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季琦:干出4家上市公司,我对未来大势的判断 来源:正和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和岛(ID:zhenghedao),作者:季琦,采 编:徐悦邦 《商业风向标》主理人,原文标题:《季琦:干出4家上市公司,我对未来大势的判断》
在中国的创业、创新舞台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连续创业者。
今天我们的对话嘉宾,就是唯一一位在美国纳斯达克3次“敲钟”、4次见证自己创办的企业上市的中国企业家——华住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
携程、如家、汉庭、华住,中国酒店与出行领域这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全都与这位“创业教父”有关。甚至有人把季琦誉为“中国版酒店领域的乔布斯”。
如果单看总市值,季琦创办的华住集团市值已经超过千亿,旗下有着汉庭、全季、花间堂、禧玥等品牌,6700多家酒店、超过8万名员工,是全球第三大酒店集团,仅次于老牌巨头万豪和希尔顿。
与此同时,季琦又可以被归类为中国企业家中最特殊的那类——哲商。
55岁的季琦,理工背景,大学学的是机器人专业,但他的谈吐、思想却又极具东方哲学、艺术色彩,比如把阳明心学的“心上学,事上练,知行合一”挂在嘴边,在基层管理中引入法家思想;而同时,季琦又能无碍地借鉴西方酒店管理的经验,比如ERP系统、平衡计分卡考核,等等。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有一句名言:“一流知性之人同时拥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却能使其各自正常发挥作用。”
AB型、天秤座的季琦,无疑就是这样一类人,既把握得住最宏观的方向、又抓得了最细节的业务,把一些看似矛盾的想法和谐、平衡地注入华住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中。
用15年的时间,走过欧美酒店集团50年乃至更长时间才走完的路,追赶到全球第3,季琦是怎么做到的?他对商业大势又有哪些最新的思考?
第8期《商业风向标》,我们整理了一些问题,与季琦进行了一场书面“对话”,内容涉及商业大势、企业管理、人生认知等方面,以Q&A的形式进行呈现,获得华住和中信授权。这样一场特殊的对话,希望他的思考对你有所启发:
1.生意,将发生剧变
正和岛:您曾经有个说法,做小买卖不需要关注国内外形势,但做大企业就必须抬头看看天下发生了什么。作为一名千亿市值大企业的掌舵人,您最近思考得最多的“方向性问题”是什么?未来,有没有哪些特别值得我们留心的形势变化?
季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里,有这样一句话: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天下大势。
初次听到这句话时,我不太能理解,因为觉得国际形势一片大好,没有战争、没有大型的区域性冲突,都是小摩擦;经济虽有波澜,但整体走势平稳;全民健康水平方面的考验,主要来自于新冠疫情。
但我始终把这句话放在心上,把它和华住未来10年、20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思考、参悟。
在经济上,有这么几个变化值得大家关注:
首先是流动性增加。过去10年、20年,全球货币保持着高流动性,新冠疫情更是进一步刺激全球性的货币宽松。当前,我们拥有全球历史上最高的货币流动性,仅美国2020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就高达22%。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不管是美国、中国、日本还是欧盟,都在大量地印钞票。而流动性的增加实际上对做投资非常好,各个经济体都将经历高增长。
其次是消费的重要性提升。今年中国的出口创了新高,但现在就断言又回到了“出口的春天”还是为时过早。因为疫情的影响,其他地方的生产能力、供应链减弱,使得中国强大的供应能力凸显。而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消费开始崛起,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
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国家和政府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认为重点在前半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国内外形势变化。
正和岛:那要是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放到一个更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又该怎么理解?
季琦:有一个人类学家叫莫里斯。他总结过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四大要素:能量、组织、信息和军队。
我们重点讨论两点。一是信息,二是能量。早前我就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获取能量和使用信息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将会引起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首先谈一谈信息。近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变更和信息量的爆发,以互联网为代表,改变了各行各业,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现在不看报纸、不看电视,也不再书信往来。信息获取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人类在能量获取方式上的进步。一开始,人类都以打猎、摘野果的方式从大自然中获取能量,随后转折点出现了,圈养动物、庄稼耕种,包括火的使用等,都是为了将能量进行储存,稳定地摄取能量。
那么当人类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又是如何获取能量的呢?答案就是化石能源,最典型的就是煤、石油,这一变化也使得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目前85%的能源来自于化石能源。
而据我们统计的关于化石能源的资料显示,当下全球环境现象中的雾霾、沙漠干旱、海平面上升都是因为我们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慢慢积累。
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某个临界点崩塌。
在不远的未来,一切可能都将由电和太阳能来驱动,比如通过高效率的光电转换设备和低成本的储存设备,使得例如电动汽车中的电能供给,甚至是会场照明、煮饭、工作生活中的大小设备等,从以80%、90%的化石能源转化成太阳能驱动。
未来的汽车可能都不再需要有驾驶员,也无需燃烧汽油,车身由电磁板打造,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并通过软件进行控制。在车里,你可以睡觉、打坐,还可以在里面上网、工作、打视频电话。
当能量的获取方式和效率发生变化时,整个世界,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人口层面,都将经历剧变:比如,戈壁可能变成宝地、上海不复往日繁华、依赖石油经济的中东步入衰落、美国对石油、能源、某些地区的控制权逐步瓦解……
总结来说,信息和能量,在我们这个时代,正以双重效应同时作用于整个社会。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着深刻而富有远见的内涵,指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变革时代已经来临,而且我们正身在其中。希望大家能够留意观察所有正在发生的大事,通盘考量,而不是只着眼于某个片段、某一天,或某个单一事件。
并非我耸人听闻,这些都是我最近的思考。时代对每个组织、家庭、个人,都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怎么变,尚不可知,我只是先把自己的洞察分享出来。
正和岛:有人认为,未来服务于人的生意将会有很大的空间。我看您也曾说过“未来30年,中国服务会取代中国制造”,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判断?
季琦:过去我写过《中国服务将会取代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成长的力量》,借此机会修正一下。
正如全季是华住的第二增长曲线,我认为中国服务会成为中国的第二增长曲线,和中国制造一起担负起中国富强之路。这是中国未来大的方向。
近十几年来,中国力量迅速崛起。中国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在我看来是庞大的人口规模。人口众多的优势将直接反哺两个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过去曾有过不少这样的声音:中国对污染的管控趋严,加之成本上涨,制造业会向东南亚,包括南美、非洲转移。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实并非如此。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仍将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曲线的叠加。
这两个产业都有赖于人口规模,因此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战略”,通过内循环、通过撬动14亿人的市场做大消费。
中国6、10、14亿人形成的三大圈层的消费力是惊人的——中国14亿人要吃米、吃油、吃盐;10亿人离不开手机,电子产品需求旺盛;6亿人要旅行,需要乘坐飞机、高铁,甚至购买汽车。
这几个圈层的形成,确保了中国服务业一定是海量且高增长的市场。目前世界上三大经济体:欧洲、美国、中国,没有一个地区像中国一样有这么庞大的人群。
我举一些数字:武汉人民一年要吃掉30亿只龙虾,南京人民一年吃掉1亿只鸭子,华住每年也要采购1亿瓶水;中国智能手机有12亿,其中5G手机有1个亿;看视频直播的人有9亿;中国一年的快递数量是500亿件。
中国不单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还是最具潜力的市场:有8亿人没有去过天安门广场;有10亿人没乘坐过高铁;有12.6亿人没有护照。
与此同时,制造业将依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制造业的优势明显,且势头强劲,背后的原理非常简单: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希望通过高消耗、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拉动本地区的消费;中国已经形成的供应链、人才优势及跨国间的相互协同,很难在短时间内大量地、系统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未来将会是百花齐放的时代,而不一定是弄潮儿、寡头的时代。
而百花齐放的局面,是由实体经济数字化来实现的。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将是中国服务、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浪潮,也是中国未来传统行业的革新之路、发展之路。
每一个行业都有机会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解构,进行创新,从而实现产业的变革、完成行业的迭代升级。
各行各业的重生和迭代,那必然将是一个百花齐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时代。
2.做企业的本质,跟宗教、艺术一样
正和岛:《未尽之美:华住十五年》这本书里,提到您的管理风格是“亲力亲为式”,巡店的时候甚至会趴下来、伸手去摸床底看有没有灰尘。如今华住市值已经超过千亿,当做到这么大、底下有几万名员工时,您还是这种风格么?
季琦:我们酒店过去所有的直营店,我都亲自去现场看过。很多经验和思考,也是从这种反复的观测、思考中得来的。我不太相信咨询公司和市场调查的结果。
比如排房,两面间隔7米的墙之间,就能开出两个各3.5米宽的房间。但有没有可能错开这个墙来排?还有些房间可能会特别宽,那怎么办?或者遇到排下来其中一个房间是暗房,又该怎么办?这其实就是几何,切来切去,看怎么切最有效果。
再比如,我们酒店的名字都是我取的,如家、汉庭、禧玥、华住。我的文采并不好,但我觉得我取的名字还挺好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思考的时间足够长。我吃饭的时候在想,上厕所的时候在想,睡觉前还在想,想不出来,我是不会放弃的。一直在想,总能想出来,它无非就是那几个模式。这跟商业很像。
预想能够成功,是因为我在这个事情上投入了全部的心力。当一个人很专注,而且专注的时间足够长的时候,奇迹就会发生。
我认为“做”和“做好”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一个企业家的优秀之处,就是切身的感受能力。创始人只有深度浸润到你的产品中,才能够找到未来的方向。
正和岛:酒店服务业,是一个十分依赖人的主动性、员工服务水平的行业。华住的员工数量现在已经超过了8万人,您是怎么“管理”员工的?又是怎么选人的?
季琦:在管理工具的使用上,我主张“东道西术”,就是结合东方的道和西方的技术手段来帮助我们管理。
比如对于基层员工,我建议采用法家的哲学来管理。《韩非子》里有句话:“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基层员工就是要精准执行,我说1,他们就要按照1.000来做,而不能是1.001。
对于中基层人员,儒家是合适的管理哲学。我们重视和考虑的是战术——比如怎么做这个店?怎么管理好团队?怎么打败我的对手?对于战略问题则要深刻领会,将之细化为战术目标和行为,就是所谓的“尊德性而道问学,至广大而尽精微”。我们需要大量“知行合一”的中层干部。
而对于高层干部,则可以借鉴道家,必须从战略层面看问题,而不是停留在战术层面、只是简单的执行者,更不能是所谓的“职业经理人”——那些只知道盯着绩效指标、职务、奖金的高级打工者。
关于选人,我则有一个有意思的比喻,用来说明人才甄选的过程。农村里淘米用淘箩,一种用竹皮编的篮子,一般在河里淘洗。
第一波,将淘箩沉到水里,就会有很多空心的糠粕浮上来,在企业里就是那些无能无用的人,我们肯定不能用;因为淘箩有很细的缝,第二波淘的时候,那些很细的小米粒就会漏下去,这就是那些能力不足的人。
最后一波,也是最难最费时的,是要剔出那些石子、碎砖、泥巴。有些时候不容易看清,比如白色的小石子,混在米里看不见,这些就是价值观不符的人。
我们选人的时候,没有能力的人、能力不足的人、价值观不符的人,都要剔除。难的是剔除那些价值观不符的人,不容易看清楚。
正和岛:许多企业做大后,总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员工曾经做出过许多贡献,但在企业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拉不动车”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您是怎么看的?
季琦:目前,我更倾向于两者的结合,就像阴阳八卦图一样。宇宙的规律是“执中”。
一个高速成长企业中的企业家,必须要有足够的胸怀去容纳人,包括新人和老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应该是——对于企业的价值。
对于那些已经“拉不动车”的同事,如果他们在工作中不作为,因为担心有麻烦而对一些问题置之不理,那我们是会将其剔除在外的。
我在创业之初就提过,要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快乐地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在人才的“选育留用”上,找出那些没能力的人、能力不足的人、价值观不符的人,其实就是要把与我们不志同道合的人剔除出去。
我是主张企业里要奖罚并用的。我们企业里奖赏的事情不少,包括现金、股票、期权、升职、培训、荣誉等。
哪些事情需要惩罚?那些混日子、撞钟、滥竽充数的人,以及那些不努力、无能、无德的人,这些人肯定是要惩罚的。如果这样的人混迹在组织里,这个企业就会拖沓疲软、正气不彰、毫无生机。
但是,对于失误和创新中的失败,要宽容,否则就没人敢做事了。想做事但没做好叫失误,对于这些要宽容、要帮助,要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所谓创新,就意味着是种尝试、是种实验,有可能会失误或失败。创新中的失误,是组织为了突破,必须付出的成本。
正和岛:您是否曾设想过,华住的“终局”会在哪里?
季琦:大多数人认为,做企业是为了赚钱。这是做企业的表层目的。赚钱以后呢?还是赚钱?许多人成了钱的奴隶。
实际上,财富只是社会给你的一个数字标签,是社会奖惩体系的一部分,是物品交换的媒介。它是企业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在自身之外,是“创造顾客”。
我们对企业的理解,不是简单将它看成“赚钱”或者“创造顾客”,而是从更高的层面看待它。
企业跟宗教、艺术一样,服务于人、让人们快乐、让生活美好。
我小时候的生活很苦,住的房子不能说看得见星星吧,但也差不多。外面下雨的时候,家里也会下。冬天根本睡不暖和,薄薄的被子上要压很多衣服保暖。除此之外,爸爸妈妈整天吵架……没有什么能让我有家的感觉。
因为我有这么痛苦的童年,我自己做酒店后,就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不在家里的人能有家的感觉,这个家是安全的、可靠的。我一直有这种情怀或者说理想在。
所以对于华住的“终局”:在我的想象里,未来汽车里可能没有了司机,可以有床;到杭州不用住全季了,而是在大的郊外或者市区,山清水秀,有一个商业中心或大停车场,汽车开过去,那里集合了洗浴、咖啡、餐厅、SPA、卡拉OK厅……这或许就是未来的酒店形态。
具体到5年内,我们要把门店做到多少家?我说要5万家,这不是任务,也不是指标,只是说说、想想,云中漫步,只为打开新的思路,不在于拥有、而在于获得,不在于100%地全打通,而在于先连接上。
因为未来酒店行业要做大,就是要形成超大的“网络效应”,要达成这个效应,得有几万个节点。我们要去建立超大规模的酒店网络,形成相对封闭的生态圈,做到每个县城、每个发达的乡镇都要有华住的酒店。
今天,6000家酒店是形成不了流量的,充其量只能类比成一个太湖或者洞庭湖。我们要做的是长江、黄河,长期来看,甚至要以做太平洋为目标。
长江和黄河对应着多少流量?我觉得1-1.5万,基本称得上小黄河,再往3-5万家努力,有了5万基本上长江就形成了。
所以我们未来瞄准3-5万家,规模以上市场的30%,5年做不到也不要紧,如果要花10年、15年,也行。
人类的未来,一个可能是毁灭了,发生战争或者洪灾、暴风、地震、冰河世纪,甚至是移民火星;另一个可能是因为信息和能量的充分变化,整个人类社会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所有产品都在云端。
但不管人类社会的未来怎么样,不管是移民火星,还是“四海为家”,华住都不能缺席,都希望能成为全人类的“家”。
3.“把中国当成世界来做”
正和岛: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企业创始人的想法初听起来“天马行空”、甚至好像很荒谬,但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终似乎总会一一应验、准得可怕。
比如,您在华住还只有几十家酒店规模时,就画出了未来几年开店规模的模型,而且近乎指数型增长,当时没有多少人敢相信您,但事实却证明是对的。这是一种创始人独有的直觉吗?您的这些想法,都是从哪蹦出来的?
季琦:创始人常常有一些看起来是“非理性”的判断。我的很多观念,不是在哈佛课堂上学的,而可能是通过看佛经,或者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也可能是跟艺术家聊出来的,或者跟健身教练聊出来的。
比如我的普拉提教练曾跟我讲,要用最少的力气做最好的动作。他这句话一下子就点醒了我。
一个好的动作,一定是用最少的力气来做的,用最大力气做的动作肯定是不好的,至少不能持久。因为这个动作可能是代偿的,有你不知道的损耗在。道法自然,自然里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完美的。所以好的动作一定是不费力的。
正和岛:您曾问过全球著名酒店集团——雅高集团创始人杜布吕一个问题:您一生如此辉煌,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同样地,创业这么多年,有没有哪些事情让您感到后悔?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季琦:如我在《创始人手记》中所言,关于公司管理,我还是有一定的教训。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没有受过正规管理教育的管理者。我没有上过MBA,没在哈佛读过书,也没有在大企业里做过。大学毕业后,我在一个国企工作了大概两年不到就辞职了。
我是一个无拘无束、思维很开放的人。我曾经想,我这人可能管理不好一个大公司。所以,当华住有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我就开始寻找外面的管理者。当时理想的人选,最好就是像张敏(华住集团副主席)这样,哈佛毕业,学管理的,有外资企业工作经验。
当时我“按住”所有华住内部的元老,而把外面的人请过来当CEO。后来发现,这是我犯的蛮大的一个错误。请来CEO,我想,这公司应该没什么事儿了,我就跟朋友们游山玩水去了。他呢,就看着股价、看着预算来运营这个企业。时间一长,企业缺乏活力、暮气沉沉。
后来,我只能重新回到CEO的位置,坚决改正我自己犯下的错误。那段时间非常辛苦,是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
实际上,像华住这样的企业是两种人都需要的。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企业家、创造者、搅局者——一个领导者。我本身是个很感性的人,带一点艺术气质,是非常随性的那种领导者;第二种,就是专业的管理者。
所以我认为,在中国,企业家和经理人都是宝贵的稀缺资源,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处,不要“有钱人”看不起“读书人”,也不要“海龟”看不起“土鳖”。这两种人谁也代替不了谁。如果不遵循这个规律,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正和岛:创业这几十年,连续办出4家上市公司,如今在做重要决定时,有没有哪些或哪个原则,对您来说,越来越重要了?
季琦:我多次说过“多、快、好、省”。把它量化的话,是这样一个指标:如果说品质要做到100,效率也做到100,速度是120的话,那么规模我们要做到400。华住“多快好省”的节奏,是要在好和省的基础上,追求多。
从汉庭到华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一直都是按照首先做大的原则进行规划的。
因为当今社会的竞争法则和丛林法则没什么两样。一个企业倘若做得很小,发展速度不够快,想要冲天而起,基本是没有机会的。
就像森林里的一棵小树苗,它可能是很优秀的种子,但如果长得慢,就会被森林里长得快的其他大树覆盖,长期接受不到阳光雨露,再优秀的小树苗也会很快枯萎甚至死亡。
所以只有大想法、大格局、大思路,才有可能构建你的大架构。想不大,根本没有机会做大。有了大的架构,企业才有可能做大。
我曾跟我的好朋友和邻居、中国当代最厉害的画家之一周春芽先生聊天。那时我问他:“你的画在中国已经这么贵了,为什么不卖到欧洲、美国呢?”
他回答说:“没有必要啊,中国都卖不过来了,供不应求,还需要考虑国外市场吗?中国的人民币和美国的美金都是一样的钱,为什么我要去美国、巴黎开画展?未来的中国就是世界。”
这种“把中国当作全世界来做”的观点,让我产生了深切的共鸣。创业者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大,首先要选一个大市场。对于跟衣、食、住、行、娱乐相关的创业者来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个市场大得可以让奋斗者无止无休地耕耘,实现足够大的规模和利润。
4.把自己一生,当成一件最独特的作品来创作
正和岛:最近您读过、或者说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
季琦:谈不上影响最大。我最近正在重读《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只有把自己放入一个更大的时空中,才能看到当下生活里所没有的大美”。
这个时代,创始人常常被扣上“传奇”的帽子。其实,所谓传奇,是时代和时势创造了你。
拿我个人来说,我是个农村孩子,可能稍微聪明点,没有长得特别帅,也不是天生就富有魅力。在我看来,很多创始人、“传奇”企业家,把衣服脱光了,扔在一个大澡堂里,大家是差不多的,谁也没有三头六臂。
被称为“传奇”,是我们创造的企业、外界对我们的宣传,以及我们的一些思想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力造就的。
一个王国、一个企业、一个政治家、一个企业家、一个艺术家,他们的成功和他们在历史中的位置,是由他们的哲学决定的,不是枪炮、不是强权、不是金钱,甚至也不是人格魅力。
所以我特别喜欢熊彼得的一句话:商业的本质,不是给女王提供更多的丝袜,而是在于能使丝袜的价格低到工厂女工都买得起的程度。
同样是织袜子,观念不一样,意义也就不一样。正像佛教所说,发心最重要。做事情的初心就是佛教所说的“发心”。
对我来说,这才是商业的本质,而不是创造更多的富豪,让财富集中。如果创业者牢记这个本质的话,未来商业会得到健康良性的循环。
正和岛:我看在《未尽之美:华住十五年》这本书里提到,您在大二时就想清楚了“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今天,您当年得到的那个答案有没有改变?
季琦:我从大学开始思考形而上的问题。而后来的所有,都是我形而下的表达。
形而上是纲,形而下是目,纲举目张。人的事业、人的生活,你所有的行为,甚至人的一生,首先都是形而上的事情,没有形而上,不可能有形而下的展开。形而上最为重要,是准绳、是原则、是纲领。
前几年体察“求真、至善、尽美”,如今我体悟到,不管有没有来生,人的一生都应该“真实、善良、美好”。(这一点类似于王阳明的“致良知”)
我自己的生命哲学,从真、善、美开始。这是我生命哲学的汇总,也是我做这个企业最根本的出发点。
人首先必须求真。不知道什么是真理,就不能辨别善恶,也就没法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美好。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都是来自宇宙的物质、能量和灵魂,都是宇宙的过客。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听上去如此悲观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吗?我大学时得出的结果是:人生无所谓“意义”。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本体无法界定自身的意义,意义只由客体定义,对本体来说,生命就是经历和体验。
既然生命是个过程,那就该活精彩了、活畅快了、活淋漓了。我为什么创业多次,不停折腾?也是基于这样的人生思考。既然在世上走一趟,为什么不去探索各种可能性?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所以我的生命哲学可以概括为6个字:求真、至善、尽美。追求真理,达到善的境界,追求生命中极致的美。
这些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思考,大多数是年轻时在大学草地上的思考和领悟。虽然经过若干年的磨砺,有更多的提炼和升华,但我的生命哲学没有本质的改变。我以后的人生基本是按照这样的哲学体系在实践。
正和岛:但对普通人来说,有时很容易把自己人生的“意义”、理想,和“欲望”相混淆。这两者该怎么区分?
季琦:以我为例吧,我在创立华住的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快乐地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这个想法。
这里的“志同道合”“快乐”“伟大”都是审美阶段的词语,已经不再局限于融资、上市、发财、致富那些较为物质的层面。
“融资、上市、发财、致富”等这些字面上的物质层面的,是欲望;而一起成就一番事业,做真正有利于社会、真善美的事情,应该就是使命。我们都是凡人,喜欢喝酒、喝茶,喜欢日常生活的享受。但我们还应有更高的追求。
华住不能变成一个金钱的工具,变成一个逐利的手段,甚至是大家投机的一个平台。我要把它变成一个价值观一致的一批人,志同道合的、做事业、成就伟大的平台。
时间是理想的试金石。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情,当时间足够长,你就会看出不一样。
很多人做大做强是为了挣钱、成为富翁;或者为了出名;或者为了面子、为了美女、为了权力。这很正常,是人性。
但对今天的我来说,做企业,应该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如果不带来美好,做大做强没有任何意义。当我们百年之后,没有人会因为你腰缠万贯而记得你。
但是,如果你创造了某种东西——比如写了本小说叫《红楼梦》;比如创立了某个学派,如孔子、老子;比如统一了中国,如秦始皇——那你会被人记住。
当你创造了某种价值,而这种价值给他人、给国家、给这个世界乃至这个宇宙带来美好,那你会被人记住。这才是我们做大做强唯一的原因。
一定要让你的周围,因为你这个企业的存在,因为你这个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反之,做大做强没有意义,反而还会祸害这个世界。一个恶魔做大做强,只会变本加厉地作恶。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和强没有价值。
正和岛:那您现在还有哪些“未竟之业”以及未来的“使命”么?
季琦:现在我的人生目标非常清晰:第一,要和伙伴们一起,把华住做成全球最大也最好的酒店集团,实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快乐地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的理想。
第二,当我70多岁坐在海边有年轻后生问我的时候,我会跟他平淡从容地说我这一生过得非常有意思,过了我想过的一生,不以物喜、不为名累。
现在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把人间当作天堂,也当作地狱,更视为道场。我来一趟,无非就是在人间修行一场。这样的状态我觉得是最好的。
我们要将自己的一生当成一件最独特、最重要、最昂贵、最优美的作品来创作。生活即是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艺术品。
原先我们上海办公室是租来的。原来是一个非常破旧的老房子,租期也很短。几年前入住的时候,也算是认真地收拾了一下,但总觉得有很多可改进之处。
比如,我书房和阳台的前面有一扇门,还有一扇可以完全开合的落地窗。我觉得空间太散了,于是将门封起来。这样调整后,书房的空间就完整了,阳台的私密性增加了,还多了一面可以挂画的整墙。尽管是租期很短的房子,但为了完美,我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调整、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在于天长地久,不在于千秋万代。如果把生活当成一件艺术品,就应该把握当下的每一种可能,做到尽善至美。
这里不存在商业的盘算、人情的练达。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出自己满意的生活来。
不是等待,不是幻想,而是生活在当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和岛(ID:zhenghedao),作者:季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