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文科生太多”,是伪命题还是真问题?
图源:视觉中国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4月14日,央行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名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论文提出,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2035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此外,论文还表示,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作为“工作论文”,其性质主要是决策咨询、建议,并不代表官方的态度。但这篇工作论文有关“文科生太多”的论断,引发舆论关注。
有网友质疑涉嫌对文科生的歧视,还有网友吐槽论文作者的观点太陈旧,我国新高考改革实行3+3或者3+1+2模式,都明确取消了文理文科。好在四名论文作者均为经济学博士,经济学也属于“文科范畴”,“歧视说”不攻自破。
而这篇工作论文,关于重视理工科教育的建议,究竟有无价值呢?
舆论针对这篇工作论文的“槽点”,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上,有文科生称,“不背这口锅”,还有文科生“现身说法”表示自己的收入并不低,没有拉低平等收入。文科生对此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按照这种说法,文科生似乎要承担发生“中等收入陷阱”的责任了。
“文科生太多”和具体到每个文科生,是完全不同的。从高等教育的结构看,理工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确实需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如果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会导致就业难。
就业难是“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之一,有关研究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就是,我国文科专业毕业生,是不是就业更难?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是不是文科生太多?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新高考改革已经明确取消中学的文理分科,我国部分大学也号称推进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文理兼修,但从大的学科格局看,还是分文科和理工科的。
从就业现实看,相对而言,我国高校的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麦可思《2019年就业蓝皮书》列出的就业率高、薪资好的“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这些均为理工科专业;而就业率较低、收入和就业满意度不高的“红牌专业”,包括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等,则属于文科专业。
广东省《2018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也显示,在12个学科门类中,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最低的四个学科,分别是哲学类、历史学类、农学类和文学类。文史哲三类学科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也都未达到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水平。
文科专业为何就业更难?
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过去20年中快速扩大,从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15%,发展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扩招远远超过理工科专业,一种解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扩招更容易,不需要专任师资和专业实验室。这确实带来文科生多的现实问题。
二是快速扩招带来的人才质量质量缺乏保障的问题,我国理工科教育也存在质量保障问题。理工科学生的大学课程难度更大,要求也更高,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则反映学习更为轻松,这也是一些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更愿意选择文科专业的原因,近年来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存在“逃离理工科”的现象。
早在十年前,“逃离理工科”就引起我国社会舆论关注。中国1998年工学招生占本科总招生数的比例为41%,2010年下降至33%,其中与制造业相关的工科类专业招生数只占全国总招生数的20%。
但是,由于“逃离理工科”是一个涉及到大学扩大招生规模、增设新专业、学生选择专业等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有人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文科的陈见,并没有引起深入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中,理工科究竟应该占怎样的比例才合适,当前的文科专业及招生、培养规模是否过大,这是需要严肃对待的。这并不涉及学科歧视,而是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需要有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而不是停留在打口水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