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欢声笑语与泪流满面中,春晚如何塑造我们关于春节的记忆?

时间:2021-02-13 10:46:14 | 来源:创业邦

原标题:欢声笑语与泪流满面中,春晚如何塑造我们关于春节的记忆?

图源:摄图网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 quanmeipai),作者炒鸡妹子,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98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办,从那以后,春晚成为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回望第一届春晚,李谷一演唱9首歌曲撑起了晚会的半边天;1987年,费翔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传进了千家万户;1995年,赵丽蓉抱病上台表演小品《如此包裹》,那“最后一摔”成为一代人难忘的记忆;2008年,王菲的一首《传奇》让观众如痴如醉……

2021年的春晚上,岳云鹏的一句“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筷子看春晚”让观众直呼“神预言”,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小品《阳台》重现了“战疫”时期的守望相助;新媒体抢红包则早已成为看春晚的常规项目。

春晚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近40个年头,笑点、泪点乃至槽点,一一汇聚其中。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看春晚仍然是像吃年夜饭一样有仪式感的事情。

趁着各台还在重播春晚,热闹还未散去,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通过对历年春晚中一些经典时刻的回顾,从仪式、呈现和互动等维度出发,浅析春晚是如何塑造了人们关于春节的记忆。

作为媒介事件的春晚,如何营造仪式感?

对于春晚,你的记忆是什么?

在很大程度上,记忆是非常主观化和个性化的。个人经历与感受等因素影响着个人记忆,也受之影响,产生个人化的轨迹。

集体记忆理论则恰恰强调社会对记忆的作用。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人们的记忆是由所在社会和群体的框架决定的。所有对个人回忆的讨论必须考虑到亲属、社区、宗教、政治组织、社会阶级和民族等社会制度的影响。[1]

现在,每年除夕夜上演的春晚,已经成为春节的一部分,刻进了关于春节的记忆中,渗透着显见的与潜在的社会框架。春晚起到了融合传统与现代、连接不同观众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诠释着“年”的当代意义,塑造了人们关于“春节”的集体记忆。

文化传承的仪式

阿斯曼提出了“文化记忆”和“交往记忆”的概念。“文化记忆”是一个集体对文化的长时记忆,是以固定的方式纪念的历史事件的典范;与之相对,交往记忆则不局限于固定方式的纪念,强调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交流中巩固和加深。[2]

春节既可以看作带有特定习俗、象征中华文化的文化记忆,也可以是天南海北齐庆祝、天涯共享团圆时的交往记忆。而春晚作为一场晚会,每年参与的演职人员有上千人,观众覆盖全球华人。

这样一场盛会,使上亿人在其中进行身体在场的交往和精神在场的情感联结,可被视为关于春节的交往记忆。而作为交往记忆的春晚,每年一度的上演,也在强化着春节的文化意味,加深人们对春节文化记忆的理解。

例如,乘着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热度,2018年春晚特别设计了《国宝回归》的节目,展示了名画《丝路山水地图》,今年的春晚也展示了山西天龙山石窟佛首。将国家意义上的重要时刻与所有华人共享,体现了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视。

此外,有别于话题度较高、演员为人熟知的小品类和歌舞类节目,戏曲类节目稍显冷门。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戏曲节目每年都会出现。

例如在2015年的春晚上,上演了流行音乐组合演唱著名京剧唱段而京剧名角则演唱流行歌曲的交叉表演,也算是春晚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一种连接和融合。今年的春晚戏曲更是冲上热搜话题榜,成为许多网友心目中的最佳表演之一。

联结亲情的仪式

人们看春晚,其实不仅是为了观看内容,更重要的是感受与家人一同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或聆听同一档节目的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除夕夜这个特定的时间里,春晚为观众提供了团聚与团结的特定场域,凝聚着亲人间的爱与温暖。

在1999年春晚上,歌曲《常回家看看》一炮而红。这首歌以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打动了许多观众,在春节这个“回家”的时间点上更显得极其温情。后来,这首歌流行十几年,“常回家看看”成了口头禅。

再比如,2020年春晚上,演员郭涛和梅婷作为电视剧《父母爱情》的主角,出演了同名小品。在小品落幕后,歌手李荣浩、于毅和王俊凯在同一场景中演唱了歌曲《爸爸妈妈》。

凡此种种,体现了春晚对“家”的描绘,传达了观众对港湾的依恋。

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仪式

上世纪80年代,受涂尔干“仪式理论”的影响,戴扬和卡茨提出“媒介事件”的概念,用来指通过电视直播的令人屏息驻足的历史事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仪式化特征和象征意义。[3]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想说明当时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能够通过唤起公众对特定事件的广泛关注,传达主流价值观,实现社会整合。

显然,一年一度上演的、经过多次联排的、带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春晚,可以被看作一项媒介事件。

春晚这一媒介事件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其中之一便是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春晚的小品、歌舞表演等节目,和舞美、景别等视觉设计不仅体现了对善良、团结、尽职等美德的追求,也处处传达着集体意识与家国情怀。

在历届春晚小品中,尽职尽责的情节经常出现,如2009年春晚的《水下除夕夜》、2019年春晚的《站台》等。

2019年春晚小品《站台》,经典台词“这车不是停三分钟吗?您着什么急啊!“”你们有三分钟,我和我媳妇就剩一分钟了!”表现出夫妻俩难舍难分、却甘愿坚守工作岗位的精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再比如,1984年春晚上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是许多人有关“爱国”记忆的一部分。歌曲的演唱者张明敏是中国香港第一位登上春晚的艺人,这首歌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当时渴望祖国统一的拳拳爱国心。而这无疑是春晚热衷传播的正能量。2012年,在香港回归15周年之际,这首歌作为经典曲目同样被重新演唱。

在今年的春晚上,小品《阳台》展现了武汉封城期间5个家庭的故事,表现了医护人员家属的担忧和支持、宅居在家的矛盾与乐趣等五味杂陈的情感。伴随着小品结尾的一句“解封了”,大屏幕展示了武汉市民为援鄂医护人员送行的画面等,让不少网友直呼“泪流满面”。每一个小家的喜怒哀乐,都是那段抗疫大时代的注脚。

作为节目的春晚,如何被呈现?

保罗·康纳顿认为,身体实践是传承共同记忆的重要方式,其中之一是刻写实践——信息的捕捉和保存。[4]因此,对春晚的报道、讨论甚至调侃都是呈现春晚的方式,这些刻写实践或直接或间接地书写着春晚,加深了人们对春晚的记忆。

电视台直播

每年除夕夜,守着电视机看春晚,早就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无论屏幕如何变化,目前为止电视台直播依然人们观看春晚的主要方式。

这些年,春晚直播最大的变化之一,在于直播技术的进步实现了对晚会的全景呈现,新的传播景观已经形成。

例如,不断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春晚的创新呈现提供了可能性。2019年春晚正式开启5G传输;到2020年春晚,已推出8K版,且5G技术已经全面覆盖主、分会场;而今年的春晚,在8K超高清试验频道进行了首次8K直播,且运用了AI+VR裸眼3D拍摄技术、全景自由视角拍摄技术等黑科技。

2021年春晚首次进行8K直播技术的新闻报道。图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截图

此外,为了让观众更有地域上的接近性心理,春晚从2016年开始设立分会场,以实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创作基调。

网络二次创作

几十年前春晚刚出现的时候,能够实现病毒式传播的社交媒体寥寥,人们看春晚,一般只能坐在电视机前、按照春晚的播出顺序收看。

随着微博、微信的风靡,“观众”成了“用户”,成了“广大网友”,可供分享并讨论信息的平台给了人们传播的主动性,UGC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微博、朋友圈、豆瓣、知乎等社交媒体成了春晚演出的“第二个舞台”,网友在收看电视直播的基础上,能够跳出直播对观看时间的要求,更灵活地获得想看的内容。

这几年,春晚在社交媒体上的“会场”一向是非常热闹的,热门话题和流行梗层出不穷。网友对春晚的点评、对爱豆的应援,凝结在UGC内容中,成了具有鲜明网络特色的记忆。

例如,演职人员的服化道历来是网友关注的重点,服装品牌、发型设计、口红色号等常常是网友热衷探究的话题。

今年春晚,演员的服饰再次引起围观

此外,针对主持人、表演人员的台词、动作等进行二次创作,已经从过去的以流行语为代表的语言传播,发展到如今的图像传播。这与春晚的高关注度不无关系,也受到粉丝文化的影响。

截至大年初一中午,微博话题#春晚段子大考#阅读量已经突破70亿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一些红遍大江南北的春晚小品、歌曲、魔术等,现在也成了UGC创作的素材,所谓老梗新编,也常常引发复古怀旧的风潮。

作为热门话题的春晚,如何吸引互动?

传承记忆的重要方式,除了刻写实践,另一种则是体化实践。体化实践是人们以身体行动传达信息的过程,只有人们亲身参与,才能传达信息。[5]

春晚是一场面向海内外华人的视听饕餮,其传播不仅重视内容的呈现,同样也注重利用多样化的技术和环节增进观众与春晚的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而观众也乐意加入其中,在春晚内容和福利的吸引下切身参与互动。

技术助力:抢红包增强互动感

春晚的场景互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信件、电话、邮件、短信的定向互动阶段;点评、分享、传播的网台互动阶段;社交媒体、短视频等交互特质的移动互动阶段。[6]

从2015年起,几乎每年春晚都会与一款网络App品牌合作,推出抢红包活动。

电视大屏前的“观众”化身手机小屏前的“用户”,他们只需在春晚要求的时间点,打开相关App进行“摇一摇”等操作,便能瓜分几十亿红包。尽管分得的金额不会太大,但是抢红包的气氛依然热烈,加之红包象征的祝福意味,用户或许都愿意花时间试试。全民边看春晚边抢红包的图景,是春晚与新媒体融合的直观写照。

迷因传播:模仿加强记忆

观众与春晚的互动不局限于观看春晚的除夕夜,后续对春晚上部分节目和情节的模仿等行为,都可以视为春晚对观众“春节记忆”的塑造。

2009年,魔术师刘谦首次登上春晚,掀起一股魔术潮。那一年,刘谦手中的橡皮筋成了最火的迷因,人们热衷于模仿刘谦的魔术,“见证奇迹的时刻”屡屡登场。

同年,小沈阳也因为在春晚小品中崭露头角而爆火,他的连珠妙语,成了那一年最火的梗;而他的“苏格兰”风格服饰,也还让人记忆犹新。那年的春晚不仅捧红了小沈阳,也把“小沈阳之风”带入了我们的生活——几乎每个人都会说一两句他的台词,模仿他的腔调。

某种程度上,春晚是一个大型的迷因制造器,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汇聚数以亿计的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各种语言类节目、歌唱类节目在设计编排时就精心埋下了各种爆点,为的是博观众一乐。这些内容和形式,本身就满足了迷因生长和传播的条件,自然能够引起年复一年的模仿。

而尽管年年都有众口难调的地方,但海量的讨论或许正证明了春晚持久的重要性与影响力。观众对春晚的多种“解码”,反过来也成为了春晚集体记忆的一组碎片。

不知不觉,春晚已经陪伴了我们近40年。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春晚塑造的“春节记忆”也在不断更新。只是,岁月在变,中国人对幸福的追求不变。春节的幸福是团圆,是分享,是年夜饭,是抢红包,当然也是与家人一起看春晚或讨论春晚。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