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她的17岁照片,为什么看哭无数人?
原创 咕咕 金融八卦女频道 收录于话题#女性13个
张桂梅献出了自己的所有,不管是生命还是财产。白岩松跟张桂梅约定,接下来十年、二十年,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尽管开口。张桂梅说:“我会不会失约?”
文 | 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1974年,17岁的张桂梅离开东北到云南支边,认识了丈夫,并且走入了婚姻。
那时候的她,满面春光,笑颜如花:

张桂梅不是带着使命来到丽江华坪县的。
17岁那年,张桂梅离开东北到云南支边,后来和丈夫一起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喜洲是张桂梅丈夫的老家,也是她们相爱的地方。
她也曾是一个花季少女,喜欢穿鲜艳的皮鞋,涂很红很红的嘴唇,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嘴唇也让它抹,跳跳舞啊,唱唱歌啊,经常舞厅进舞厅出。”


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张桂梅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为丈夫治病,还卖了当时的二层小楼,为了使用6000、7000一支的进口药,张桂梅几乎变卖了所有家当。
张桂梅到处借钱,都被婉言拒绝了,到了身上一分钱都没有的时候,医院要求丈夫出院。
很多个梦里,她都能梦到丈夫,然后突然惊醒才知道他已经不在身边。学生们在作文里写到,我们再也看不到张老师美丽的笑容了。
张桂梅觉得,自己的痛苦已经影响到了别人,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业,于是向领导申请,离开了大理。
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后,此刻的张桂梅已经失去了一切,便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所得全都分享给学生。
上不起学的就给他们钱,买不起衣服的就把衣服捐给他们。
可是不到一年,张桂梅就被查出子宫内有一个快五斤重的肌瘤。经历了丈夫的离世,张桂梅深知治疗癌症所需要的昂贵费用,而此时的她已经几乎没有积蓄了,于是决定放弃治疗。
是华坪县的老百姓们自发地捐钱,救回了张桂梅的命。
“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就要干些什么。”
张桂梅就开始进山里找孩子。
这才发现,十几岁的女孩子,就已经被父母嫁了出去,离开家了。
张桂梅成了这些孩子们的妈妈。
而真正让她下定决心成立女子高中的,是一个个本该鲜活多彩,却因为无知、腐朽而走向消亡的真实的女性个体。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有一天正在地里摘花椒,一位路过的男子朝她走来,男子没说话,只是拽她的衣服,这位妈妈吓得大喊救命,后来村里人赶过来之后才把男子吓跑。
这位妈妈回到家之后越想越羞耻,觉得自己被男人摸了,没法做人了,最后选择上吊自杀。
一个星期之后,她的丈夫也因为“老婆被人摸了我好没面子”,在家里上吊自杀。
但是婆婆告诉她,女人生孩子难产死亡是很不吉利的,不能让男人见到,于是妈妈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丈夫由于伤心过度,没多久也在田里淹死了。

2008年8月,在张桂梅的努力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正式开学,张桂梅和其他16名教师成了大山里女孩们的希望。
因为女孩们的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人都要从小学、初中的课程补起。
其他人说,这些孩子上个大专就不错了,但是张桂梅不干,她集中了所有的老师,给她们下了军令状:“你们能教就教,不能教就走人,最少二本。”
早上五点起床,夜里十二点后休息,三分钟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十分钟,这就是张桂梅对华坪女高的军事化管理。

从那以后,华坪女高100%的高考上线率从来没有被打破过,排名全市第一。
这是张桂梅和其他老师们用命换来的结果。
2020年高考,华坪女高高三159名学生中,有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高达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
张桂梅不但要求女孩们有基本的文化知识,她的野心是让女孩们上清华、上北大,去最好的大学读书。
因为在那些学校里,想要真正出头,就必须继续苦读,一辈子几乎都在读书和工作,太苦了。
“我想我这一步让她起得高一点,她后一步就可以缓一下了。”
创办儿童之家的时候,她一直在犹豫应该给这个大家庭起什么名字,有人说福利院、有人说孤儿院。
而一个摩的司机启发了她,司机说,儿童福利院听着多惨啊,一听就是孤儿院,叫儿童之家,“鬼知道儿童之家是什么样的家庭”。



张桂梅的理由很简单,她追求的是教育公平。
因为如果女孩子受到了教育,就不会出现抛弃女婴的现象了,受到了教育,女孩子就会知道,男女本来就是平等的,生男孩女孩都一样好。
很多十几岁的女孩,就已经在家结婚、生小孩、干农活,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


顾了大家,难免就要牺牲小家。
张桂梅家里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小时候哥哥跟她很好,东北的冬天路很滑,哥哥总是背着她走。
而就在哥哥即将离世,想要见张桂梅最后一面的时候,她却为了建校的经费奔走着,为了50万、100万的筹款,她没能见到哥哥的最后一眼。
说着这些话的张桂梅眼中带泪。


在2月17日播放的《感动中国2020》颁奖典礼中,她还是自己走上台去领取奖杯:



白岩松跟张桂梅约定,接下来十年、二十年,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尽管开口。
张桂梅说:“我会不会失约?”

她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华坪女高,而自己却在无数个重要场合都穿着同一双棉皮鞋。




因为丈夫离世,张桂梅离开伤心地,带着一颗破碎的心从大理来到了丽江的大山里。
在这里,她拥抱了一群大山里的女孩,鼓励她们离开大山,飞向山外面的辽阔世界。
两代女性的命运,就在这山里山外被联结了。
山外的张桂梅为女孩们带来了希望,山里的女孩们从此摆脱命运的枷锁奔向辽阔的远方。
张桂梅说,在华坪女高她有一个规矩,“走出这个学校以后,就不要老回头看这个学校,老惦记着这个学校。你要往前走,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你要做的事。祖国哪个地方需要我们,我们去上哪个地方去。”
《时代楷模》的颁奖典礼上,张桂梅曾经教过的女孩们用视频的形式送来了祝福。
她们真的去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了医生、律师、警察,更多的人做了老师。



可能是要把她们拉回家嫁人生子的父母、可能是需要让她们打工供养的手足、可能是试图把她们拉回深渊的各种理由。
但是张桂梅站出来了,挡在了这些风暴的前面,一挡就是12年。
让我们再来重温华坪女高的校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