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谈降准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降准主要是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灵活精准把握稳健货币政策实施节奏和力度,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物价稳定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经济和物价走势,王一鸣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物价走势总体可控。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持续恢复态势,供给量增质升,需求持续回暖,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就业民生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近一段时期,我国PPI涨幅上升较快,这既有去年同期疫情冲击导致PPI负增长形成的低基数因素,也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性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与绿色转型进程加快造成传统能源行业供给收缩有关。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供给恢复带来的输入性影响减弱,我国PPI将在阶段性冲高后趋于回落。与此同时,国内工业品供给充裕,市场竞争比较充分,PPI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较为有限,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物价走势总体可控。
谈及当前货币政策,王一鸣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他指出,2020年疫情暴发后,我国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人民银行根据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节奏和力度,2020年2月至4月期间,由于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较为严重,货币政策应对力度是比较大的,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和精准性,为我国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以来,货币政策稳字当头,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大支持力度,同时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已逐步回归到与疫情前大体相当的水平,保持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我国货币政策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对于本次全面降准,王一鸣强调,“本次全面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
王一鸣表示,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可以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比如7月MLF到期量为4000亿元。此外,7月份的税收规模比较大,后续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也可能加快,这些都是消耗流动性的因素。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以与这些因素适当对冲,流动性总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王一鸣还指出,此次降准可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近年来随着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加大,银行体系存在着长期的资金需求,常规的流动性操作需要涵盖这方面需求。此次降准将释放部分被冻结的长期流动性,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提升银行体系的金融服务能力,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实体经济需要进行资金配置,更好匹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此外,王一鸣表示,此次降准可以缓解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同时经济恢复还不均衡、基础还不稳固,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影响,生产经济仍面临困难。此次降准,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各类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资金占比,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