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碳中和怎么做?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提出“中国方案”
刘振亚:依托特高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朋友圈”越来越大,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国“双碳”目标报告:以特高压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扩大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北京报道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六周年之际,首个由中国发起成立的能源领域国际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于9月26日在京举办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六周年报告会。会上,合作组织发布《全球碳中和之路》,提出以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碳中和的发展思路、行动路线和重点举措。
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表示, 六年来这一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不断深化,共识持续凝聚,加快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引领清洁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实践证明,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指明了世界能源发展方向,符合互联互通与全球合作时代潮流,能够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优路径实现全球碳中和,能够全面促进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打造地球生命共同体,能够以能源为载体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所院长周原冰在发布上述专著时指出,当前,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存在着减排差距大、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性强、缺乏系统方案及全球合作不足等现实的困难。亟待构建一套理念先进、技术可行、经济高效、全面系统的全球性解决方案。
“全球碳排放空间不足5000亿,如果不采取有力行动,按目前的排放水平,全球碳预算将在10年内用完,减排窗口期稍纵即逝。单纯依靠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提高能效,难以化解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和减排之间的矛盾。各国各自为政,资源、技术、市场相互脱节的模式难以实现快速脱碳。”周原冰说道。
为此,合作组织提出,化石能源过度使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根源。实现全球碳中和关键要抓住能源这个“牛鼻子”,加快能源电力革命,大力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生产清洁化、配置广域化、消费电气化的新型能源系统,能够保障全球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有效破解气候环境危机,促进全人类可持续发展。
周原冰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基础平台,其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清洁能源”。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清洁能源在全球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的重要平台,包括清洁主导的能源生产系统、互联互通的能源配置系统、电为中心的能源使用系统和全球统一的电碳贸易体系。
按照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全球净零路径分为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阶段:
在碳达峰阶段,以化石能源总量控制为重点,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新型能源满足,2025年左右实现全社会碳达峰,峰值控制在435亿吨。其中,能源活动碳排放峰值约为350亿吨。能源排放尽早达峰、控制峰值在合理水平,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引领低碳转型占据更大主动。
在碳中和阶段,以能源系统全面转型和全面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关键,加快化石能源存量替代,2050年全社会实现碳中和、2060年实现全温室气体中和。2050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降至73亿吨,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约80%;农业土地利用吸收二氧化碳42亿吨,碳移除55亿吨。2060年,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由2018年的164亿吨降至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降幅超过60%。
分行业来看,建筑、农林土地利用部门已达峰,能源、工业、交通分别于2025、2030、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2045年左右能源实现净零排放,2060年工业、交通和建筑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分别降至1.9亿、6.2亿、2.3亿吨。
就关键领域而言,能源电力必须早于全社会率先实现中和。化石能源消费总量2025年达到峰值,其中煤炭消费总量从当前水平逐渐下降,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总量分别于2025年和2035年前后达峰,2060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分别降至2.2亿吨标准煤、7.6亿吨和0.9万亿立方米。
合作组织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全球碳中和的物质基础,分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全球互联三个阶段加快发展。2035年,全球建成“五横五纵”互联通道,实现多种清洁能源跨区外送、跨时区互补、跨季节互济,承载跨区、跨洲电力流3.3亿千瓦。2050年,全球建成“九横九纵”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承载跨区、跨洲电力流6.6亿千瓦。
周原冰称,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具有技术先进、经济高效、合作共赢的显著优势。与全球其他方案相比,清洁化、电气化水平高出约20个百分点;全球电力供应达到82.7万亿千瓦时,高出50%以上;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累积减排贡献超过80%;依靠先进成熟的特高压、清洁发电技术降低减排成本,贴现后的全球平均边际减排成本处于94美元/吨二氧化碳的较低水平。
不仅如此,周原冰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碳中和方案还充分考虑各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诉求。比如,欧洲、北美洲经济发达,碳排放已经达峰,技术先进,具备示范条件,需要加快洲内、洲外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实现区域协同互补,推动2045年前实现全社会碳中和。而亚洲、非洲是发展中国家较多的大洲,能源电力需求持续上升,需要加快清洁能源集约化开发和电网互联互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尽早达峰,2060年实现全社会碳中和。
周原冰强调,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碳中和具有巨大价值。到2050年,能源系统的投资约97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在全球创造近3亿个就业岗位,减少排放6400万吨二氧化碳、1.0亿吨氮氧化物、1460万吨细颗粒物,累计创造综合价值超过800万亿美元,相当于1美元的能源投资获得9美元的综合价值。
(作者:郑青亭 编辑:李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