革甚至面临重新洗牌。”

四个阶段迭代

“知识产权不简单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表现。”马一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知识产权要上升为综合国力、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几个方面来统筹规划,并令知识产权真正成为保障和鼓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法律支撑。

据他回顾,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伴随改革开放慢慢建立起来,这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978-1992年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8年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为节点,2008-2020年完成阶段目标,2021-2035年以前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发布为引。

马一德分析,这其中经历了早期引进,构建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基本制度,此后适应并接受,到中国加入WTO后适应性调整。从2008年以后,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科技发展、为中国企业进入良性有序竞争而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此期间已经形成与世界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且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世界领先。

“比如说中国建立了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这属全世界首创;为了更好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知识产权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比如对专利和商标进行质量审查等。”他续称,应该说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完善,而且与国际接轨。“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国过去是践行者,后来变为建设者,现在已经是推动者。”

在他看来,广东省是中国知识产权最热的地方,也是中国知识产权最活跃的地方。因此总结规划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市场问题、规划问题,可为中国下一步全面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中国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等起到积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要充分运用被赋予的政策优势,把广东省本土知识产权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中国香港地区过去立法成熟的经验,来做到法律协同。”

探寻全球话语权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也逐渐从物理实体空间延伸到了数字空间。

马一德表示,目前世界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谁先把握住数字经济先导,谁就把握了未来的发展权和竞争权。

“数字经济是人类技术革命的一次飞跃,因此对数字建设中出现的知识产权新主题、新业态和新模式我们也要加紧规划和研究。”他补充道,目前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做法和思考,我们国家的各个城市也有先行立法,建议广东省在数字经济、数字立法方面着手研究,要引导数字经济有序、健康、良性发展。

随着中国科技公司逐渐在全球体系中建立话语权,其相应面对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也在不断提升。这都显示出无论是从国内立法保障,还是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方面都需要持续强化。

马一德认为,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格局来看,中国应从国际治理、区域治理和双边治理等多重维度参与和切入。具体包括积极维护现行多边框架体系、积极推动或参与构建区域性合作体系、加深与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合作等方面。

他同时认为,在国内知识产权领域发展过程中,也有需要提升的现实方面。这主要包括推动知识产权商业化、培养相关法律和文化意识两方面。

“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牢牢架起,现在怎么向知识产权要效益、要竞争力、要附加值,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分析道,知识产权的魅力在于运用,就是要怎么把知识产权产业化、商业化,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密集产业,从而来改变城市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早期在欧美等国家起步早、发展相对成熟。国内还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知识产权认知的公共文化,这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体系,而是与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怎么培育中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文化意识也很重要。”他补充道。

(作者:骆轶琪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