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罚182亿后,阿里港股最高反弹近9%(附今天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答记者问)
文"《财经》记者杨秀红张建锋
业界普遍认为,长期还需看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阿里巴巴如何应对来自其他电商的竞争
4月12日,在收到182亿元的监管处罚后首个交易日,阿里巴巴港股(09988.HK)逆市上扬,稍晚开始的阿里巴巴美股盘前交易也延续了上涨态势。
截至4月12日收盘,阿里巴巴港股收报232.1港元,上涨6.51%,盘中最高上涨8.99%,当日恒生指数收盘下挫0.99%,其表现明显优于大盘。截止美国东部时间4月12日早上6点30分,阿里巴巴美股盘前报价为236.55美元,上涨6.51%。
对此,《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表示,这属于阿里巴巴的利空释放后的股价反弹。也有部分人士表示,不排除机构拉高出货的可能。
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市场监管总局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该项罚款创下了中国反垄断历史罚款纪录,引发市场高度热议。
4月12日早上8点,阿里巴巴召开了投资者电话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会上表示,正对商家推出多项降成本措施将向监管部门及时报告进展。张勇并称,阿里不认为这次处罚会对其业务有什么实际上的负面影响。
多名行业人士认为,此次182亿元的罚款短期内有可能拉低阿里巴巴的业绩;长期来看,则需要关注公司基本面,阿里如何应对电商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曾万平对《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关键是看阿里如何应对电商分流的问题,拼多多、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等新渠道的冲击分流不容忽视,未来需看阿里巴巴如何应对。”
01
182亿处罚落地,阿里港股最高反弹近9%
在4月10日发布《反垄断处罚》公告后,4月12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高开至230港元/股,相对于前一个交易日218港币/股,上涨5.5%。随后,公司港股股价持续走高,盘中最高为237.6港币/股,最高涨幅8.99%。截至收盘,公司收盘于232.2港币/股,涨6.51%,市值增长3079.84亿港元。
与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不同的是,当日,恒生科技指数跌1.64%。其他科技股公司中,美团(3690.HK)收盘跌5.03%,京东集团港股(9618.HK)跌2.15%。
对于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大涨,市场有不同的观点。
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阿里巴巴利空释放,公司估值不贵,早已有大资金在等机会再进入,今天大涨或是资金入场的推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也对《财经》记者表示,“这是股价在相对低位的反弹。”
在安信国际看来,反垄断监管对阿里巴巴的惩罚落地,反而对该股有利。穆迪高级副总裁蔡慧表示:“该公司强劲的财务状况和顺畅的融资渠道,可为其提供应对相关挑战的缓冲。”
“股价长期围绕价值波动,短期由供求关系决定,阿里今天的股价表现,更多的是资金行为。”一位投行人士则对《财经》记者表分析。
自2019年在港股上市后,阿里巴巴-股价整体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登陆港交所后,公司每股股价最高涨至2020年10月29日的309.4港元。随后,阿里巴巴港股价格开始回落,至2021年4月9日,公司每股收盘价跌至218港元。
回归阿里巴巴基本面,公司2020年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速,进一步增加。
从营业收入增速表现来看,2020年四季度,阿里巴巴-SW收入为2210.84亿元,同比增长37%,该增速高于京东集团-SW的31.4%%,但低于拼多多(PDD.O)145.98%的同比增速。
同期,阿里巴巴-SW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794.27亿元,相对于去年同期的523.09亿元,同比增长51.84%,低于京东集团-SW该数据575%的同比增速。
与2020年4月至9月营收32%的同比增速相比,阿里巴巴四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商业收入的增长。
阿里巴巴核心商业主要涵盖中国零售商业、中国批发商业、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菜鸟物流服务、本地生活服务等。
2020年4月至9月,阿里巴巴核心商业收入同比增长32%,到了四季度,该数据提升至38%。其中,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和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收入同比增速,双双提升。但公司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速,由60%降至50%。
02
未来聚焦电商竞争
在监管部门的处罚靴子落地后,有多家国际投行下调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长期来看,还需看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阿里巴巴如何应对来自其他电商的冲击。
瑞信即调低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其发布的报告称,阿里巴巴股价已反映负面因素,加上估值不高,现时的股价具吸引力,而反垄断因素是短期股价催化剂,下调目标价由323港元至304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瑞信进一步称,公司第四财季非通用会计准则EBITA利润率预计为13.9%,或按年下跌3个百分点。由于对淘宝交易、直播、杂货等新投入,核心经调整EBITA利润率可能继续下跌。
投行Benchmark则将阿里巴巴美股目标价从315美元下调至310美元,不过仍维持买入评级。截至4月9日,阿里巴巴美股收盘价为223.31美元/股。
不过,也有机构维持此前对阿里巴巴的买入或增持评级。野村证券即发布报告称,该罚款较早前预期的26亿美元高,这是经监管机构小心考虑,在对其他大型科技平台起到威慑作用同时,罚款规模不会太大从而严重损害阿里的运作,维持其美股买入评级,对其目标价维持325美元。
野村进一步分析称,截至去年底,阿里拥有540亿美元的净现金,因此这笔罚款对集团虽然痛苦,但是一笔可控的一次性费用。从乐观的方面来看,这项反垄断调查的结论使阿里能够摆脱监管混乱的局面,并重新关注其业务发展,自2020年12月以来席卷阿里的反垄断监管风险可能会结束。张孝荣对《财经》记者表示:“阿里的基本面稳定,受到的冲击有限。”
从长期来看,多家机构认为,应更关注公司的基本面。
曾万平对《财经》记者称,阿里巴巴未来的关键点,是如何应对来自于其他电商的竞争。
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市场焦点将重新转至公司基本面之上。展望未来,该行认为,市场将重心转向公司旗下电子商务领域竞争上。
附: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答记者问
2021年4月12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代表四部门就约谈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下为问答内容:
Q:金融管理部门再次约谈蚂蚁集团有什么考虑?
A: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切实防范风险。要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自去年12月份四部门联合监管约谈以来,蚂蚁集团建立专门团队,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制定整改方案,积极开展整改工作。此次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有关人员,主要是要求蚂蚁集团必须正视金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对标监管要求和拟定的整改方案,深入有效整改,确保实现依法经营、守正创新、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在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Q:蚂蚁集团整改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蚂蚁集团整改工作启动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就整改措施与蚂蚁集团进行了深入沟通,并督促蚂蚁集团形成了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
整改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金融管理部门将督促蚂蚁集团切实落实整改方案,把握好工作节奏,保持业务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体验不下降,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Q: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如何加强平台企业金融监管?
A: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公平监管和从严监管原则,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一是坚持“金融为本、科技赋能”。平台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应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本,不能使科技成为违法违规行为的“保护色”。对于违规经营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二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监管框架,防范监管套利。
三是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依法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垄断,保障数据产权及个人隐私;同时把握好平台经济发展规律,提升金融服务体验,巩固和增强平台企业国际竞争力。
金融管理部门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继续支持民营资本依法开展金融科技活动,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资本的市场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Q: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在加强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合作方面有何考虑?
A:近年来,金融科技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体系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具有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等特征,风险传染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负面溢出效应更强,对金融监管形成了新挑战,成为世界各国监管部门共同面对的新问题。
世界主要经济体监管部门对此高度关注,并已采取实际行动,作出监管调整和政策响应。
在监管理念上,遵循“同样业务、同样监管”的原则,致力于在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在监管方法上,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提升风险监测感知能力和穿透式监管能力。
在监管内容上,强调个人信息保护及反垄断。例如,欧盟2018年实施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并加快推进《数据治理法案》;美国近年来连续发起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德国在2020年通过《反对限制竞争法》第十次修正案等。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运营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规范,加强监管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业创新能力,同时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