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月多项指标回落,为何仍说中国经济有韧性?
(经济观察)8月多项指标回落,为何仍说中国经济有韧性?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王恩博)疫情汛情“夹击”,加之上年同期基数抬升效应显现,15日公布的8月份中国经济成绩单中多项主要指标同比增速回落。尽管如此,中国国家统计局仍作出判断:当月国民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官方提到的这种韧性到底在哪儿?
当天披露的数据中,8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这些数字均明显低于前值。
虽然8月份部分数据偏弱,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指出,当前主要宏观指标仍处于合理区间。例如,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分别增长6.6%和6.2%,保持较快增长。民生方面,前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低于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8月份,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3.3%,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制造业投资是本月数据亮点,外需相对旺盛带动中国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对制造业投资形成一定支撑,前期出台的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结构性政策持续发力,也对制造业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工作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经济数据虽有波动,但“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因素持续积累,亦凸显发展韧性。
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国内循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据统计,上半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内需扩大带动进口增加,外需拓展也促进了出口增长。前8个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7%,总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与此同时,新动能不断迸发有助于抬高发展的“天花板”。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即便7、8月份国内受到疫情冲击,中国工业、服务业领域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态势依然明显。1-8月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长1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年平均增长14.9%。
这一系列迹象反映出中国经济仍在稳定恢复。但官方也不讳言,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汛情等自然灾害对经济运行冲击显现,经济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尤其消费回落超出市场预期值得关注。8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6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5%,上月为增长14.3%。
付凌晖分析称,近期消费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主要是短期疫情汛期冲击影响。总的来看,中国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态势没有改变。目前一些绿色智能相关产品消费还有很大潜力,同时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消费品供给潜力较大。下阶段,要增加有效供给,持续增加智能家居、智能家电以及低碳产品生产。
对于后续宏观政策走向,温彬认为,下阶段经济增长压力或有所增加,要继续加大力度提振内需。他建议,要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基建投资托底作用,适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好专项债券对稳投资、稳增长的作用。
与此同时,要继续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用好央行新增的3000亿元人民币支小再贷款,促进资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并做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