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中国太保主力险种收入下滑,退保金激增,互联网医院短期盈利难

时间:2021-09-28 11:45:54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中国太保主力险种收入下滑,退保金激增,互联网医院短期盈利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太保,601601. SH,02601. HK)近日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

在营收净利双增长的显性成绩下,中国太保暗流涌动,太保寿险在保单继续率上,13个月和25个月经营指标双降;在退保金方面,相较其他上市险企增幅较大,同比增长118.2%;在新业务价值方面,虽优于大部分上市险企,但受行业性终端需求疲软和营销模式转型影响,较上年同期下降8.9%。

受车险改革影响,太保产险主力险种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下滑;目前经营的险种综合成本率均较高,险种盈利结构单一,机动车辆险承保利润遥遥领先。

退保金增幅远超部分上市险企

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173.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5%;实现营业收入2525.12亿元,同比增长7.2%。

从业务模块来看,太保寿险实现归母净利128.73亿元,太保产险实现归母净利35.03亿元,两大业务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26.9%和10.3%。

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14.49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个人客户代理人渠道-新保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为18.47%,其中期缴业务同比增长33.7%;代理人渠道-续期保费同比下滑2.46%。

综合来看,代理人渠道在总保险业务收入占比为90%,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从业务类型分析,太保寿险保费收入主要来自传统型和分红型业务。其中,传统型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2.1%;不过,受费率市场化和产品销售策略影响,分红型保险收入同比下降13.7%。

从保单继续率方面来看,个人寿险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下降5.2个百分点为81.7%,25个月保单继续率下降5.8个百分点至80.9%。

报告期内,太保寿险由于业务增长和退保增加,退保金变动幅度较大,同比增长118.2%至116.84亿元。

对比其他上市四大险企,除了人保寿险退保金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外,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三家寿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51.2%、56.3%和27.1%。不难看出,太保寿险退保金增幅最大。

太保寿险赔付支出净额由290.66亿元,下降至278.91亿元,同比下降4.04%。相反,其退保率由0.5%攀升0.4个百分点至0.9%。

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102.31亿元,同比下滑8.9%,但优于大部分上市同业。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寿险新业务价值率由37%,下降至25.4%,同比下滑了11.6个百分点。

华金证券报告认为,受行业性终端需求疲软和营销模式转型影响,太保寿险业绩表现不佳。上半年营销策略调整,以两全险+年金险等规模型产品弥补保障型产品的价值贡献,导致了新业务价值下降。

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15.61亿元,同比增长6.4%。综合成本率较上年同期98.3%,攀升了1个百分点至99.3%,其中综合赔付率同比增加10.4个百分点至70.1%。

按险种来看,受车险改革影响,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同比下滑6.9%至446.42亿元。其中,交强险保费同比增长8.1%,商业险保费同比下滑11.7%。非机动车辆险实现保费收入369.19%,同比增长28.6%。其中,健康险、责任险保费有较大程度变化,分别同比增长70.1%和38.7%。

《全球财说》统计发现,太保产险经营的几大险种综合成本率均较高,机动车辆险、责任险、农业险、健康险综合成本率依次为99%、99.2%、99.9%、103.8%。

如此高的成本率,导致险种承保利润表现也大为不同,机动车辆险以4.2亿元承保利润一枝独秀,健康险承保利润则亏损1.84亿元。

从偿付能力来看,中国太保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上年同期288%下降为279%,同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其中,太保寿险综合偿付能力为234%,较上年同期下滑8个百分点;太保产险综合偿付能力为273%,较上年同期下滑3个百分点。

从投资端来看,中国太保实现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达77.7%,较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权益类投资占比19.2%,较上年末上升 0.4个百分点,其中核心权益占比9.9%,较上年末下降 0.3个百分点。

投资资产年化净值增长率由上年同期5.3%,下滑至4.8%,下降0.5个百分点。细分之下,投资资产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投资资产年化净投资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滑0.3个百分点至4.1%。

上半年,中国太保在代理人队伍方面和行业大趋势相同,人力规模缩减。截至2021年6月30日月均保险营销员64.1万人,较上年同期76.6万人,大规模下降12.5万人,同比下降16.3%。同时,保险营销员月均举绩率同比下滑12.4个百分点。

安信证券分析认为,中国太保新单正增长、价值率承压,新业务价值表现乏力。明显第二季度新单保费较一季度显著滑落,主要由于市场竞品冲击、保险需求释放放缓、队伍脱落、监管趋严等导致行业整体新单较为疲软。同时受新旧重疾险切换影响,保障性销售乏力,导致新业务价值下滑。

互联网医院短期盈利难

在随后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总裁傅帆介绍称,上半年,中国太保大健康产业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2021年4月,中国太保与红杉资本、瑞金医院打造的广慈太保互联网医院正式揭牌运营,并发布首款产品“太医管家”,自建医生管理平台。

广慈太保互联网医院意在以专病、康复医疗为突破口,推动保险与医疗资源的融合。

业内人士评价互联网医院牌照是中国太保打通“医、药、险”路径的关键节点。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1961亿元,同比增长47%。

事实上,想走好“医、药、险”这条路的不止中国太保一家。例如京东健康(06618. HK)、平安好医生(01833. HK)均是互联网大健康中的一员,不过经营状况似乎都并不乐观。

上半年,京东健康实现总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55.4%,不过净亏损4.5亿元,同比下滑91.5%。

同期,平安好医生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38.91%,净利亏损8.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了3倍。其毛利为10.25亿元,同比增长24.8%,不过其毛利率下降26.8%,较上年同期减少3.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下滑严重。

不难看出,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目前均处于亏损状态。

平安好医生对于亏损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公司战略升级,在渠道、服务和能力方面加大了投入。

同时,平安好医生首席财务官叶澜表示,“近两年是公司的战略投入期,从整体战略的投入和整体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和预期是一致的”,“平安好医生的盈亏平衡目标依然维持在2024-2025年”。

这似乎从侧面印证了保险+医疗模式,想要在短期内就实现盈利是不容易的。

不过,广慈太保互联网医院和平安好医生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

中泰证券认为,广慈太保互联网医院和平安好医生均是为集团客户提供问诊服务,收入也主要源于股东,但广慈互联网主打的太医管家和平安好医生有 3 个主要区别。

第一,太医管家直接植入于微信,而好医生是 APP;第二,太医管家是以家庭为单位提供服务,而好医生则是服务于个人;第三,太医和瑞金医院合作比较紧密,诊疗医生会参加瑞金的规培。

业内人士表示,险企自建互联网医院有自身优势,第一,互联网医院将“医、药、保”三者结合,增加险企与客户的互动频率,有利于打造大健康生态圈的闭环;第二,险企将保险直赔作为支付手段,一站式解决医疗费与医药费,并且通过对医疗数据的分析反哺保险模型,实现医疗和保险双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