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地铁图鉴
作者 | 彭艳秋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 陈莹
关于上海地铁,很多段子。
有“面粉进去,饼干出来”,曾被沪上乘客称为“出行中不可承受之挤”的“小6”6号线,有令人迷惑的3号线4号线重叠段,没坐错过车的朋友可以举手了,还有令人有灵魂三问的2号线广兰路站换乘。而近年新修的16号线,也因为其观光舒适为先的横排座椅特色使得高峰时段运力不足,遭遇调侃。
上海地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已走过28个年头,从“一条线”长成了“多爪鱼”。
目前,已达全路网19条线路、459座车站、总长772公里的规模。从单线到成网,从观光运营到交通主干,从传统驾驶到拥有4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从完全依赖进口的初代直流传动列车,进化到拥有自主设计的第四代标准化全自动驾驶智能列车......
上海地铁陪伴着万千“游子”的出行,也见证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追梦与速度
上海人民做了30多年的“地铁梦”。从上世纪60年代浦东农田里的多次试验,几代地铁人攻坚克难,创造了“豆腐里打洞”的奇迹。到1989年,上海首条地铁线路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再到1993年5月28日,徐家汇站到锦江乐园站的6.6公里建成通车。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继北京、天津后第三座开通地铁的城市。
彼时黄浦江对岸的浦东,阡陌农田上零星立起几幢高楼。上海内环高架路才刚刚开始修建。
上海2002年底获世博会举办权,轨交建设迎来全新机遇。2004年9月明确了世博会前建成400公里的目标,而当时已有里程还不足100公里。
从线到网,上海地铁创造着世界轨交建筑史的“上海速度”。2007年最高峰时,同时施工116座车站,推进100个盾构,这在世界轨交史上绝无仅有。最终在世博会开幕前,上海完成了11条线路、420公里运营里程。
“十三五”期间,上海地铁建成 155.3 公里线路、92 座车站,其中2018 年同时建设 113 座车站。2020年12月25日,随着三列14、15、18号线最新的全自动驾驶列车亮相封浜基地,上海地铁列车数正式进入了7000辆的新时代。
从1992年10月上海地铁首列列车从德国运抵上海,再到2020年的列车数达7000辆,上海地铁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梦。
不仅上海,中国地铁里程也突飞猛进。从改革开放之前只拥有一条线路,23.6公里的地铁里程,到目前的超过6000公里,40多年间,地铁里程增加了数百倍之多。这一路,伴随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崛起。
自主创新
一条轨道交通线路,除了车站、轨道、车厢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装备,对列车运行、乘坐舒适度、特别是行车安全性影响最大的,是背后的控制系统。
上海地铁在技术上走的路线是:引进消化并加以创新。在引进轨道交通先进技术的同时,努力培育和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等路线,是由西门子提供全套机电设备。阿尔斯通1999年进入中国以来签订的第一份合同,是为上海地铁3号线提供地铁车辆和牵引系统。此后,阿尔斯通为上海提供了上千辆地铁车辆及相应的牵引系统。
中国的企业和技术人员们也一直在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做努力,以降低成本。
从1993年开通的1号线,到2004年开通的3号线、4号线;再到10号线,背后都有一家企业——卡斯柯,在不懈地推进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国产化进程。2007年的再次转型中,卡斯柯开始全力以赴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
为了打开“国内地铁项目招标中控制系统供应商要想参与,必须要有业绩”的死结,上海政府部门和申通地铁拿出了担当,利用“首台套”政策为重大创新成果落地提供的窗口,向国家申请在17号线采用全自主控制系统。最终开花结果。据资料显示,2017年底,上海17号线通车,成为了国内第一条采用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线路。
17号线还实现了包括列车自动运行、自动开关门、自动折返、自动出入库、自我诊断和维护等全自动驾驶功能。这背后,包括指挥调度、计算机联锁等许多子系统的整套“大脑”完全由上海企业研发。从安全性和技术先进性上,这套每行代码都是由本土人员敲出来的系统,毫不逊于国际最高水平。
过去,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城市轨交建设整体晚于西方国家。如今,中国的技术与项目,正大踏步走向世界的舞台。
上海地铁17号线地铁与城市
从1990年的781.66亿元到2020年的38700.6亿元,上海GDP增长了约48倍。伴随经济体量的迅速增长,上海制造业的重点不再是绝对值与增速,而是质量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
线路数字的增长,一定程度上,见证着上海地铁的科技含量和自主性的成长。科技之外,飞驰的每一条地铁,都有自己的特色。
2000年6月11日,2号线穿越黄浦江,游向浦东,献礼浦东十周年。2号线是上海第一条穿越黄浦江的地铁,作为贯穿城市中心、连接沪上两大机场的重要线路,日均客流量约150万人次。这条线路上,几乎汇集了上海著名的地点,拥有虹桥火车站、静安寺、南京东路、人民广场、陆家嘴、张江高科、浦东国际机场等站点。
上海地铁2号线曾被昵称为“明珠线”的轨交3号线全线除了一座地下站外,均是高架、地面站,地铁还是轻轨“傻傻分不清楚”。4号线是上海地铁中唯一一条环线。5号线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轻轨,轨道线上运营的轻轨车辆由上海自行生产,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条采用高架轻轨制式建成试运营的轨道线。
6号线是上海第一条全线行驶在浦东的地铁;7号线通车不久,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后滩、长清路、耀华路、云台路、高科西路成为世博会客流的主要集散站点,7号线被称之为“世博列车”......
地铁线路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串联起来,也将产业园区“潜力股”串成闪耀的产业“项链”,影响着城市人口的分布,推动着城市的经济,甚至可以通过地铁骨架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同时,上海也将地铁出行变成可阅读、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化之旅。
一些改变悄然发生。过去,高质量完成“进度”是首要任务,随着地铁建设和运营经验的丰富,城市“温度”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从1号线开始,上海地铁就将壁画等一批艺术作品点缀其间。经过 20 多年的不断探索,上海地铁创设了地铁音乐角、文化列车、文化长廊、“Metro 大都会”APP 等阵地,与5000余位艺术家和爱好者合作。
上海地铁这一具有文化韵味的移动风景线,也是每天上千万乘客穿行在星罗棋布的城市 “第二空间”。其地铁服务也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治理水平:2020年,8条线路均实施了早高峰增能;一到节假日最后一天,上海地铁往往会加开定点加班车;有 7 条线路实现周末延时运营到零点......
地铁作为城市肌理中的筋骨脉络,始终支撑着这座城市屹立潮头。如今,地铁,已成为空气一般自然的存在,重要却又理所当然。在这座城市,人们逐渐不太会刻意去谈论它,而这恰恰是因为其足够便捷。只是不要忘记,便捷的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焚膏继晷的汗水和攻坚克难凝结出的智慧。
作者 | 彭艳秋
编辑 | 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