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人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方面都有很明确的标准,“长幼之别”“尊卑之别”“亲疏之别”往往都体现在称谓上。战国时代有一本重要的书,叫做《尔雅》,堪称中国辞书之祖,换句话说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的第四篇“释亲”就是一篇专门记录、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收录了古代亲属称谓语二百多个。
比如,书中写到:“父为考,母为妣(bǐ)。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bǐ)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bǐ)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bǐ)为高祖王母。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你看,直到今天,很多称谓都延续下来了。“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等等。再比如“父之晜(kūn)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也就是说,如果从父亲这边论,管父亲的哥哥叫“伯父”,管父亲的弟弟叫“叔父”,管父亲的姐姐和妹妹叫“姑姑”。
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先”等几个字。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汉语言研究者郑子宁在《东言西语》一书中指出,精密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与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息息相关。中国现代的亲属称谓系统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战乱频繁,小家庭很难在动荡的乱世中自保,家族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为此,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家族崛起,发展出一套父系亲属称谓比母系亲属称谓更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具体而言,父亲的哥哥和弟弟的称谓是不同的(伯父和叔父),但母亲的兄弟只有一个称呼(舅父);只有父亲兄弟的子女算作堂亲,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却统统算作表亲。
“你管你姑姑的舅舅叫什么?”按照传统的礼仪,我们管父亲的姐姐和妹妹叫“姑姑”,那姑姑的舅舅也就一定是父亲的舅舅了,而父亲的舅舅其实就是父亲妈妈的兄弟了,也就是祖母的兄弟了,那是不是该叫“舅祖父”,也就是“舅爷爷”呢。
说到底,亲属称谓语是标明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其中既有“小家”的温馨,也有“大家”的责任,而那些“温良恭谦”的伦理道德、门风家风则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