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三年赚70亿,潮汕两兄弟三闯IPO,希望以下三年赚70亿,潮汕两兄弟三闯IPO的内容对您有用。
来源:i黑马
披着“周”姓的外套,李氏两兄弟何时能收获IPO?
作者丨艾希
编辑丨吾人
来源丨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姓“李”的周六福,正在第三次冲击IPO。
近日,证监会也于近日披露了对周六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并提出了39个问题。具体来看,周六福的同业竞争、诉讼纠纷、加盟模式等问题仍是监管的重点。这意味着,周六福的第三次IPO有了新进展。
周六福背后,是李氏兄弟李伟柱、李伟蓬。早年间,李伟柱在银行工作,长期接触下看到了珠宝行业的机会。2002年,李伟柱辞职开始创业,在深圳水贝开了一家珠宝镶嵌工厂。周六福的雏形,也就此出现。
卖珠宝首饰到底有多赚钱?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周六福收入分别为22.73亿元、20.82亿元和28.29亿元。仅仅靠加盟业务中的品牌使用费和特许经营费等费用,就赚得暴利。
但另一方面,周六福的资本市场之路并不顺利。成立以来,周六福仅获得了两轮融资,2018年8月,获得了深圳市永诚资本、道阳横琴和架桥资本投资;2020年11月,又获得了华拓资本投资。
从2019年开始,周六福开始向IPO发起冲刺,但均因为失败而告终,2021年3月,深圳证监局官网披露,周六福接受中信建投的辅导,并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2022年6月20日获证监会接受材料,22日申请获受理。但如今半年时间过去,却仍未获得成功。
回看已是红海的中国珠宝市场,周六福既打不过周大福、六福珠宝等一线品牌,又不如DR、I DO等网红品牌受消费者喜爱,“前狼后虎”,留给周六福的时间不多了。
01“姓李不姓周”
实际上,周六福并不姓周。
招股书显示,周六福背后的实控人,是来自广东潮汕的李氏两兄弟李伟柱、李伟蓬。2000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李伟柱,被分配到老家的银行工作。
也正是在银行工作的这段时间,让他平时没少与珠宝商打交道,对珠宝行业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当时,中国珠宝行业还处在垄断的状态,竞争并不充分,同时珠宝本身还具备保值的特点,行业潜力巨大。于是,2002年,李伟柱辞职开始创业,在深圳水贝开了一家珠宝镶嵌工厂。
深圳罗湖区的水贝村,素有“珠宝界的华强北”之称,珠宝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品牌集中度高。如今,水贝村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珠宝产业基地,创造了全国超过50%的珠宝交易额。因地制宜,李伟柱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不久后,他的哥哥李伟蓬也加入了公司。
到2003年,受非典影响,李伟柱的珠宝经营变得艰难。但另一方面,这一年也恰逢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及其制品实现市场的全面开放,珠宝行业的“黄金十年”由此开启。察觉到其中的商机,李伟柱决定转型,从生产型工厂转为做品牌。
于是,李伟蓬找来一位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了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李伟柱买下了该合伙人50%的股权,李氏兄弟开始一起运营“周六福”珠宝品牌。
至于明明姓李却为何偏偏起名为周大福?事实上,在当时的珠宝行业中,一批“周XX”的企业名号最响,其中成立于1929年的周大福如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稳居龙头之位。之后,行业内出现了一大批“周姓珠宝”。而周六福这么起名,也不过是为了蹭周大福的名气而已。
此后,周六福的开始主营钻石镶嵌首饰、素金首饰等产品,涵盖戒指、项链、吊坠、手链等品类。
但是,在遍地是珠宝钻石的深圳,李氏兄弟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也并不容易。于是,兄弟俩开始另辟蹊径,通过大力营销发展电商业务。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周六福的广告宣传费用分别为5822.36万元、6078.02万元、5980.97万元。为了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2019年,周六福还请来知名歌星张靓颖担任形象代言人。
通过大力营销,周六福一跃成为网红品牌,线上收入增速明显。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周六福收入分别为22.73亿元、20.82亿元和28.29亿元,其中,电商业务占比从12.95%提升到28.14%。
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虽然周六福品牌自身就被人诟病是名字傍大牌的“山寨”货,但多年来,周六福一直实施的都是“加盟模式为主、自营模式为辅”的业务模式。这些年来,其加盟业务的板块一直是核心收入来源。
实际上,在珠宝首饰公司中,依赖加盟模式到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老凤祥、萃华珠宝、周大生等均有这种模式。但周六福不同的是,周六福加盟费中的品牌使用费和特许经营费等,绝对称得上是一项暴利收入,这一部分等毛利基本占据了公司总毛利的一半左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周六福品牌使用费和特许经营费合计贡献毛利3.09亿元、3.2亿元、4.75亿元,占公司当期毛利总额的39.06%、42.5%、50.21%,占比逐年增长。
简单来说,就是周六福基于自己的品牌价值,向加盟商收取费用。这也意味着,实际上周六福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卖商标”。
但是,自身就深陷“模仿”泥潭中,市场买不买账,还是另一回事。
02三创IPO,前路未卜
同时,也正是因为“品牌”方面的争议,周六福的资本市场之路并不算顺利。
起初,周六福也曾获得过资本青睐。天眼查显示,成立以来,周六福共进行了两轮融资。2018年8月,获得了深圳市永诚资本、道阳横琴和架桥资本投资;2020年11月,又获得了华拓资本投资。
也正是在这两轮融资之间,接触了一些外部资本后,周六福也开始寻求登陆资本市场。但回顾这段历程,周六福似乎并不走运。
早在2019年5月,周六福就首次递交招股书,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但是由于其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卷入了”康美案“丑闻,周六福受到牵连,被迫中止了IPO。同年12月,周六福更新完招股书,但最终还是遭发审委否决。
2020年9月,周六福再度递交深交所上市申请材料,并将保荐机构变更为“民生证券”,但是却因为经营存疑,再度被拒之门外。
短暂的沉寂之后,周六福很快又第三次向IPO发起冲刺。2021年3月,深圳证监局官网披露,周六福接受中信建投的辅导,并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到2022年6月20日获证监会接受材料,22日申请获受理。
招股书显示,此次周六福拟募集资金14亿元,拟在深市主板上市,募集资金用于营销网络扩建、电商平台升级、品牌营销及门店综合能力提升和补充流动资金。
虽然三年三战IPO,但是周六福存在的弊端,仍然没能得到彻底解决。此前几次IPO之所以失败,一部分原因在于监管层对周六福涉及到的多起商标权纠纷、高度依赖加盟模式、存货余额较大等问题进行了问询。
商标方面的争议,天眼查显示,周六福曾多次因为商标侵权惹上官司,被起诉的开庭公告中,大多都是侵害商标权纠纷。
加盟模式方面,可以看到,在之前IPO受阻的经验下,周六福近两年来开始有意增加自营店的数量,并且积极开展线上运营,降低对加盟模式的依赖。从招股书数据来看,一方面,周六福加盟业务占主营收的比重已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另一方面,加盟业务收入还是占据了营收的大头。从2019年到2021年,虽然努力将比重从82.05%降至57.45%,但这一数据仍不太可观。
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末,周六福拥有加盟店3694家、自营店仅有70家。随着周六福加盟店开遍大江南北,一系列经营乱象也浮现了出来,产品质量问题频现。据统计,2017年至2022年间,周六福曾累计7次登上质检黑榜,遭到多地市场管理部门通报。在线上平台,有关周六福的投资已经达到数百条,极大地影响了品牌形象。
而对于周六福第三次申请IPO,证监会也于近日披露了对周六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并提出了39个问题。具体来看,周六福的同业竞争、诉讼纠纷、加盟模式等问题仍是监管的重点。
回顾周六福IPO之路,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时间,随着证监会对第三次申请的披露,周六福的IPO之路似乎又多了一层迷雾。
03品牌抢滩7500亿市场
很显然,周六福第三次申请IPO也不会太顺利。但残酷的现实是,留给周六福的时间不多了。
在国内珠宝市场,“周”性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周六福与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并列为“四大周姓珠宝”品牌。但不同的是,其他三家是真的姓周,资本之路也更为顺遂。
其中,周大福的创始人为广东顺德人周至元,周大福早在2011年就在港股上市,目前其市值已经超过1400亿人民币;周生生的创始人同样来自广东,名为周芳普,作为业内公认的老字号,周生生早在1973年就在港股IPO,是香港第一家上市的珠宝业公司,不过其市值却只有62亿人民币;周大生则成立于1999年,由福建福清人周宗文创办,虽然尚谈不上老字号,但也在2017年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员,目前其市值为153亿人民币。上市之后,周大生还获得过建设银行和中国太平的投资。
在这四家周姓珠宝品牌中,只剩下周六福还未完成上市,迫在眉睫。
一边是周六福迟迟难以上市,另一边却是一批品牌借着过去几年互联网发展的红利,迅速发展起来。周六福被两面夹击。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珠宝市场规模已达7500亿元,整个珠宝市场处于一片红海,未来珠宝行业的集中度将加速提高,各品牌会加速“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
比如在近两年火起来的珠宝品牌中,迪阿股份于2010年由张国涛、卢依雯夫妇成立,主要产品为DR钻戒。为了能在便是珠宝钻石的深圳站稳脚跟,营销出身的张国涛夫妇想出了一个独特的“真爱协议”——即在定制购买钻戒时,男士必须签署“真爱协议”,绑定自己与受赠人的身份信息,打出“男士凭身份证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口号,并邀请来了钢琴家朗朗、田径冠军苏炳添、演员吴京等娱乐圈和体育圈夫妻“助阵”。效果立竿见影,凭借独特的营销方式,DR钻戒迅速火了起来。2020年,迪阿股份营收近25亿元,综合毛利率高达近70%,远高于同行。
2021年12月,迪阿股份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收涨41.18%,目前最新市值为245亿人民币。同时,根据《2022胡润全球白手起家U40富豪榜》,张国涛、卢依雯夫妇凭借420亿身家,位列居住在中国白手起家富豪榜的第二位。
恒信玺利旗下的珠宝品牌“I DO”同样是近几年来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钻石品牌,由“钻石王老五”李厚霖创办。I DO同样深谙营销之道,比如与歌手陈奕迅合作歌曲《I DO》、进行影视植入等。如今已经成为情侣之间购买珠宝首饰的首选之一。
I DO母公司恒信玺利的另一个亮点在于,成立以来,该公司共完成了9轮融资,背后资本众多,包括中信证券、红杉中国、中路资本、天星资本、知新资本、盛世景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其2020年10月完成的最新一轮融资中,背后有近20家资本,如招商证券、合力投资、信达证券、中国建设、光大证券、知新资本等。不过I DO登陆资本市场的计划也同样不顺利,2015年恒信玺利就在新三板挂牌,但多年来,却一直冲刺A股上市未果。
除了上述提到的大火的品牌,周六福还要与老凤祥、老庙黄金,以及同样来自深圳水贝的“老乡”周六金、周天福、周八福等诸多玩家竞争。
在已是红海的黄金珠宝市场,唯有品质优、款式新才能获得消费者青睐。但对周六福来说,拼质量,拼不过周大福、六福珠宝等一线品牌;拼创新,周六福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又少的可怜。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66.45万元、402.27万元、984.4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12%、0.19%、0.35%。在各大珠宝品牌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
如今虽然已经是第三次冲击IPO,但很显然,仍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