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储能让“绿电”更有力——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储能产业观察
新华社西宁6月10日电题:储能让“绿电”更有力——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储能产业观察
新华社记者解统强、王金金
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6月6日至1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博览会上的清洁能源储能“黑科技”吸引了观展群众的目光,也为活动增添不少亮点。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夏日哈木镍钴矿智慧能源系统,利用新能源和储能技术,为没有电网的偏远地区解决供电、供暖问题。”展台前,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孟祥飞为参展群众讲解公司储能项目。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截至2020年底,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达到403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2445万千瓦,占比达到全网总装机规模的60.7%。
随着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和利用率不断提升,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等技术缺陷日趋凸显。由此产生的电力消纳难、外送难、调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
储能技术可以解决当前新能源发电稳定性不足,以及用电峰值不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收益率低等问题,提升电网系统对新能源发电的承载能力、调节能力。
此次博览会,聚焦国内外生态建设成果共享互鉴,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博览会上,青海省内外多家能源企业展出多项储能项目,光伏储能、风电储能、抽水蓄能等多种储能技术也为青海省清洁能源储能发展提供了方向。
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夏日哈木镍钴矿智慧能源系统,就是通过建成光储独立微电网系统,为偏远无电力公司覆盖地区的中小工业企业负荷运行提供经验。
“青海富集的新能源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我们公司前来。”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西部区域公司负责人常国鹏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青海省外新能源公司,他们看好青海光伏和储能发展前景。
今年,青海省印发《关于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从积极推进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优先发挥储能调峰效能、适度补贴电化学储能设施运营、协同推动储能产业发展4个方面,提出了12条具体可操作工作措施。
目前,青海省在建、拟建的储能项目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黄河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和光热电站。
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建成电化学储能项目9个,约44万千瓦时,在建项目7个,约68万千瓦时。预计2021年底,全省电化学储能规模将达到112万千瓦时。
青海省能源局工作人员表示,“十四五”期间,青海将结合全省资源禀赋、电源结构、电网现状等实际情况,重点发展用于新能源调峰的储能项目,逐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和供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