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松果出行VS大厂 共享电单车会否步共享单车后路?
近日,有消息称共享电单车企业松果出行计划今年赴美上市,并且选定了摩根士丹利等投行为其安排IPO事宜,计划募资3亿美元。相较于青桔、哈啰出行、美团这类大家耳熟能详的共享电单车企业,对于松果出行大家并不熟悉。在松果出行传出IPO消息之后,4月24日哈啰出行正式在纳斯达克递交招股书赴美上市,谁能成为首个登陆二级市场的共享电单车品牌?或许很快见分晓,不过,面对青桔、哈啰出行、美团这样体量巨大的企业松果出行是如何实现的弯道超车?变化莫测的共享电单车市场上松果出行又能否一直保持这样的前进步调?
松果出行电单车(图源松果出行官网)瞄准县域市场 一家“小”企业的弯道超车
北京快松果科技有限公司(松果出行注册公司)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是翟光龙,在进入共享电单车行业之前,其曾在宝洁、美团、蚂蚁短租等多家公司任职。松果出行并非翟光龙踏入共享电单车行业的第一个创业公司,在此之前,翟光龙还曾运作过一个7号电单车的项目,不过这个项目一开始瞄准的是一二线市场,在2017年前后,一二线多个城市均叫停了不合规共享电单车的发展,在市场竞争和政策的压力下,翟光龙的7号电单车匆匆收场。
自此一役,翟光龙将目光转向了巨头们忽略的县域下沉市场,也正是这一决断奠定了日后的成功。彼时,青桔、哈啰出行、美团还在一二线城市厮杀,松果出行这类瞄准了县域下沉市场的“小”企业反而获得了快速发展。
相较于一二线城市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下沉市场中相对不太完善的公共交通线路为共享电单车提供了更为合适的发展空间,艾媒咨询2020年数据显示,共享电单车用户城市分布当中,一线城市仅占1.8%,二线城市占据27.4%,三线城市占据36.2%,四线城市及农村的用户占比达到34.6%。
与此同时,在政策面上,一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也拥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截止2021年3月,北京、上海等城市明确表态,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而在下沉市场则相对宽松,甚至在不少的县城,政府是鼓励共享电单车发展的。
正是这样的弯道超车,让松果出行的“小而美”策略获得了成功。近日,松果出行发布数据称,截止2021年3月,松果电单车已经落地全国24个省、近1000个县城,注册用户近5000万,每日骑行达300万人次,用户累计骑行约26.3亿公里。今年一月份,创始人翟光龙也公开表示松果出行已经连续两年实现规模化盈利。
不打流量牌看好产业逻辑 松果出行能否持续?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至今,松果出行仅在2018年获得来自险峰长青的天使轮融资,此后再无融资记录。反观备受资本青睐的青桔、哈啰出行、美团等企业,松果出行能依靠其县域市场战略持续下去吗?
现实情况可能没那么乐观,首先是青桔、哈啰出行、美团等企业面对较难突破的一二线市场,已经将战略向下沉市场转移。
据哈啰出行相关公开资料,目前,哈啰出行覆盖了南至海南三沙,北至呼伦贝尔等400座城市的规模覆盖,可以看到,多数城市均为三四线城市,近期,哈啰出行还号召开展共享出行进乡村行动,向广大县城及以下乡村提供共享两轮出行服务,并呼吁行业共同参与填补公共交通短板,提高乡村绿色出行比例。
近日,美团也先后在资阳、英德两镇投放共享电单车,可以看出其已经向下沉市场不断发力。美团CEO王兴则在去年8月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共享电单车业务高频率的消费场景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对美团而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美团会致力于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
获得融资后的青桔也一路狂奔,《2020中国共享两轮车市场专题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10月,青桔以订单交易指数42.5位居中国共享电单车行业榜首,哈啰和美团分别以37.6和18.6位列二三位。
针对巨头们的不断加码,松果出行还能偏安一隅吗?不过,翟光龙在公开采访中曾经表示,“流量逻辑在交通产业并不奏效,产业逻辑才是共享出行的经营之道。”言下之意,面对大厂们争抢用户和流量的行为,翟光龙则更注重产业链的打通,4月19日,有媒体爆料称,松果出行正在筹建自己的智能化电单车工厂,据悉该工厂位于安徽合肥,此前是汽车零部件工厂。
无论是流量逻辑还是产业逻辑,松果出行对比青桔、哈啰出行、美团等企业在资金实力方面仍然差距较大,翟光龙也曾透露松果出行90%以上的环节都自己做,这意味着未来松果出行的体量会越来越大,对于企业的资金、技术实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或许这也是松果出行在此时提出IPO进程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共享电单车大环境未来仍难预测,近日,湖北荆门、河北张家口等多地爆出出租车司机因为不满共享电单车“抢生意”,将市区的共享电单车私自拖到郊外的新闻。此外,多地出现了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带来了城市治理难题,各地政府针对共享电单车也多次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形,未来共享电单车市场能否持续扩大,仍有待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完善。
面临内外严峻的竞争态势,松果出行能否凭借IPO持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松果出行看好产业逻辑的这套商业打法又能否战胜那些大大小小的竞争对手,继续在县域市场扩大自己的共享电单车版图?这些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