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暴大学生发中英双语失物招领”:别动不动上纲上线|沸腾
近日,一则“中英文双语失物招领”在某大学校园论坛引发了一场风波。
3月12日,名为“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的网友发帖称,他在校内自习室捡到了一个iPad,这个iPad为英文系统且没有中国人常用的软件,因此他推断失主可能为外国留学生。于是他用中英双语写了一则失物招领。校园论坛的一些用户据此认为他“崇洋媚外”,甚至还有人加他qq好友对其进行谩骂。
捡到价值不菲的东西,能及时还给失主,这是拾金不昧;通过系统和软件,推断对方可能是留学生,就留了双语失物招领,这是观察细致、有风度有教养;中文表达文从字顺,字迹清秀,英文表达地道流畅,几乎可以认定这是一名学霸……
如果没有后面的风波,无论从哪个层面解读,这名大一男生的所作所为并无不妥,无可指摘。
原本一件单纯的好人好事,居然发展到被人谩骂、指责、攻击,这件事的发展方向让人始料未及。
▲图片来自网络。“写英文失物招领”被解读成“崇洋媚外”,善良热心被解读成“easy girl”(其实性别都搞错了),“有礼貌被歪曲成“一股媚态”……
涉事学校的一些大学生仅凭一则失物招领,就脑补出一幅“女生为了认识留学生饥不择食”的画面,将其“钉在崇洋媚外的耻辱柱上”,如此毫无来由的偏执,折射出的是一种狭隘的偏见。
作为知名高校的学生,个别学生在此事中表现出来的物化女性、厌女和对留学生的敌意等诸多情绪,都让人不可理解。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认识事物、评价事物,不是基于客观现实,而是立场先行,情绪一上头,就随意对人“贴标签”,“把偏见当原则”,如此种种的结果,只是伤人更伤己,让公共舆论场徒增许多戾气。
就此事而言,一些人认为涉事校园论坛上某些网友之所以如此过激,可能是因为联想到此前一些学校对留学生的优待,由此造成的“不公感”激发了他们的偏激情绪。
但过分的脑补,也是一种言论表达的病症。中英文失物招领跟这些脑补出来的“剧情”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在评价一件事的时候,恰恰需要的是就事论事,一码归一码,而不是无底线地联想、猜测、上纲上线。
无论如何,面对一则“彬彬有礼”“人畜无害”的失物招领,一些学生能大动肝火、恶语相向,甚至发展到对当事人网暴,突破了公共表达的基本底线。
我们庆幸当事人为男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更能看清楚这种偏见的荒谬之处。但我们也该感到后怕,如果写失物招领的真是一个女生,她是否要承受更猛烈的网络暴力?她会被拽入怎样的羞辱泥潭?她该如何自证清白?
▲当事人发贴讲述事情经过。图片来自网络。关于中外学生待遇的问题或许值得讨论,但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自动带入这重语境。动辄贴标签、过度解读,不是学校的良好风气。
偏见来源于无知。我们更想看到大学生用一种开放的心态、自如的姿态,对校园事件或者公共事务进行讨论和表达,而非戴着刻板印象的有色眼镜,动不动上演“网络围殴”。
用思考代替盲从,用理性沟通代替情绪表达,才能摒弃偏见,塑造一个理性温和的公共舆论场。
□和光(媒体人)
编辑:陈静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