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我国9亿人申领“健康码”,在线应用迎来需求大爆发

时间:2021-02-03 18:45:28 | 来源:通信信息报

来源:通信信息报

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疫情期间,全国推出的“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一码”畅通。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国人的生产生活秩序,互联网则显示出强大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关键作用。未来也将有更多的互联网创新应用脱颖而出,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服务大众。

健康码助力大半国人顺畅出行

根据最新发布的《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累计近9亿人申领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的“防疫健康码”。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使用健康码出行,如今成为很多人的工作生活 “日常”,每到一个地方,先扫码再办事成为常规动作。

全国互认、一码通行是普遍性的原则,2021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春运期间,要落实好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目前,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等支撑,大部分省份的健康码已实现了信息共享、互通互认。下一阶段,在实现一码通行方面,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支撑能力将进一步彰显。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共有2.54亿老年人,其中仅有6000余万人是网民。为便利老年人等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还提供了“老幼助查询”功能,实现一键代办代查,更加省心。数据显示,健康码适老化相关功能已覆盖全国至少3000万老年群体。

在四川,“四川天府健康通”在发布之时就提供了“离线码”的功能。老人、儿童可以下载打印“离线码”,在7天有效期内便可以随身携带使用,目前已经服务了近200万的老人、儿童。

抗疫催热互联网应用需求

除了健康码,互联网显示出强大力量,疫情期间,以远程办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大放光彩,需求爆发。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1亿。2020年1月至11月末,在线教育行业共披露融资事件89起,融资金额共计约3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8%。

面对爆发的在线教育行业机遇,知网、有道精品课、腾讯教育免费开通线上知识服务,通过在线答疑、在线讲座等形式展开课程,同时,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面向学生群体推出各类免费直播课程,方便学生居家学习。不仅如此,在线教育也悄然涌现了不少新的玩家和模式,教育学习行业,词典翻译及教育工具类APP用户规模提升明显,成为教育学习领域的重要流量行业。

受疫情影响,在线医疗优势得以凸显,网民对在线医疗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报告》显示,到2020年12月,在线医疗用户规模为2.15亿,较2020年6月增加4673万,占网民整体的21.7%。

《报告》援引数据称,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已经有900多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了所有地级市,5500多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可以提供线上服务。在这次疫情中,为避免人群聚集交叉感染风险,好大夫、丁香医生、阿里健康等多家在线问诊平台联合搜狗搜索,提了7×24小时不间断线上问诊服务。

此外,疫情中远程办公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0年12月,中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3.46亿,较2020年6月增长14652万,占网民整体的34.9%。据华泰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12年的市场规模仅有53.7亿,到2017年已高达194.4亿元,预估2020年可达487.3亿。疫情催化的远程办公,市场空间正在显现。

新兴技术注入发展新动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技术,不仅为抗疫赋能赋智,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面对疫情,中国电信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及时、快速、安全等性能,向有关部门提供漫游用户分析、重点人群流动等支撑数据和报告。同时,三大运营商推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成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关键。

5G时代是云的时代,也是云和网相互融合的时代,5G加速云网融合,云网融合也为战疫赋予了更多内涵。

去年上半年,为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复产有序进行,中国电信不仅政企客户提供天翼云会议、远程教育10余款抗疫信息化产品,还为全国1.4万家各级卫健委、医院等重点客户提供5G等信息化服务保障。

今年初,天翼云硬核科技抗疫,助力河北开启“远程办公”新姿势。

未来,互联网将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将为互联网注入推动社会发展的智慧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