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希望以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对您有用。
封面新闻记者 吴雨佳
10月28日,在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机集团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陈学东表示,智能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可以从宏观政策、平台和人才三个方面着手。
陈学东表示,智能制造技术对我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他指出,我国智能制造创新生态尚不完善,在传统产业中,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升级缓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还在初级阶段,人工智能刚刚开始探索,智能制造标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比较薄弱。
陈学冬建议,在关键基础件制造工艺方面要围绕传感器、仪器仪表、技术保障开展国家层面的布局和研究工作。围绕基础工业软件、生产运行软件、大数据管理、人机交互和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方面开展研究。
在网络协同制造方面,要加强大数据理论和基础的研究,开展全生命链创新和价值链协同工作,并加强网络协同制造的核心软件和示范工程工作。
在新一代智能化系统方面,陈学冬建议,要关注生产过程的自主感知和设备交互操作,制造系统大数据平台、新型工业控制器系统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同时,还要加强智能工业机器人感知建模和认知、人机自然交互协作、新材料机器人、云端在线服务、特殊环境领域应用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陈学冬进一步指出,未来十五年,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议从宏观政策、平台和人才三个方面着手。
政策方面,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针对基础不足的短板问题,需要采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夯实工业基础;针对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问题,培养优势企业,促进产业现代化;同时,建立可持续机制,将当下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市场和政府相结合,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相结合。
他认为,要重视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的工业基础,统筹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重点领域,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智能制造的供应服务能力,为对标世界一流,加快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在智能制造领域做贡献。同时,在检验检测、咨询、标准、测试、安全评估等方面建立一系列平台,建立长效评价机制,还需要财政和金融的支持。
加强平台建设方面,陈学冬指出,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发挥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不管是高校院所还是企业,应当围绕逻辑关系、上下游关系、产业链和创新链关系来打造创新联合体。
陈学冬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直接关乎着我国智能制造质量水平,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的变革和优化升级,实现产业模式和企业生态的根本性实现转变,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