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建造关键时期——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

时间:2021-04-29 20:48:33 |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建造关键时期——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

新华社海南文昌4月29日电题: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建造关键时期——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黎云

4月29日上午,我国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空间站建造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自2010年立项以来,目前已进入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时期。

航天员太空驻留半年将成常态

郝淳介绍说,空间站建造分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各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共12次。其中,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021年,要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其中包括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之后,我们将在5月和6月,分别实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郝淳表示,其中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航天员乘组有3个人,他们将在轨驻留3个月。

他表示,9月和10月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其中神舟十三号有3名航天员,他们将在轨驻留6个月。今后,6个月的驻留就是航天员乘组在轨的常态。”

2022年,我国将全面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一共规划6次飞行任务,包括两次空间站舱段问天、梦天的发射任务,还包括两艘货运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这两艘载人飞船也都分别载有3名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6个月左右。”

“到2022年年底,我们国家的空间站就能完成在轨建造,并转入后续的应用阶段。”郝淳介绍,空间站设计的在轨寿命是不小于10年,通过在轨航天维修维护和设备载荷更换,还可以延长在轨工作相当长的时间,有望取得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成果等科技产出。

航天员乘组有能力完成空间站建造阶段飞行任务

郝淳介绍,空间站建造阶段的航天员飞行乘组任务繁重,要求很高,相对以前的飞行任务来说,对他们的要求有质的变化。

目前,我国已有11名航天员进行了14人次的在轨飞行,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但是面对空间站阶段,对航天员和航天乘组的要求会更高。”郝淳介绍,特别是针对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以及科学应用载荷的操作,都需要对航天员进行新的、要求更高的系列针对性训练。

目前,共有4个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同步开展训练,其中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任务训练,即将转入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后续的飞行乘组也都按照计划开展各项训练。

“从训练的成效来看,航天员乘组有能力完成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飞行任务。”郝淳说。

过去,我国航天员基本上都是从空军飞行员里选拔的,主要的身份角色是驾驶航天器。为了满足空间站阶段的各项要求,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过程中,丰富了航天员乘组的类型,增加了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这两类航天员。

郝淳表示:“在后续选拔中,我们还会扩大候选航天员的选拔范围,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乃至其他有志于航天事业的科技人员中进行选拔。”

17个国家正式确认参加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

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航天事业也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郝淳介绍,空间站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先后和联合国外空司等一大批国家和地区的行业机构,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涉及的领域包括航天技术、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员选拔训练等各个方面。

截至目前,我国与联合国外空司围绕着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应用合作签署了合作协议,还对外征集了第一批合作项目。郝淳说:“已有17个国家参与进来,正式确认参加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后续中国还将和联合国外空司继续征集后续批次的合作项目。”

郝淳表示,未来,还会有外国航天员参加中国的航天飞行,在中国的空间站进行工作和生活,一些外国航天员已经为参加中国的航天飞行开始学中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