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涉嫌不正当竞争,唯品会为何频频出事?
近日唯品会因为不正当竞争,再次被监管部门处以300万元的罚款,这是此前唯品会在2020年末的双十一活动中被举报有“二选一”行为之后的又一个很严重的事件,在去年被传出有上市计划后,唯品会频繁出事,这就为其上市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除了要面对来自于行业市场的压力外,还要面对来自于资本方面的压力。
唯品会是如今电商行业平台中,除却阿里、京东、拼多多外做得最大的一个,实力自然不可小觑。但无论是逼迫商家进行二选一,还是利用技术手段来进行不正当竞争,都会使得唯品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大为缩减。那么,为何唯品会要这么做?在如今的电商市场竞争中,唯品会究竟还有多少实力?
特卖模式并不具备行业优势
一开始的阿里、京东多是采用的C2C电商模式,唯品会也是基于当时行业市场内的商业模式特殊性,推出特卖模式并得到了用户的支持和认可,其一方面可以帮助商场等大渠道商消费非渠道库存商品,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些优惠的产品,来帮助平台打响名声。当然了,只要平台的用户量足够大,便可以通过运营来提升产品的销售量。而一旦产品卖得多了,平台的收益也自然就多了。
近两年来,随着拼多多的崛起,各大电商平台也都推出了拼购模式,而类似于唯品会的特卖模式也都早已经被其他平台所模仿,名品折扣电商平台更是层出不穷,而且还多是以垂直电商的模式来运营的,再配合社群电商的加持,使得特卖等产品售卖模式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打价格战也并非是唯品会所擅长的。
根据数据显示,唯品会在2020年8月份的月活跃用户仅为8774万,对比阿里、京东和拼多多等头部企业,其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另外,唯品会的业务延展性也较差,获取流量的难度也是越来越高,用户增长几乎陷入了瓶颈。而在下沉市场中,拼多多拔得头筹,阿里、京东跟进,根本没有给唯品会留下任何可运作的空间和机会。
因此,无论是用户数据,还是营收数据,唯品会都没有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与其他行业平台的竞争中也多是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唯品会即便是是上市还是很难在资本市场中有很好的表现,这才导致其利用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在市场运作的事件频繁发生。
唯品会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从技术的角度去影响用户的购物选择,唯品会确实在技术领域有着很不错的实力。唯品会开发的巡检系统可以在其他电商平台获取品牌产品的经营者信息,这就需要系统经过大量的网路信息选择,并将检查的结果通过系统来进行筛选、复制。然后,唯品会再利用自己的供货商系统,将自己平台更低价格的产品罗列出来来影响用户的购物选择。说白了,就是用技术手段来让潜力购买用户来自家平台购物,这是一种截流手段,但毫无意外地对其他平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唯品会主打的是特卖产品,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大量的线下商城专柜囤了很多货而卖不出去,这就为唯品会提供了很多可运作的空间。无论是在价格上,还是在产品方面,都能获得一个更好的出卖点。但是,在平台影响力上,唯品会却是不如从前,因此只能通过这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运营,也正是因为此而严重影响了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唯品会还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去投广告,进行电视剧广告植入,可大多数用户似乎都对唯品会没感。平台也多是依靠着大量的老用户以及接近97%的回购率来进行支撑。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运营状态。如果唯品会不能提高新用户的比例,那么很容易在后来的发展中陷入停滞,影响后续的平台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
反不正当竞争将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手段将会应用到商业市场的运作之中,在这其中就会出现更多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业行为。而要想打击这种行为就要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去进行监管,并花费巨大的精力去规范行业市场。传统的理论程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市场,这些都是需要去进行多方位的升级的。
特别是反不正当竞争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而类似于唯品会这样利用技术手段来参与到不正当竞争中的行为,具有隐蔽性高、难以察觉的特性,如果不在技术层面进行监管,单纯地以用户举报来进行管理,是很难施行下去的。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中,互联网平台作为其中的主体,必须要接受监管,并引导行业企业进行有序的发展,这也是今后经管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而此次的唯品会事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相关的行业关注度必然会越来越高。唯品会频繁出事,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其遭遇困境后的无奈之举,但这却无法成为其参与不正当竞争的理由。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