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难忘儿时味,希望以下难忘儿时味的内容对您有用。
温国祥
上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江津北部的一个小乡镇,镇子不大,几百户人家,安宁平静。记忆最深刻的儿时味是过年的气氛。冬天,抬头望,纷纷扬扬的霜花竖直地从空中坠落,打着旋儿,落在额头上,收入张开的嘴巴里;向远方凝视,一团团一簇簇的霜花争先恐后从眼前划过,模糊了背景,眩晕了双眼。而家乡的年味,穿透这密密匝匝的霜花慢慢飘来,是包裹住所有人的空气味儿。就像一台盛大表演前的热场,要从过年前半个月开始酝酿发酵。赶集市、采年货、杀年猪、打糍粑、写春联……充满繁忙、充满喜悦。
辛苦一年的老乡们迎来了难得的享受生活的一段时光。空气中越来越浓厚地弥漫着过年的气息,每个人都喜笑颜开,步履轻快。家乡年味的主要成分是美食味。吃,是最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在上世纪70年代缺肉少鱼的集镇,各家主妇都想尽一切办法准备足整个正月的菜肴。腌猪肉、灌香肠、晾鱼干、磨豆腐、包荠菜春卷、炸三鲜(猪肉碎、藕碎、油条碎夹在双层豆皮之间后油炸)……各尽所能、各显神通。最欢喜的是孩子们,可以炸米子(糯米爆出的爆米花),吃到平时不多的糖果、水果等零食。腊月和正月,镇子里总是飘满诱人的香味。
儿时味的底味是人情味儿。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家乡集镇要敬祖先。在堂屋正厅摆上香案,七张椅子环绕大桌,迎请仙去的祖先回家过年。仪式如同招待在世的贵客,敞开内外大门迎接,饭菜酒水招待,吆喝鞭炮送往,表达的是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正月十五以前要到亲戚家逐户“走人家”,新媳妇要在初二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一路上或步行、或骑车、或乘车,步履匆匆、热热闹闹。小孩子到他人家拜年,主人要泡一碗糖水米子,多走几家肚子会被撑得受不了。
回忆过往,母亲感慨道,过去条件差,拜年只送一斤白糖,招待小孩用糖水,现在变化太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知道多少。是啊,从一碗糖水发展到现在的花样无穷,老百姓生活都富足起来了。如今大人小孩都不再为美食费尽心力,主人家更不会用一碗糖水来招待客人,因为美食已不再是一种奢望。走亲访友也不用再步行十几公里的山路,到处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现在如果问我什么食物是最美味的?我会说,是小时候妈妈做的菜的味道。确实,最美的味道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精湛厨艺带来的味觉享受,而是儿时对食物的最初记忆。
(作者单位:重庆铁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