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富士胶片在日本作为一家胶片制造商成立了,没有人会想到,这家前身为大日本赛璐珞株式会社的摄影胶片部门,后来会发展成为与柯达同台竞技的影像科技公司。
87年后的今天,即使是在经历了数码相机迅速普及和传统胶片市场急剧萎缩的转型期阵痛,富士胶片也依然保留了数码相机及传统摄影领域业务,并一直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拓展出包括医疗、高性能材料、印刷、文件处理等业务在内的多元化业务,成为一家多元化业务领域的创新领导者。
2021年9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前夕,我们来到了富士胶片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总部,采访了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田中健一先生,对富士胶片中国区业务的多元化转型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区下一步发展等进行了交流。
不只是胶片
1987年加入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如今已是田中健一入职公司的第34个年头,34年间,田中健一长期负责富士胶片海外销售及管理工作,先后在迪拜、香港、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地区负责管理工作。
今年1月,田中健一正式出任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负责富士胶片中国区业务管理。作为富士胶片资深一线管理人员,田中健一将自己眼中的富士胶片概括为——“一家变化极大的公司”。
众所周知,2000年左右,随着互联网以及数码相机产品的出现并开始普及,人们对于快速拍照并获得照片,再将照片通过电脑等设备分享至互联网上的需求,进一步被激发了,新的摄像行业发展趋势,正在形成。
二十年时光倏忽而过,在数码时代的商业浪潮之下,曾经销售额胜过富士胶片十几倍的胶卷巨头柯达遭受了致命的打击,于2012年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宣告经营破产。传统照相器材市场份额领先的企业中,只剩下了富士胶片一家企业仍在苦苦坚持。虽然富士胶片曾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传统相机业务,但大规模地裁员及业务调整,也成为了公司应对危机的策略。
“当时我们一些主要的产品都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我们的企业形象也需要进行变革。”田中健一表示。虽然富士胶片受消费者信赖的品质依然没有变化,但“加快公司变革步伐,不断作出新的创新”,已成为了富士胶片不得不付诸行动的大事。
也是在那一段时间,富士胶片宣布启动了“二次转型”,开启了多元化业务转型之路。
2006年9月,富士胶片与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签订股份收购合同,以200亿日元价格收购其子公司——株式会社第一放射性同位体研究所100%股份,将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从计算机放射诊断装置领域,扩大到核医学图像诊断用、放射性治疗用药物领域。同年,富士胶片又推出了功能性护肤品和保健品,宣告正式进入护肤化妆品及保健品领域。
2008年3月,富士胶片又斥资1300亿日元收购日本中型制药企业——富山化学工业公司,正式进军医药领域,实现了富士胶片旗下医疗/生命科学事业将作为综合健康护理公司,覆盖医疗行业预防、诊断和治疗全领域的目标。
今年4月份,富士胶片集团再次宣布以约1790亿日元完成对日立旗下医疗影像业务的收购,将旗下医疗产品线进一步扩展至CT、MRI、X线摄影系统、超声诊断设备、内镜、体外诊断系统和PACS等领域。
在高性能材料领域,2006年,因看好全球液晶显示屏用材料市场,富士胶片宣布将在其日本神奈川工厂足柄厂区投资约240亿日元,以兴建新的液晶屏用显示材料生产工厂,从事40英寸以上大型液晶电视显示屏用偏光板保护膜及相关机能性薄膜研发生产。
今年8月,富士胶片集团再次表态,将在截至2024年3月的三年内,向半导体材料业务投资约合700亿日元,将其半导体材料的营收提高约30%至1500亿日元,使其与医疗保健业务一样成为推动公司营运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田中健一的介绍中,从最初的胶片业务出发,如今的富士胶片在经历了漫长变革之后,已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了一家多元化业务领域的创新领导者。
曾研制出全球首台计算机
曾经的对手因变革失败纷纷定格在了历史的昨天,而富士胶片却坚持至今,并在新的市场机会中找到了新的机会。这一切背后,富士胶片的技术能力,是驱动公司一路向前发展的动力基础。
据田中健一介绍,早些年富士胶片为了设计相机使用的镜头,特意制造了计算机来设计镜头,而这其实可以称得上是全球最早的计算机产品。“事实上全球最早发明出计算机的公司并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传统计算机公司,而是富士胶片。”田中健一表示。
事实上,富士胶片自1934年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截至目前,富士胶片每年研发投入费用为100亿人民币,占集团总收入的6.8%。“技术力量,一直是渗透在富士胶片公司DNA当中的要素”。
而在此之外,强劲的企业管理能力以及开放平等的企业文化,同样是驱动富士胶片多元化业务转型成功的关键。
据田中健一介绍,大概在2000年,当时富士胶片在进行内部管理力量的培训时,便告诉员工要抱着危机感处理工作。“假如人们不再需要汽车,汽车厂商该怎么办?现在胶片即将消失,你们面临的就像汽车厂商失去了汽车业务一样。”田中健一表示。
正是在这种业务衰退的危机之中,富士胶片也能积极地鼓励员工把每一件事情都公开公平地进行讨论,敢于直视每一个人心中不愿看到的现象,并进一步提出应对之策,使得富士胶片最终迈过难关,成功实现转型。
看好中国区市场
据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交流,目前富士胶片集团在中国已有三十多家子公司,1万多名员工。在区域市场销售额占比上,中国区销售额占富士胶片集团全球份额的14.2%,中国已成为了富士胶片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第三大市场。
在田中健一的介绍中,未来富士胶片中国区的业务将特别着眼于开拓医疗健康及高性能材料市场。
在医疗健康方面,富士胶片原本就拥有预防、诊断、治疗三大领域产品,涵盖医疗IT、X线摄影系统、内镜、超声设备、体外诊断、动医诊断等多品类产品,随着集团对日立影像诊断业务完成收购,整体医疗业务产品线进一步拓展,在早癌防治、区域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等方面得以延伸,公司已经具备提供成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田中健一看来,拥有这样广泛产品线的医疗器械公司“全球也比较少见”。
此外,在高性能材料方面,国内有着大量的制造商和工厂,富士胶片也在积极地向他们提供非常多的高性能材料,满足其生产需求。“比如中国有很多工厂生产触摸屏,我们也向他们供应高性能的膜材料,运用到触摸屏的生产当中。”田中健一表示。
“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与他之前所待过的印度、俄罗斯市场相比,都更加庞大,是全球商品生产制造的核心阵地——全球工厂。”田中健一表示。据他介绍,目前富士胶片旗下已有大量的产品提供给了中国制造商,今后也希望可以与国内厂商加强合作,开发出更多适合本土需求的新品。
“我们非常明确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并且还在不断成长,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只有中国的GDP较前年度有正增长,从这一点也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发展潜力。”田中健一表示。
连续四次参展进博会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富士胶片作为首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参与展出。今年,第四届进博会即将开幕,在连续参加了前三届进博会后,富士胶片将再次参展。
据田中健一介绍,本届进博会,富士胶片将延续往年“Never Stop”(唯挑战、创未来)的主题,展现企业不断面向中国以及全球市场,推出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贡献社会。与此同时,公司还将携更名后的富士胶片商业创新(原富士施乐)文件管理业务以及原日立旗下医疗影像业务一同整合出展。
此外,今年的展台将围绕健康、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四大议题分别设置展区,从这四大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出发,体现富士胶片集团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活动的同时为解决社会问题作出贡献。
2021进博会富士胶片展台据透露,在以健康为议题的「智慧医疗」展区,富士胶片将以医疗IT和AI技术为中心进行展示,体现如何贡献中国医疗,帮助实现分级诊疗以及消除地区间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
而在以环境为议题的「绿色环保」展区,富士胶片还将首次展出安全存储时间长达50年、压缩后可达45TB容量的LTO9数据流磁带新品。
结语
“那些大公司的领导者一直在走一条持续创新的道路,而恰恰是这一经营路线,为颠覆性新技术埋葬他们敞开了大门。”在《创新者的困境:当新技术使大公司破产》一书中,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曾指出,由于大公司资源配置和流程设计总是以可持续创新和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然而,当这种“路径依赖”形成之后,一旦当颠覆性创新出现时,现有企业便会立即瘫痪。但对于成立于1934年的富士胶片而言,显然并未因为这些新消费方式的出现而踟蹰不前。
富士胶片通过整理公司在胶片业务中积累的独特技术优势,绘制了以技术为纵轴、分析以市场为横轴的四象限矩阵图,通过盘点核心技术,确立了公司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取得了“延续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平衡发展。
从最早的摄像胶片业务,到如今的医疗、高性能材料、影像等多元化业务布局,富士胶片作为一家老牌科技企业,一路引领变革创新突破,步伐从未停步,期待富士胶片能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先进的产品与更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