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蝌蚪五线谱
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先看一组图片:
看到这些照片,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头晕目眩瑟瑟发抖,甚至忍不住抱怨自己恐高症都犯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恐高是怎么回事。
站在高处害怕就是恐高症吗
在多数人看来,恐高症患者就是那些一站到高处就非常害怕的人。但其实,怕高几乎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反应,只是有的人严重,有的人相对和缓。而且,这种恐惧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Eleanor J Gibson)和沃克(Richard D Walk)和曾经做过一个针对婴儿的“视觉悬崖(Visual Cliff)实验”。
实验中,他们用不同图案制造出“视觉悬崖”的错觉,再往上面盖上玻璃,让婴儿从假悬崖的一侧爬过。
这位母亲正在鼓励她的孩子爬过“视觉悬崖”,但孩子不愿往前走
图片来源 wikipedia
实验中,婴儿的母亲在“悬崖”另一侧呼唤孩子,甚至拿着诱人的玩具吸引婴儿,但婴儿并不愿意从“悬崖”爬过。
其中,有些婴儿拍了拍玻璃,知道脚下并不是空的(是不是很像玻璃栈道?),但仍然拒绝往前。可见,他们已经开始对高度产生恐惧。
其实不止小智人怕高,其他动物也好不了多少。研究人员用老鼠、鸡、猫、猪、狗、羊、猴子等动物进行了相似的“视觉悬崖”实验,结果大多数动物都会避开“悬崖”。
小野猪误闯玻璃栈道后秒怂
从这个角度来看,怕高更像是一种对个体有利的生存机制,能帮助我们(以及其它动物)规避风险。
既然怕高很正常,甚至可能对生存有利,那为什么还有会恐高症这么一说呢?这是因为怕高≠恐高症。
怕高更多的是对危险的警觉,认为高处可能不够安全(比如在悬崖边),如果能确认自己是安全的,一般就不会觉得有多害怕了。
而恐高症则不同,它属于特定恐怖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
恐高症患者在高处会产生很强的焦虑感,即便知道自己其实处于安全的环境,依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慌,并对自己的平衡感失去信心,想要降低身体重心(蹲下甚至趴下)寻求安全感。
此外,还会可能出现颤抖、出汗、心悸等生理反应,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思考。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恐高症
既然怕高不同于恐高症,那我们要怎么判断自己怕高是否正常呢?
除了上文提到的处在高处时眩晕、恐慌等症状,最重要的一点是恐高症患者会因为怕高而出现焦虑情绪,并对可能让自己处于高处的正常生活场景忧心忡忡。
比如因为朋友家住在顶层就尽量回避去他家玩,因为公司团建有爬山项目就设法不参加团建等。
而且,恐高症患者的这种害怕和焦虑,往往与实际情况可能引起的危险是不相称的。也就是说如果是因为所处环境真的很危险(比如爬山去的是没有路的荒山)导致的恐慌,那就不应该算作恐高症。
此外,恐高症患者恐高的症状是持续存在的,一般来说持续至少六个月才有临床意义。也就是说,如果你因为看了《隐秘的角落》中张东升把岳父岳母推下山而突然害怕站到山崖边,那多半算不上恐高症,毕竟很可能过几天你忘了电视剧情就不再害怕了。
其实,真正的恐高症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出于安全考量的怕高。如果你难以判断自己是不是恐高,还有也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想想对高处的恐惧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
如果没有,那就不用担心,即使你怕高也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有,那无论是恐高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怕高,都应该考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我恐高,还有救吗?
那如果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患上了恐高症,应该怎么应对呢?
或许有人会说,恐高症患者不去高处不就行了吗,还需要治疗吗?短期来看,这确实是个办法,但恐高会限制患者的生活和活动范围,引发焦虑情绪,这不是仅仅靠远离高处就可以解决的。
而且,一旦恐高症患者处于高处(有时不可避免),很可能因为恐慌做出一些不安全的举动,反而给自身造成真正的危险。所以恐高症患者不能只是消极地回避高处,而是应该积极寻求治疗。
要知道,恐高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是应该得到专业治疗的疾病,而不是因为你不够胆大或勇敢,没必要有病耻感。
那怎么治疗恐高症呢?
目前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几乎可以用于治疗所有特定恐怖症,它是基本原则是让患者学习并掌握暴露在恐惧环境(例如高处)中后重新控制情绪、终止恐慌反应的技巧,进而逐渐摆脱对特定事物的恐惧。
暴露疗法顾名思义,就是让恐高症患者不断挑战并适应高处,当然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至于药物治疗,则是使用镇静剂或某些受体阻滞剂,在特定情况下短期内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多用于短期辅助治疗。
至于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决定。
现在,对照自己的情况判断一下,你是恐高症还是单纯的怕高呢?
审核专家:李献红,解放军371中心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