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处于及格线以上,有待提高
澎湃新闻从北京师范大学获悉,12月30日,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北师大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举办发布会,公布了京师中国传媒智库第31期 《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0)》。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处于及格线以上,未来有待进一步提高。
会上,北师大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介绍,为了解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课题组从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的中学抽取样本,最终确定有效问卷4464份。上述报告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网络安全认知和行为、网络道德认知和行为六个维度。
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得分不高,平均得分为3.54分(满分5分),网络素养水平处于及格线以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报告数据显示,随着年级提升,青少年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且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青少年在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和网络道德方面的素养越高。
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青少年在网络印象管理方面表现较好,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和网络道德方面表现较好。而生活在一线城市的青少年,在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方面表现较好。
从性别上看,在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印象管理、网络道德方面,女性青少年的表现优于男性,而在网络安全方面,男性青少年表现相对较好。
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收入、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密程度,父母干预青少年上网活动的频率、与父母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以及家庭氛围,都会对青少年网络素养形成影响。
在学校因素方面,青少年的课程收获、与同学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学校移动设备管理规定、上课玩手机的频率也会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形成影响。
报告还提出,“赋权”、“赋能”、“赋义”是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核心理念。
“赋权”即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进行网络保护,赋予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权利,强调实践对认知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
“赋能”即培养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网络安全保护能力、网络道德行为能力,让网络真正为青少年所用。
“赋义”,是要在更深层次上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资源,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使用的价值和意义,把握网络伦理道德,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网络“赋义”,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通过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的氛围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