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南财快评:一个科技新农人看一号文件

时间:2021-02-22 22:47:28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南财快评:一个科技新农人看一号文件

(一)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提到,“十四五”时期全国需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稳定粮食生产,也是保证国计民生,实现未来国家整体规划的基础。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进程加速,未来的农业从业者数量将逐步减少,目前中国实现的粮食供应平衡将有被打破的风险。

在现有条件下,解决农村老龄化的空心化的方法在于科技,通过无人化农业设备系统,运用无人化农业解决方案。智能化农机就能有效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等问题,使粮食生产在劳动力不足以及城市化进程下仍能保证稳定的产出,也让越来越多的“职业农民”通过科学种植和自动化的农田管理,获得更高收益。

(二)建设高标准农田,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021年,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国家计划在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投入,同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示范区等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

中国现实条件下,规模化生产的土地是有限的,所以规模化种植必须依赖科技手段。同样农业科技企业与国内大型农场合作,将智慧农业系统引入农场建设,才能更好的运用无人化智慧农业技术。农业科技企业应主动帮助大中农场建设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从我们在江苏的实践经验看,大中农场对智慧农业基础设施的铺设落地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基于大中农场在农业领域的深耕与农技优势,结合智慧农业领域技术创新,能更有效的推动软硬件平台建设能力。2020在江苏试点结果,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可以为农场节约100多万元的农药使用成本,减少机械油料耗损成本100多万元,同期农场小麦产量提升198万公斤。

(三)现代农业科技及装备支撑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应提高农技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实现农业现代化,政策支撑、基础支撑和科技支撑缺一不可。

智慧农业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两件设施而已。以我最近几年的观察看,从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到农机自驾仪、遥感无人机,再到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这事实上是一个系统不断搭建过程。必须要贯穿农业生产全周期,才能真正实现真正的农业无人化生产管理。因应具体的农业条件,无人机必须能突破梯田、陡坡等地形限制进行空中作业,精准高效完成山区陡峭地形的无人化作业。而无人车作为一个强大的自动化行走平台,必须拥有较强的地形适应性和扩展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山地丘陵自动、精准、高效的植保和运输作业。如此才能为梯田、山地果园、茶园等多种复杂地形下劳作的农民,提供了有效的作物管理方案。

(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绿色农业

为推进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2021年必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同时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十三五”时期开始,农业部已大力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并提前3年实现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绿色兴农”的根本所在就是化肥农药的精准播撒和减量增效。我们可以简单的总结为精准减量,所谓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的终极答案就在于做到这一点。只有推出精准、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产品,才会有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人们明日餐桌更加健康。

(五)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由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高素质农民等重要参与者组成。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当地种粮大户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劳动力短缺、农业管理水平低、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此外,从部分地区统计看,农业从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教育程度不容乐观,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高素质农业劳动者,也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我自2016年开始参与农业技术教育,我们建立培养新农人的学校,致力于推动技术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为未来智慧农业发展储备人才,至今已培养了超过9万名智慧农业精英,这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事实上,“新农人”至少有三个基本要求,才能真正谈得上振兴农村经济,即懂技术、爱农业、会经营。

(六)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就包括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规划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等事项。

一直以来,发展数字乡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科技部印发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规划( 2018-2022 年)》指出:“到 2022 年,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1.5% 以上。”随着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我国在未来将极有可能成为全球数字农业中心。

我作为农业科技业者,或者说科技新农人,亲历通过搭建RTK导航基站、农田数字高清地图等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些细节工作,深感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截止2020年,我们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完成2300多个RTK导航基站架设,覆盖范围超过35000个农村,并采集农田高清地区面积超过1.5亿亩次。

这样的全方位数据提取仅仅是科技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侧面,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展望一下,基于 5G 通讯的农业无人机测绘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何种程度的高清农田影像的实时传输与拼接。这对农业生产而言,就有了快速分析及诊断农田信息的可能,这种条件下的精耕细作早已超越了人类农业生产任何阶段的技术想象。此外,5G、云计算、AI等新技术对农业的改造和赋能,在掌握了农户的农田面积、农作物类别、年产量等足够多数据之后,政府能更准确地进行补贴发放和监管;甚至,消费者还能通过线上平台实时看到农作物生产情况,从而强化农户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

新技术对农业的赋能将从农产品生产端、农业服务端,直至最终消费端,推动智慧农业的落地和整个农业的变革。

(作者系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作者:龚檟钦 编辑:李靖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