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想:4Q20财报电话会议实录 希望尽早达成每月交付1万辆车的目标
2021年2月25日,理想汽车(NASDAQ:LI,下称“理想汽车 ”或“公司”)发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0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交付了14,464辆理想ONE,环比增长67.0%,创下季度交付量新高。2020年全年交付量为32,624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41个城市拥有52家零售中心;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114家,覆盖83个城市。2020年第四季度汽车销售收入为40.6亿元人民币(6.219亿美元),较上一季度24.6亿元人民币增长64.6%
财报发布后,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首席技术官王凯,首席财务官李铁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一线丨理想汽车去年第四季度营收41.5亿元 环比增长65.2%】
以下为财报电话会议实录:
高盛分析师:第1个问题有关于一季度的指引,一季度的交付量环比是下降的,而且刚刚过去的1月份的销售量也有所下跌,请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上海2023年起不再发放插电混合动力车牌照,对公司业务有何影响?
沈亚楠:首先我不认为季度环比销量的略微下跌,意味着我们的业务遇到了瓶颈,我们的单款车的在一季度的销量交付量已经突破了5000辆,这说明理想one是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在2021年的1月份,我们的交付量是5379辆,12月的交付量为6126辆,两个月份的平均交付量为5753辆,这与我们之前所做的预期是基本一致的,由于今年春节以及即将到来的元宵节的影响,我们的销量会出现一些季节性的波动,以及在中国北部地区的疫情影响,我们对一季度的销量还是持有一个比较保守的预计。但是我们非常有信心,随着我们线下零售店的扩张,以及疫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我们的销量还是整体向好的.
上海市出台这个政策实际上是在我们的预期之内,甚至实行时间比我们预计的还要更晚一些,我们认为这个政策的细节以及它的具体的实施会在未来的两年之内还会有一些变动,我们会持续保持关注的。由于该政策的实行将会造成在2023年之前有更多的人会选择购买EV,PHEV和EREV的车型,因此2022年我们可能会看到销量出现增长。
上海虽然实行了这个政策,但是上海在2020年的整体交付量上占比是非常小的,因此这个政策的影响范围也是比较小,目前国内没有牌照限制的城市,将在2022年之前达到累计交付量的55%,我们也会继续加强对BEV(纯电动)平台以及BEV车型的研发,该款车型将会在2023年上线。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1年的理想线下商店的增长指引是怎样的?单店的销量是否能够维持经营效率?第2个问题是目前有百度,苹果,小米等科技巨头都在进军电动车的市场,那么这是否会对电动车和无人驾驶领域产生结构性的颠覆影响?
沈亚楠:我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重要的战略周期,也就是在将来我们会上线更多款式的汽车,因此我们并不会将单店百辆车销售效率作为唯一的目标,我们会把销售效率维持在一个比较健康的水平,今年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扩张零售店上面,为2022年后更多车型的上市做准备。
李想:我认为任何一个新的科技企业想要进入智能车的领域,从组建团队、市场调研、到立项,到实验到生产的工厂制造,再到交付市场。比较理性的来讲要出一个好的产品,真的需要三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造车新势力,那些快速出车的企业到最后都夭折了,这是因为他们快速推出的车型一般都没有什么竞争力。后面都是很耐心的在做车并且推出了好的产品。加上研发时间和至少需要一年的市场验证,基本上4年时间过去了,大家可以想象4年以后理想汽车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第一从销量和用户规模上而言,到2024年结束,我们预计会有一年大几十万辆的交付,可能有一个非常大的用户规模和品牌的积累。
第二, 基础设施方面到2024年我们会有上千家的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工厂以及供应链能给突破百万辆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到2024年是我们第二个重要的战略周期,我们会有很多产品,完成从15万到50万的一个完整的覆盖,向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服务,产品和技术都会非常成熟。我们非常欢迎这些科技企业进入行业,但是时间其实是对我们来说更有利的,当新科技企业完成从0~1的阶段时,我们理想汽车已经从已经进入了从1~10的高速增长阶段,这是我们的基本的观点。
UBS分析师: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于纯电动的技术路线,李想上市以来已经加快纯电动的研发,然后着重于高压和快充,现在有有Whale和Shark两个品牌,能否多分享技术细节和时间表?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毛利率和和经营利润率2021年的目标,因为目前感觉利润率挺高,2021年是否战略性选择低一点的利润率,选择高一点的市场份额,在价和量的平衡之中,如何思考利润率的目标?
李想:之所以使用高压平台是想提高整个的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和充电体验,我们在建立之初就一直在研究快充,无论是国家整个法规的发布还是技术,都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所以我们也加快纯电动研发的速度。
在整个高压纯电的平台上,最核心的是4个方面的技术,第一个是电池的充电倍率,要达到4C,4C以上,维持电池的寿命和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要做得非常好,所以这方面其实虽然我们会使用供应商的产品,但是我们也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发,因为这个和以往的电池的需求和安全性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是整个电驱动系统,整个电机的设备和电机的效率都会变得不一样。第3个是热管理系统,尽可能的让整个充电速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给一个电池散热变成了一个最大的挑战,或者在零下20度到零下25度这种超低温的环境下,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系统都是我们技术研发的根本。最后非常重要的是高功率的充电网络,要达到500安,400千瓦这样的充电网络,包含充电设备都是我们自己来进行研发的。使用户能实现10~15分钟充满80%的体验,同时商业效率非常高,除了国家会有公共的充电设施以外,我们也会投资去建立大量的充电设施,这是技术的部分。
从发布时间上而言,从2020年开始,理想汽车每年至少会发布两款新的产品,并且会在2023年向用户交付充电系列的产品,这是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同时理想的价格的覆盖也会非常的广泛,接下来我们会覆盖从15万到50万的价格。同时面向未来,我们最核心的一个动力和任务就是能够有效的替代燃油车,我们的高压充电技术,两个平台的产品都会丰富起来,去吸引更多的用户从燃油车转化为电动车,这是我们大概的规划。
李铁:2020年的全年毛利率大概维持在16%左右,2021一年毛利率预计是在19%~20%之间,主要原因是交付量的增长,我们并不会给利润率的任何指引,因为我们会在研发方面以及在线下销售网络的扩展方面会投入的更多,因此我们不会给这方面的指引。
瑞士信贷分析师: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于智能车,想问一下管理层在智能车这方面今年有怎样的计划或者里程碑?怎么证明理想的汽车可以超过特斯拉或者是蔚来这样的公司?第二个问题,线下开店之前的指引是120家,现在有没有变化?这跟去年相比是翻倍了,那是否说明今年的销量也会翻倍呢?
王凯:2021年我们会投入很多的资金,研发方面我们会开发出自己全新的基础架构,包含自动驾驶,计算以及运行系统。这个产品将会在2022年上市。我们的业内同行会提供给消费者一些相似或者是不同的新特性,这一点是肯定的。那么从工程的角度来讲,我们会再一次扩充研发团队,这也是我们建立上海研发中心的原因,所以在竞争方面我们非常自信,我们能够取得效率上的胜利。那么随着我们在研发方面的不断加强,自动驾驶等新的科技,将会很快的面世。
沈亚楠:我们的扩张计划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现在理想汽车已经被用户越来越熟知,所以我们也相应改变了我们的品牌计划,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国100个城市开设200家理想线下销售店,这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计划,我们不断扩张的销售网络当然会引领交付量的增长,同时也会强化我们的品牌形象,这一切的目标就是为我们在2022年上线新的车型做准备。
CICC分析师: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于海外的战略,第二个问题有关于电池的路线,我们看到我们有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在挪威交车或者是进军欧洲的市场,之前管理层提过海外市场并不是现在的战略重点,那么目前来说管理层的态度是否有所转变?是否考虑过用铁锂而不是三元电池?全年的销量指引?
沈亚楠:我们的EREV车型平台并没有计划使用铁锂电池。这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目前市场上的铁锂电池并不能满足EREV车型的性能需求,这是因为EREV的性能需求跟其他的车型是不一样的,第二,铁锂电池对于EREV来说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是BEV车型的话,两款电池都有计划采用。
李铁:我认为现在给一个全年的指引还为时过早,我们希望能尽早达成每月交付1万到1.2万辆车的目标。
分析师:我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上海研发中心的2000名员工,这个时间计划是怎样的?他们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布比例是怎样的?第二个问题是研发费,去年逐个季度的研发费是在不断增长的。但是因为交付量的增长更快,所以我们看到季度的研发费用被摊薄了。如何看待未来一两年的到5年内的研发费的规模以及研发费率的数据?
王凯:上海的研发中心主要的目标是研发出更多的车型以及进行一些更先进的研发活动,那么总共来说现在有300名的工程师,到今年年底,我们计划把这个队伍拓展成600人。
李铁:今年的研发费用大概会达到30亿人民币,我们会在自动驾驶以及新车型方面加大投入,在三年后,研发费用将会增长到10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会用于研究自动驾驶技术。
via 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