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玩乐与沉迷的边界,泡泡玛特走向尴尬:是玩具还是赌博?
谁能想到,不过是区区数年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缘创业公司,已经可以和茅台相提并论了。资本市场用最赤裸裸的方式展现了存在于产品市场的代际鸿沟。作者:陈白封图:图虫创意
导读
壹 || 盲盒的问世,可以说是完美地迎合了Z世代的消费需求:自带“泛二次元”属性,集结了各种IP内容,带有游戏性质,系列产品还能激发消费者的收藏集齐欲望。但与此同时,盲盒之所以如此令年轻人沉迷,与其稀缺和博彩的性质有直接关系。
贰 || 面向年轻人的泡泡玛特,如何帮助他们充分划清玩乐与沉迷之间的界限,可能会是泡泡玛特未来将要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当然乐见中国的创业公司中诞生出千亿市值的潮玩巨头,但资本的青睐能否造就拥有对等商业影响力的真正优秀的公司,还有待时间检验。
年轻人看不懂白酒股,中老年人看不懂泡泡玛特。
当2020年末茅台股价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之时,12月刚刚在港股上市的泡泡玛特也一度创下了千亿市值。尽管近期新华社发文批评其商业模式,但并没有过久地影响泡泡玛特的股价,泡泡玛特的85后创始人王宁,已然身价百亿。
谁能想到,不过是区区数年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缘创业公司,已经可以和茅台相提并论了。资本市场用最赤裸裸的方式展现了存在于产品市场的代际鸿沟。或许有些反讽的是,那些收藏茅台的人和收藏Molly的人,在心态上可能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但泡泡玛特的支持者们依然坚定地下注年轻。此前一份《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潮玩手办排名第一,其中盲盒收藏成为硬核玩家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盲盒内容火热背后,更加凸显的是年轻群体旺盛的消费力和对情感的需求。或者可以说,资本与其说是热捧泡泡玛特,不如说是押注年轻本身。正如有投资者所说,“不了解年轻人不要紧,买了解年轻人的公司就够了。”
盲盒的问世,可以说是完美地迎合了Z世代的消费需求:自带“泛二次元”属性,集结了各种IP内容,带有游戏性质,系列产品还能激发消费者的收藏集齐欲望。但与此同时,盲盒之所以如此令年轻人沉迷,与其稀缺和博彩的性质有直接关系。由于每个系列设计不一,热门款和冷门款在二手市场的流通价格明显不同,而系列中“隐藏款”的身价更是能获得数倍溢价,相比炒房、炒鞋、炒币,炒盲盒的门槛更低,售价59元一个的Molly隐藏款,转手在二手交易市场就可以卖到2000多,溢价30倍。这种自带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能够极大增强玩家的收集乐趣和复购几率。因此,也一直有观点认为,盲盒具有一定赌博的特征,应该像彩票一样经过行政许可方为合法。
根据泡泡玛特官网给自己的定位,它是一家“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但如果真要拆解泡泡玛特,如同王宁所说,玩偶的IP确实是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在护城河之外,泡泡玛特市值的真正决定权,其实是在IP背后:那就是泡泡玛特到底是一家潮流文化公司还是一家玩具公司、抑或者是一家类彩票的博彩公司?这三者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估值决策系统,更意味着未来面临的不同生态。
如果是一家潮流文化公司,那泡泡玛特最理想的走向或许是如同王宁在多个场合表达的那样,成为“中国的迪士尼”。但相比迪士尼强大的IP运营能力,年轻的泡泡玛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此外,潮流和商业本身是存在一定程度对立的,真正的潮流时尚,一定是属于小众圈子,他们不太愿意有同一喜好和品类的人过多,否则就难以体现自身与潮流品的稀缺性,一旦走向大众化,其核心的商业价值也就被消解。在这一点上,作为潮流文化聚集地的B站,面临着同样的估值拷问。
如果是玩具公司,那么,显然留给资本的想象空间就要小得多。而关于博彩的质疑,让泡泡玛特首先要面临市场之外的挑战,更何况,有人已经对比过泡泡玛特和全球头部博彩公司倒挂的估值。
事实上,监管的力量往往容易在新生事物面前被忽视。面向年轻人的泡泡玛特,如何帮助他们充分划清玩乐与沉迷之间的界限,可能会是泡泡玛特未来将要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来自新华社的发文已经明确展现了这样一个信号:即使泡泡玛特找到了面向Z世代的新大陆,这片大陆也绝不是法外之地。
我们当然乐见中国的创业公司中诞生出千亿市值的潮玩巨头,但资本的青睐能否造就拥有对等商业影响力的真正优秀的公司,还有待时间检验。
原标题:《泡泡玛特的尴尬:潮流、玩具还是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