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果壳(ID:Guokr42)
说到获奖证书,你脑中是否浮现这样的形象——

打开之后,是这样的一张纸:

不好意思,今天我们介绍的证书,是这样的:



2015共享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奖人的证书(左滑查看);获奖研究是有关DNA修复的工具(什么是修复DNA的工具?戳右边👉2015诺奖:人类偷看到了细胞君用来修复DNA的工具箱丨nobelprize.org
美不美?仙不仙?
对此,诺奖组委会微微一笑。
手画以示诚意!
诺奖的证书,是非常讲究的。每年,由颁奖机构请艺术家来商讨,怎样给获奖者做一个又富个性、又美腻的证书。上面会展示这个人的研究成果,或者说用艺术化的、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意思。对获奖者本人来说,打开证书的瞬间,是个不小的惊喜哦!
诺贝尔的证书不是颁奖当场就发的,而是在每年12月的诺贝尔晚宴上,瑞典国王会亲手把奖章、证书和奖金证明交给领奖人。
另外,文学奖的证书会被装到手工制造的盒子里面,盒子上面印有获奖人的名字缩写。

所有的证书是用专门的制册工艺,做在皮革的封面里面。物理奖是蓝封皮,化学和医学是红封皮,经济学奖棕色,而文学奖……获奖者可以自己选。
专门有人来给你画+写,不错吧~
早期:古典朴素的美
先来看几个古早的证书吧:

这是1962年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的证书。克里克是发现DNA结构的二人之一。DNA是生命的螺旋,画上的这个人,手中也拿着一个发出光亮的好像是螺旋的东西,不过……这个结构似乎没搞对……

这是1918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上面写的1919年是他实际拿到奖的时候),他的哈伯-博施法(Haber-Bosch process)制氨气的公式还写在上面。那么,插画顶上飘的那一坨应该就是氨气了。
图中茂密的植物也暗示了他的发明对人类的贡献:每年世界生产合成氮肥目前超过1亿吨。有人认为哈伯-博施法养活今日世界一半的人口。
但是很可惜,他在一战的时候参与了毒气制造。他的原话:“和平时期,一个科学家是属于全世界的,但是,在战争时期,他是属于他的国家的”,也是很有争议。

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柴恩(Ernst Boris Chain)和佛罗里(Howard Walter Florey)的证书。治病救人的医学的标志在证书左页的右上角,画面下方一边是医生、一边是士兵——二战的时候,青霉素让不少人得以从感染中脱身。
不过,早期也有一些证书上的插画没什么特别意义,就是些漂漂亮亮的鸟啊、花啊、瓶子啊、房子啊。

1911年,玛丽·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的化学奖证书。四平八稳的精美装饰,也有书本、天平等等相关的符号,表明获奖的是一位科学家。

因为发现了自体免疫、细胞吞噬作用而获奖的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他的证书是这样的,画的是很漂亮、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
我忍不住要八卦。和埃尔利希一同获奖的梅契尼科夫先前也是做免疫的,后来转向了微生物领域。他发现特定的菌种“有益身体健康”,可以延年益寿。然后一个日本科学家捣鼓了一种乳酸菌加在饮料里。那种东西,现在叫做——养乐多。

爱因斯坦的证书,插画同样也是简洁风。

“虐猫狂人”埃尔文·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的证书。1933年的薛定谔方程让他和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共享此奖。画面这么空白,可能是由于当时的艺术家还不知道怎么表示量子力学吧——反正他们是不会画一个猫上去的,别想了。
如今的科学奖项证书:
艺术,是种感觉……
到后来,艺术家开始为获奖者本人专门创作跟诺贝尔奖主题相关的画,而且还会有知名的书法家亲手写证书上的艺术字。
艺术家和书法家也只有在每年10月宣布获奖者之后,才知道谁获奖了、该画什么、怎么画,到12月10日之前就得准备好,所以时间也还是挺紧急的。因此啊,有的时候插画也并不会有明显的主题,而是“感受”和“气氛”,感受就行了。

图丨nobelprize.org
因为蓝色发光LED而获得2014年物理奖的赤崎勇(Isamu Akasaki)的证书。他的名字用彩色写下,而插画里则是蓝灰色的水彩笔触,街道一旁有明亮的橱窗——蓝色LED带来了节能的、明亮的光源。(戳这里复习:蓝光LED照亮世界)

赤崎勇证书插画的作者也画了2013年的化学奖。马丁·卡尔普拉斯(Martin Karplus)因为“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而获奖。画家的意思,大概是用不同大小的树叶表示“尺度”吧。(戳这里复习:2013诺贝尔生理学奖解读贴回顾)

图丨nobelprize.org
2013年物理学奖得主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的证书。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希格玻色子”,它是标准模型里的基本粒子。证书里面的深邃的蓝色隐喻宇宙,而那颗仿佛有质量的粒子正坠进深空。个人觉得还挺美的,一幅非常棒的现代艺术画。(戳这里复习:2013诺贝尔物理学奖深度解读:“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



左滑查看三张证书丨nobelprize.org
野依良治(Ryoji Noyori)、威廉·诺尔斯(William Knowles)和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因有关不对称合成的贡献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个插画非常直白,有对称的设计和不对称的细节,个人觉得挺好看的,可以临摹一下。

图丨nobelprize.org
第一个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证书。他于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带有抽象画风格的粒子、镜面的“守恒”构成了主要元素。

光纤通讯之父高锟,2009年因为 “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证书非常简单:左边的画来自艺术家Sture Berglund,画的是瑞典和芬兰之间的波地尼亚湾的静谧和单调。不知道有没有和“海底光缆”相联系?或者说,光纤给单调的世界也送去了信息?

埃里克·康奈尔(Eric Cornell)因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研究获得了2001年的物理学奖。这种凝聚态是一种“相”,气态、超流性,康奈尔研究的是在碱金属原子稀释气体中(制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这是表现铷原子速度的分布,插画有展现这个意思对吧?

图丨nobelprize.org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威·索利斯(David J。 Thouless)的证书。他与邓肯·霍尔丹(Duncan Haldane)、迈克尔·科斯特利茨(Michael Kosterlitz)共享了当年的物理学奖,理由是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很抽象是不是?这张插画也很抽象,不过真是好看。(戳这里复习:用“人话”告诉你:得了诺奖的拓扑相变,是什么?)


左滑查看丨nobelprize.org
这是去年新鲜出炉的诺贝尔化学奖证书,得主分别是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和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她们开发了一种基因组编辑的方法。

图丨nobelprize.org
大名鼎鼎的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去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黑洞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他的证书美极了:孤独的人类建筑,和广阔的星空。
当然,也有不太走心的……并不是每个获奖者都有艺术家来画画,比如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屠呦呦的证书上,就只请了书法家来写字。共享奖项的威廉·C·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他们的证书上也都只有诺贝尔头像而已。

屠呦呦的获奖证书丨nobelprize.org
去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以及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他们的证书也是这样简简单单的。要知道他们是因为发现丙肝病毒获奖的,这个理由这么写实这么好理解,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插画。

查尔斯·赖斯的获奖证书丨nobelprize.org
文学奖证书:
看,艺术的共通之处
说了科学奖,我们来看看文学奖的奖状是什么样的。
个人觉得文学奖的是最有艺术气息、也最能传达获奖者主旨的——比起尖端科学来,理解文学可能还是相对简单一些。

图丨nobelprize.org
1978年文学奖得主、犹太作家艾萨克·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的证书。版画风格的设计,融合了许多元素,包括有文化的标志大卫之星(中间的六芒星)、辛格其他作品中的元素、纽约、纳粹等。

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文学奖证书。看出来画的是什么了吗?《老人与海》哦!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的证书,他于197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图丨nobelprize.org
2012年,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证书,画了一片广袤又美丽的乡野。

图丨nobelprize.org
2016年文学奖得主抱抱涤纶鲍勃迪伦(Bob Dylan)的证书,画着提着灯的手。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了很多优美又富有力量的抗议民谣,最著名的莫过于《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对于那个时代的大众来说,他的歌曲就是一盏明灯。
经济学:
艺术家表示我尽力了……
经济学奖证书,拥有最“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插画。下面就由我来向大家努力解读一下。

2008年的经济学奖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证书。他的获奖理由是对国际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插画中的几何和镜面可能隐喻了“模型”的概念(强行解释)。

经济学家、1998年获奖的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的证书。他的获奖理由是对福利经济学的几个重要问题做出了贡献。这幅插画中展现的就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强行强行解释)。

1994年,小约翰·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的经济学奖奖状。他获此奖的原因是,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求求了,你们谁来解读一下这幅插画啊。
看了这些诺奖奖状之后,你是不是有好好学习、以后也得诺贝尔奖、让艺术家帮你画一个美美插画的冲动?
其实,艺术和科学是可以结合的,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收藏,也是艺术对于科学的致敬;甚至科学也需要艺术,这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的方式。
作者:李子李子短信,李小葵
本文来自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