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大女主消亡史

时间:2021-02-18 15:47:06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大女主消亡史

文 | 毒眸 何润萱

时至春节,又是一个剧集释放的小高峰,有心者会察觉到,今年又有一个品类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大女主。

豆瓣剧集推荐首页,有扶贫剧《山海情》、盗墓剧《终极笔记》、合家欢《假日暖洋洋》,却不见了肃杀四方的大女主们。仔细一看,倒是还有漏网之鱼:《上阳赋》艰难地位列首页最后一名。但数据却没有豆瓣排名这么温柔:云合全舆情热度显示,上线29天的《上阳赋》热度不及上了两天的《斗罗大陆》。

春节期间豆瓣推荐页面春节期间豆瓣推荐页面

最近上星的唯一一部大女主剧还是《燕云台》,但口碑已经证明,这个品类在观众心里已经彻底倒掉了。当一个品类没了信誉,连沾亲带故的作品也要倒霉。比如,最近新上的《风起霓裳》,原著《大唐明月》更像是双强,但瓜田李下的改编,就别怪群众只给5分了。

从炙手可热到人见人嫌,大女主的繁荣也不过才维持了五年。

2015年开始,剧集市场上涌现出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而之后的两年间,市场上更是“人满为患”。根据剧透社统计,仅2017年间,就有超过20部大女主作品播出或立项。其中不乏周迅、范冰冰等顶流女演员,背后站着的更是多家老牌制作方。

和豪华配置形成反差的是,这些剧集少有超出7分的成绩,在一个国产剧整体通货膨胀的时代,这个得分只能说不佳。

是谁造就了平庸大女主剧的井喷?当我们回顾过去,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多方合力。

影视行业的第二次热钱涌入正发生在2015年前后,这一阶段不少影视公司资产重组,迎来上市或者并购。而资本注入的背后是业绩对赌,头部项目显然更具备吸金潜力。

以慈文为例,其对赌期为2015-2017年,而大女主剧《花千骨》《楚乔传》就诞生于同一时期。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就曾在受访时表示,大投资打造的精品大剧好处是能为公司带来高收益,毕竟一部剧的单体销售价格可高达十亿元。

彼时,作为进攻方的视频网站急切地争取年轻的观众,新鲜的大IP无疑能撕开防线。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2015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更断言:大IP是未来娱乐产业发展方向。而对电视台来说,不管是考虑到视频网站,还是一剧两星的新政策,押注头部作品看起来都更为保险。

大风潮之下,连带传统剧集公司和新入场者也不约而同。

2015年,老牌剧集公司华策发布了数10部超级IP名单,并正式提出“Super IP”战略。而柠萌影业的创始人苏晓也确信,基于当时平台的崛起,做超级内容才能被平台看到。

自此,大IP成为影视公司、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一场共谋。

大IP战略下,大女主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剧集市场女性是主导,而大女主兴起前夜,国剧市场正值新旧更替:有《大丈夫》这样的传统都市剧,也有《暗黑者》这样的悬疑试水之作,但唯独没有针对女性描摹的作品。恰逢其时,大女主们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2015年部分电视剧海报

另一条隐线是国剧里大女主的传统。早在去年上海电视节期间,就有制片人告诉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尽管女性在不同时代呈现的面貌不同,但无论是《渴望》还是《甄嬛传》,其实都是大女主的前身。

生于大IP,大女主们自然也与大IP是命运共同体。

背负着流量和业绩的压力,大IP的第一指向是注意力,所以通常是流量演员匹配经典网文,整体是AI产物。好处是生产效率提高了,但也早就被抽取了文化产品的原神。

因此,当视频网站进化到自制阶段,大IP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作为IP战略的里排头兵,大女主们自然也该乖巧退下。毕竟,那些年里,大女主们只顾着谈恋爱和靠男人打天下,着实没给观众留下什么——除了几百亿的流量水分。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将大女主们的故事梗概拉出来捋一捋,就会发现雷同得惊人:

女主基本都是低开高走,在男主角的扶持下一路开挂,文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武能闯荡江湖当盟主。从《锦绣未央》到《且听凤鸣》,从《楚乔传》到《燕云台》,物理时间过去数年,大女主的世界却似乎停滞不前。所有剧情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好烂俗哦。

《燕云台》豆瓣评价《燕云台》豆瓣评价

有些大女主剧是积压剧,可以说吃了后来者的亏,毕竟不高明的套路看多就真的想吐了。弱弱对决之下,能决定口碑的好像就只有演员,但不是每个《上阳赋》都拥有一个章子怡。而且,章子怡还可以说“下凡”体验生活,那些成日在大女主剧里打转的女演员们,要如何自辩呢?

从外部视角来说,让人们厌弃大女主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更加重要:女性意识这些年逐渐觉醒了。

如影视独舌所言,大女主剧有如下特点:多以古装剧为载体;有传奇传记色彩;第一视角是绝对的女主视角;大平台投资。前两个特点,基本就限制了大女主的价值观是“过去式”的,而这个视角就免不了男性凝视。

即便是爆款《延禧攻略》也不能避免:魏璎珞在后宫的成功,本质上还是依托于皇帝的喜爱。没有皇帝加冕,她只是后宫里平平无奇的妃子。简而言之,大女主的大,是通过男人的注视奠基的。

用毛尖的话说,在全球女性四面出击角逐铁王座的时代,我们的国产剧还在制造“奶奶剧”。

何为奶奶剧?大概就是即便女主没有情商和智商,但因为编剧拜了奶奶庙,所以只要和女主吵过架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和她喜欢同一个男人的女人也会喜欢她,跟她有关的鸡毛蒜皮都能成为大事。这是国剧里最大的虚拟现实。

2020年,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他们和95后正在成为新的收视大盘,而对于这些Z世代来说,更想看到独立自信的女主。一个佐证是《2020“她经济”研究报告》,95后观众更偏爱韩剧和美剧,而后者总是以现代视角来还原女性。

内容堪忧,视角单一,又沦为男性凝视的产物,大女主剧怎么能让年轻的观众买单?

因此,这两年走红的剧,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女主都变得更有力量了。去年的黑马《传闻中的陈芊芊》虽然不免绿茶之嫌,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女强故事:女娶男,孰强孰弱已然明显。而现实题材《安家》讲的是买房,但因为房似锦筚路蓝缕的坚强,倒也有观众觉得她是大女主了。

由孙俪饰演的《安家》女主角房似锦由孙俪饰演的《安家》女主角房似锦

“当今社会环境,不允许女性不自强不自立,不然你可能很难生活下去。弱小的、完全依靠别人的女性,恰恰是个例。”

《正阳门下小女人》的导演刘家成曾在采访中表示,真实生活里并不缺乏大女主,只是女性有两面性,小女人和大女人兼而有之,“我说得具体点,女人生孩子那个痛苦,任何一个男人试试,早就扛不住了。说白了,每个月女性生理上的折磨,男人体会不到,男人往往怕疼怕苦。”

大女主们的消亡有某种必然性。过去的国剧市场,可能是某种枷锁下的矫枉过正,角色前置而意识没有跟上,导致大女主是被强行抬轿的大人。大女主这个词挺好,但因为前几年的粗制滥造,被玛丽苏强行征用了,导致现在真正的大女主也不爱叫这个名字,人家叫独立女性或者30+轻熟女。

在一个女性已然觉醒的时代,女主早就不需要被强行抬咖,抑或用男人烘托。如果有,那么创作者就应该扪心自问了:那么多独立女性在我们面前摆着,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塑造不能自立的,天天依靠男人的女性?请务必分清中国电视剧的现实和虚拟现实。

1、《专访|导演刘家成:从生活中寻找“大女主”》,澎湃新闻

2、《凛冬将至:电视剧笔记》,毛尖

3、《古装“大女主”,这就翻篇了?》,影视独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