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题帕三绝》说林黛玉与贾宝玉的一往情深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收录于话题#老刀说红楼30个

老刀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晋代•李密《陈情表》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以才著称的,她的才主要在她的诗词之中。文中有一章就是写她当仁不让,教香菱写诗的精彩内容。且不论她对历代有名的诗人点评得当与否,先说她有多爱写诗。
可以说,她是悲也写,愁写好,喜也写,乐也写,触景也写,生情也写,大家一起也写,自己一个人也写,争强好胜写,附庸风雅也写。但多数时间写的诗都是多愁善感的。其中,尤其以《题帕三绝》有趣。因为这个是写黛玉走“桃花运”的风雅之事的,亦可说是《风月宝鉴》的又一个故事,是与别个不同的。
对宝玉的挨打,众人反应各异。有三个人比较特别。
一个是袭人。她是宝玉的贴身管家,二人于生活上是一体的。袭人的态度是四个字:“怨天尤人。”她看过伤后咬着牙说:“我的娘,怎么下这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这就是既怨恨贾政之无情,意思是:父子亲情,何致于此?又埋怨宝玉之无理,意思是:自作自受,活该如此!又说:“幸而没动筋骨,倘若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这就是“尤人”了,她担忧自己的未来是多过宝玉的。
她先是叹道:“早听人一句,也不至今日。”真是半分怨气也没有,似乎是理应如此,有此因必有此果。在袭人说出焙茗说的薛蟠嫌疑的话后,宝钗有一段心理活动:“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作功夫,老爷也喜欢了,也不吃这样亏。”一样也是半分怨气也没有,只是其中略带着些许遗憾,虽对宝玉的细心心存感谢,却并不欣赏。
然后她说:“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这一句是批评袭人,究竟是“遇事不清,于理不明”。这也是袭人一生的“通病”,遇事不向内求,只向外索,所以总是舍本逐末,所以才有之后的背贾母而投王夫人的最大败笔。又义正言词地说:“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这一句是批评宝玉,品行不端,行事不正,日积月累,才有此祸,与他人何干?又进一步辩解说,就算是薛蟠所说,也是实事,于理并没有错,而且以薛蟠品性行事论,也是无心之过。这是替自己兄长理论,有理有节。
所以,宝钗于此事,从心里是对宝玉不屑的,挨打值得同情,挨打的原因却不可原谅!
对宝玉相劝安慰之语,黛玉则是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这是黛玉劝宝玉向现实妥协的违心之语,心愿宝玉只要再不挨打,少受罪,就便是两个人不相近也可以,愿意为宝玉放弃自己的真情实意。
于黛玉而言,外面的传言她是不信的,宝玉的处事她是知道的,宝玉的心意她是相信的,这样的信任是青梅竹马、朝夕相处之下建立起来的。所以,黛玉就一直哭着悄悄地来,又哭着悄悄地走了。
众人之中,黛玉之于宝玉是最可宝贵的,这个宝贵在宝玉“患难”之时,方显其真;宝玉之于黛玉也是最可宝贵的,这个宝贵在黛玉“方寸大乱”之时,方显其情。所以,宝玉才会在应付完众人之后,又支使开袭人,才打发晴雯去送帕子,并没有一句话。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所以,黛玉收到帕子,“着实细心搜求”,“方大悟过来”。这个“细心搜求”的过程,也是个解谜的过程,这个谜就是《西厢记》里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二人一同读《西厢记》时都知道的,因为谜底和谜面只有在一个背景下才解的开,所以黛玉才会“神魂驰荡”,宝玉虽于帕子上未着一字,实则已写下儿女情长。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意思是:默默无语地哭泣流泪,并不敢让人知道是为了谁。今日烦劳你着人送来的帕子,已解我心,却又令人更加伤悲。此实为答谢宝玉赠帕之苦心,真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意思是:总是独自偷偷地潸然泪下,从早到晚,失魂落魄,心亦无归处,人亦无适处。那泪珠儿朝也流,暮也流,袖儿擦也擦不干;醒也流,梦也流,枕上拭也拭不净,一任他尽情流吧!此诗更深一层,是黛玉向宝玉诉说衷肠之情,也是《红楼梦》曲《枉凝眉》中“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的另一个写照。一个是于潇湘馆中黛玉从笔下写出,一个是于太虚幻境中众仙子从口中唱出,一个是写黛玉心境,一个是写黛玉宿命。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意思是:那日复一日的泪水奔涌如潮,并不曾有停下来的时日,又岂是你这帕儿能收干净的?就连帕子上湘妃竹的绣绘都已由新变旧,已模糊不清了,但我却于记忆中仍然如此清晰,并不曾模糊如许色彩。如今,我的窗前也有那翠蓊欲滴的青竹,却奈何既不识胭脂和泪的余香,也不识粉黛和泪的芳渍?此诗是写黛玉珍惜宝玉所送的帕子,把帕子当作梯己之友,暗谢宝玉的贴心之举,帕儿虽旧,情意更深,二人已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这就更深一层了。
对自己的这三首诗,黛玉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写完诗,她又去照了一下镜子,文中说:“自羡压倒桃花。”一个女孩对容貌自信如斯,也是罕见。若非心满意足,何以如此?她不仅对容貌自信,而且对“桃花运”也很自信,所以,第二日又主动挑衅宝钗说:“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明明是自己哭了两缸眼泪,明明是妹妹要自保重些,偏偏不留神说出来,真真是有趣。
从《题帕三绝》的有趣,到林妹妹打趣薛姐姐的有趣,亦可知黛玉与宝玉的一往情深,却不料又遭逢袭人背贾母而投王夫人,就令二人陡然又陷入危险境地。此正所谓的悲极生乐后、乐极又生悲了。正是:
神瑛受棰楚,绛珠暗抛泪。
鲛销劳解赠,桃花恸芳菲。
诗题两帕子,文章一徘徊。
你若心安处,此身不计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