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送别大熊猫之父②丨《科幻世界》前总编辑“孤独的跟踪人”,他曾率队在丛林追踪大熊猫,希望以下送别大熊猫之父②丨《科幻世界》前总编辑“孤独的跟踪人”,他曾率队在丛林追踪大熊猫的内容对您有用。
↑胡锦矗 据西华师范大学那个被称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老人走了。“离开”的时刻,是2023年2月16日22点08分。即便在深夜,很多人仍第一时间在朋友圈看到“胡锦矗”这个名字,并在心里将他和大熊猫联系在一起。
胡锦矗,生于1929年,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曾组织领导我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建立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曾任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是我国大熊猫研究的标志性人物,也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
在四川成都的家里,《科幻世界》前总编辑谭楷连夜翻找出三四十年前发表的关于老朋友胡锦矗的文章,心里五味杂陈。42年前在四川卧龙的那次见面,就注定了他和这位“大熊猫专家”朋友的缘分匪浅。他写大熊猫的故事,也写这位老朋友的故事,尤其是那段在四川崇山峻岭跟踪调查大熊猫的峥嵘岁月。
天亮之后,谭楷立即买了从成都到南充的动车票,他要去送这位老朋友最后一程……
为摸清大熊猫“家底”
他被抽调主持调查队工作
1981年夏天,谭楷第一次到四川卧龙“五一棚”,在这里见到了胡锦矗。
他至今记得那天见面的场景。胡锦矗当时从野外勘察回来,还没有走到“五一棚”,一群小松鼠就从各个方向窜出来迎了上去,在他身上跳上跳下。谭楷后来才晓得,胡锦矗平时会用掉落在地上的馒头碎屑喂养这些小松鼠,彼此都已成为亲人。
谭楷后来在《孤独的跟踪人》一书中这样描述胡锦矗:“身材魁梧结实、衣着简朴,走起路来很快,一看就是一位作风踏实的农村基层干部。”
↑《孤独的跟踪人》其实,在结缘大熊猫之前,胡锦矗还是《四川省志·动物志》的编撰者,从事包括鸟类和鱼类等方面的研究。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宣布将来自四川宝兴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人民。从此,“熊猫外交”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野生大熊猫到底有多少只,谁也不知道。国家急需摸清“家底”,便把四川、陕西、甘肃3省林业部门召集到北京开座谈会,决定调查全国的大熊猫资源。
由于胡锦矗是四川省里“挂了名”的野生动物专家,便被四川省林业厅抽调来主持调查队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胡锦矗便带领一行30多人深入四川卧龙等地的崇山峻岭,在原始丛林中追踪野生大熊猫的踪迹。
谭楷是国内最早关注大熊猫的作家之一。为写好大熊猫作品,他多次深入自然保护区与科研人员一起跟踪大熊猫。那时,在杂志社当编辑的他只要有空闲,就想办法坐林业厅工作人员的“顺风车”,去卧龙找那群研究大熊猫的人。
现在很多人因胡锦矗才知道世界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五一棚”,但谭楷一点也不陌生,当年他写下的很多大熊猫文章都来自这里。
“五一棚”,是当时为便于观察大熊猫搭建的简易窝棚。因棚区距最近的水源地要走51级台阶,取名“五一棚”。
谭楷说,在“五一棚”,最苦最累的活,是对戴着无线电颈圈的几只大熊猫进行24小时不间断跟踪定位。那时,以乔治·夏勒博士为首的“外国队”和以胡锦矗教授为首的“中国队”轮流上阵,在摄氏零下10几度的雪夜踩着没膝的积雪,反复测试,确定大熊猫位置。一夜干下来,胡锦矗教授冻得两颊铁青,军大衣成了冰甲,走起来如机器人“咔嚓”作响。
↑为大熊猫佩戴无线电项圈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如今,当年在“五一棚”锻炼过的年轻人,很多都成为各个大熊猫基地的业务骨干。
跟踪大熊猫的岁月:
他是中国大熊猫科研“开路人”
如今,年届80岁的谭楷说不清,到底是大熊猫拉近了自己和胡锦矗的缘分,还是因胡锦矗加深了自己和大熊猫的缘分。
随着一次次深入采访,他后来写下很多关于大熊猫的科普作品,还成为《科幻世界》总编辑。他退休后仍坚持写作关于大熊猫的文章,成为一名大熊猫文化研究专家。
谭楷写大熊猫,也写那些保护大熊猫的人。早年,很多关于胡锦矗和大熊猫的故事,都是通过他的笔让外界得已知晓……
1980年,以大熊猫为会标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后更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进入卧龙,与中国政府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成了胡锦矗的“战友”。
↑大熊猫的粪便有多重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谭楷后来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见乔治·夏勒这名新“战友”前,胡锦矗是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同事劝他去买身新衣服,毕竟身上的中山装早已洗得泛白,很旧了,不适合见“外宾”。知道他手头不宽裕,硬塞给他钱,让他去服装店买衣服。谁知挑好一套毛料中山装后,胡锦矗转身就要走,店员提醒最好先试试,一旦离店不能退换。这让胡锦矗很为难,他坚持不试穿,最后拗不过同事才尴尬地脱掉外套。原来,他穿在里面的T恤衫到处都是破洞……
听到这个故事时,谭楷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他生活一直很简朴,生活上是个马大哈,但工作上却紧密严谨。”
胡锦矗的妻子陈昌秀曾是一名医生。胡锦矗每次外出,她都会为他准备好酒精和棉球。很多早期跟胡锦矗做野外调查的学生都记得,当年,胡锦矗一坐下便从挎包里掏出一个药瓶,将瓶中装的酒精小棉球分发给大家擦拭碗筷。这个酒精小棉球,也被大家戏称为“陈昌秀棉球”。
另外,每次去野外做调查,陈昌秀都会为胡锦矗准备一两双新布鞋。胡锦矗不止一次向谭楷“炫耀”,在野外最喜欢穿妻子做的布鞋。
后来,谭楷出版第一本报告文学集《孤独的跟踪人》,精选了自己的18篇报告文学,描绘了胡锦矗等中外科学家为研究大熊猫,在川西北神秘的原始森林,与鸟兽为邻,以山林为家的“野人”生活。书写了他们的志趣情怀,勾画出逆境中苦斗的青年科学家、经历坎坷的诗人、脾气怪倔的教授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写胡锦矗与大熊猫故事的《国宝》,荣获《萌芽》文学奖。
在《孤独的跟踪人》里,谭楷写下这个细节:胡锦矗有一次离家外出4个月后回家,妻子为他端来热水烫脚,发现这个“大熊猫专家”的脚被竹桩扎透刚长出新肉,妻子小心地给他揉搓,“布鞋不合脚吗?”
“老实说,这一回的布鞋做小了,夹脚。”胡锦矗说。
妻子觉得有蹊跷,拾起布鞋一看,笑得前仰后合:“哈哈,你咋个穿了一个顺风脚啊。”原来,胡锦矗上次回家带走的两双新布鞋,穿烂了两只左脚的鞋,留下两只右脚的鞋。
因大熊猫结缘,谭楷和胡锦矗两家一直走得很亲近。有时出差路过南充,谭楷都要去看看这位老朋友。
↑谭楷(右)和胡锦矗(左) 受访者供图在谭楷看来,胡锦矗是走在中国大熊猫科学研究最前列的“开路人”:他主持创建的“五一棚”,是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察站;他与乔治·夏勒博士等中外专家合著的《卧龙的熊猫》,是大熊猫生物生态学第一部具有权威性的专著;他曾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他带出了近20届研究生,为大熊猫科研工作种下了无数宝贵的种子,其中包括以魏辅文院士、张泽钧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第三代大熊猫研究者;他的弟子遍布各个动物科研领域;80岁后,他仍退而不休,给毕业生辅导论文,到保护区去培训野外调查队员……
在《孤独的跟踪人》书中,一位外国记者描述道:胡锦矗既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野外工作者,他诚恳、坚韧、谦逊,是一位杰出的动物学家。
92岁前仍坚持每天工作
先生该“歇一歇了”
谭楷现在回想,上一次和胡锦矗见面,已是4年前的事了。当时,他就觉得老友的身体有些不太好,“毕竟已是90岁的老人了。”后来,他常在微信上问胡晓(胡锦矗的女儿),关心老友的身体近况。
其实,之前胡锦矗的身体还算硬朗。
2018年,胡锦矗过89岁生日,很多弟子回到四川南充,谭楷也专门前去为老朋友祝寿。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弟子们”前一天晚上因熬夜还在补觉时,“老爷子”胡锦矗已在外面走了1万步,“手机上,他与天南海北的几十个弟子建了一个群,把每天走多少步都‘公示’出来,相互激励。”
实际上,一直到92岁生日前,胡锦矗都坚持每天工作。他的办公室位于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楼317号。学校领导和亲友都劝他“该歇一歇了”,他却说:“常爬山的人腿劲好,跑得快,阎王爷来收命都嫌麻烦,跑不赢我。”
↑胡锦矗 据西华师范大学但女儿胡晓说,最近几年,父亲受高血压影响出现了肾病综合征。另外脑萎缩、老年痴呆,还有肺纤维化的问题,“前年妈妈脑溢血去世后,他精神状态下滑明显,身体也越来越不好。”
92岁后,胡锦矗不能再坚持每天走路10000步,不能再坚持每天去办公室工作。老人病了,需要“歇一歇了”。
2023年2月17日上午,西华师范大学发布讣告:胡锦矗先生因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16日22时08分在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4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在缅怀先生的文章中写道:
“2023年的春节,我是在默默祈祷中度过的,不断地祈祷老爷子能挺过难关恢复健康。2月6日,我的祈祷好像得到了回应,传来了老爷子苏醒的消息。第二天我在老爷子病床前,伸出颤抖的手抚摸他温热的脸庞,不停地哽咽着说道:‘老爷子,是我,小魏来了!’看到老爷子眼眶中的泪水,我也难以克制自己……”
在胡锦矗晚年,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燕教授承担了老人诸多资料整理和对外接待工作,她也动情地写下了自己对先生的缅怀:
“再一次来到先生317办公室门口,紧锁的大门告诉我,推开门再也不会看到那位坐在一大堆书籍资料中,用蝇头小字做着笔记的先生。悠长的过道里,也再也见不到穿着蓝色上衣,拎着白色帆布袋缓缓而来的老爷子。脑海中常想起10几年前某个暴雨倾盆的早上,先生高挽着被打湿透的裤脚,在教室静静地等待上课姗姗来迟的我们;想起80多岁的他站在梯子上去取标本柜顶上的标本,给研究生上课;想起金银花开的季节,他总爱摘上一小把带到办公室,让我拿去泡水喝…… ”
在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楼外墙上,有3只大熊猫图案,从楼下路过的学生总会驻足抬头,他们不会忘记,有一位被称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老人,曾在这里工作过……
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姚永忠
责编 邓旆光 编辑 彭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