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斯拉为什么频频降价?
时隔半年,特斯拉又举起了“价格屠刀”。
7月8日,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Y标准版车型正式上市,售价为27.6万元。这个价格,较此前上市的长续航版Model Y:
下降了7.19万元。
会长查了一下,此次标准续航版Model Y价格的下探主要原因还是换更为便宜的动力电池。
长续航版Model Y搭载的是LG提供的三元锂电池,而标准续航版Model Y搭载的则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更换电池后,标准续航版Model Y的续航里程为525km,较长续航版降低了69公里。
虽然续航里程降低了,但安全性相对有所提升。对于消费者和竞争对手而言,这个价位的Model Y将会是颗原子弹。
1
自国产化后,降价就是特斯拉的主旋律。
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便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正式开售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价格最高降16.51万元。
具体降幅为:
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分别相较更早之前公布的48.8万元和53.5万元下调14.81万元、16.51万元。
降价消息公布后,国内多地特斯拉门店被挤爆。一位特斯拉体验店负责人告诉会长,Model Y(长续航版)自上市当天,展车还没到店,订购电话就被打爆了,仅仅上海一家门店当天就多达几百订单量,单店每天的销量近200辆。
降价,使得Model Y迅速占领了同级市场。而在产量规模和零部件国产化程度持续提升的影响下,再度降价也成为一种必然。
特斯拉Model Y价格下调,影响最直接的应该是自家兄弟Model 3。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作为特斯拉在国内的主力车型,Model 3已经完成了多次售价下调。
2018年底,进口Model 3刚进入国内时,售价最高的高性能全驱版价格一度高达69.80万元。
到了2019年10月,特斯拉发布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时,售价已经降低到了35.58万元。
2020年,Model 3更是多次降价,最终售价早已跌破30万的门槛,和两年前的进口Model 3相比,这款电动汽车领域的头部产品的价格已经越来越亲民,不再高不可攀。Model 3也因此取得了极为可观的销量成绩。
不过,在Model Y降价之后,Model 3的市场也逐渐被分食。从今年前5月的销量数据看,前4月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都远远超过Model Y,但5月份Model Y的销量已经大幅超过了Model 3。
以此判断,Model Y标准续航版的上市,首先会进一步抢走Model 3用户群。如果Model 3后续不进行价格调整,到8月份,Model 3的销量将会更具挑战。
2
除了自家兄弟外,国产Model Y再度降价,还将对谁造成威胁?
要说影响,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与特斯拉处在同一级别的蔚来、理想、小鹏。此外,30万元以内的起售价格,对于同价位的极狐、赛力斯、比亚迪,大众ID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也将造成不小的威胁。
对比来看,降价后的国产Model Y最低起售价低于蔚来汽车三款SUV车型的最低售价,比理想ONE的价格也低了五万左右。
对于Model Y的降价,市场上还有一种说法称为“价格屠杀”,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甚至已经从“鲶鱼效应”进击到了“鲨鱼级别”,最直观的表现则是消费者的“叛变”。
今年初,在蔚来二手车业务发布会上,蔚来汽车CEO李斌曾对“特斯拉降价抢单蔚来”的说法作出过回应:
“特斯拉持续降价,与企业的定价策略有关,有的车企是按成本定价,而蔚来则是以车辆全生命周期为考量。”
在他看来,特斯拉是要成为大众、福特的路子,而蔚来会坚守自己的定位,就是BBA燃油车卖多少钱,蔚来电动车就卖同样的价格,比他们的服务、性能更好,智能化程度高,产品更有竞争力,服务有竞争力,这是蔚来的总体的策略。
除蔚来之外,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ONE和小鹏P7的价格与Model Y也存在竞争关系。理想ONE的售价为32.8万元,小鹏P7的指导价在 22.99万~40.99万元之间,正好处在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长续航版)的价格区间内。
在国产Model Y大幅降价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曾谈了自己的看法:
“特斯拉降价之后,我们连内部电话会都没有开,它们降价仅仅是营销的方式而已,而且这肯定是把双刃剑。”
何小鹏的语气显然比之前柔和了许多,不再放言“找不着东”之类的话语。不过,这看似底气十足的回应,背后仍免不了些许惊慌。
透过数据来看,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499550辆汽车,是蔚来交付量的11.4倍、是小鹏汽车的18.5倍,完全不是同一量级。
数据之外,特斯拉和蔚来、小鹏间的联系除了偶尔的“嘲讽”、诉讼,其余更像是蔚来、小鹏们“一厢情愿”地“拉关系”、“蹭热点”。
而对于特斯拉来说,降价其实是近年来的常规操作。特斯拉入华第一步就开始在价格上做出妥协,如果坚持奉行和欧美一致的全球统一定价策略,则会将部分潜在中国消费者拒之门外。实行精准的价格歧视,通过区别定价来服务中国本地的消费者,是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一种必要接轨。
从水土不服到入乡随俗,特斯拉在华的策略一直在探索。而对于多次的“价格战”,国内造车新势力显然与特斯拉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造车新势力的重心在于老用户,一旦产品大幅度降价,对于此前以相对较高价格买车的用户而言并不友好。特斯拉则意在新市场,通过降价吸引新客户,迅速开疆拓土,扭转特斯拉以往的“高价”形象。
至于最后谁的竞争策略更胜一筹,还需更多时间去观察。在去年特斯拉Model 3降价时,李斌就曾讲过:
“这有点残忍,但竞争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