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总计罚款3250万,宜华造假案处罚结果来了

时间:2021-06-10 18:48:17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总计罚款3250万,宜华造假案处罚结果来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郑小琳

历时一年多的调查尘埃落定,宜华生活多年来的违法行为将付出代价。

6月7日,宜华生活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案,已由中国证监会调查完毕。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证监会拟决定:对宜华生活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600万元罚款。

其中,对实控人刘绍喜给予警告并处930万元罚款;对董事长刘壮超、总经理万顺武、财务总监周天谋、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刘伟宏等18名责任高管,给予警告并分别处20万元-450万元罚款。

同时,证监会还拟决定:对刘绍喜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刘壮超、万顺武、周天谋、刘伟宏分别采取5-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此次处罚,涉及宜华高层、会计、审计等19名管理层,拟罚款金额合计为3250万元。

上海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副会长、汉联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向界面新闻表示,“按照我国法律法规,宜华的违法行为跨越两个证券法,也就是2005年的证券法和2019年的证券法都对它适用。新旧法律一起综合处罚,这种情况在业内还是首例。”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程珊亦指出:“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证监会始终持零容忍态度。此次新证券法已经将行政处罚数额提升,增加上市公司造假成本,加大对资本市场欺诈、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虽然宜华的违法细节并未在公告中具体展开,但从官方说法来看,主要与超400亿元的财务造假相关。

宜华造假案的导火索发生在2020年,因审计机构无法就2019年报出具意见。证监局收集线索后,在当年4月24日,对宜华生活进行立案调查。

今年1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报称,宜华生活2016-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一是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额等方式虚增利润20余亿元;二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增银行存款80余亿元;三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00余亿元。”

2001年5月,潮商刘绍喜在汕头创立了宜华生活,2004年宜华生活上市,成为“汕头第一家上市民营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实木家具、木地板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为实木家具、实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

财报显示,2016年—2020年,宜华生活营收分别约为57亿元、80.22亿元、74亿元、52.44亿元,同比增长24.14%、40.73%、-7.73%、-29.15%;净利润分别为7.09亿元、7.53亿元、3.87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长15.18%、6.11%、-48.62%、-147.92%。

从业绩来看,倒看不出其涉嫌财务造假,但由于一般财务造假的企业都存在“存贷”双高的问题,正如ST*康美等,宜华生活也不例外。

据了解,宜华的债务多以短债为主,利息支出占了财务费用绝大部分。2015年至2019年宜华生活账面货币资金从34.26亿增加至40.46亿,同期公司支出的财务费用分别为1.86亿、2.56亿、4.15亿、4.47亿和4.05亿。

在账面资金极为充裕的情况下,公司财务费用还在逐年攀升,不断地蚕食公司净利润。也就是说,宜华账面明明“有钱”却还在大额“借钱”,这难免有些说不通。

这些未解的疑惑,都在危机爆发时有了答案。上海清算所公告显示,5月宜华“17宜华企业MTN001”债券出现违约;6月17日,宜华全资子公司华达利国际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因无法还债,拟进行债务重组;6月20日,宜华被曝因未能支付利息,再次违约一笔3年期2.5亿美元、利率8.5%的债券。

债务连连违约,又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宜华生活的股价也跟着一落千丈。今年1月19日至2月22日期间,宜华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价从昔日最高的23.22元/股跌至最后收盘价0.52元/股。今年3月22日,上交所对公司股票摘牌终止上市。

随着证监局处罚文件下达,宜华生活的股民们也开始了索赔登记。公开信息显示,索赔条件初步确认为凡在2017年4月22日至2020年4月26日期间,买入宜华生活股票且在2020年4月27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受损者。

最新消息显示,6月3日,宜华生活因合同纠纷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10.49万元。天眼查显示,宜华生活曾40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其中2021年以来就有19次,执行总金额1.35亿元。

背负着巨额债务的宜华生活,想要在接下来重回正轨,从公司创始人刘绍喜到管理层都将要面临不小的压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