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均每笔2.2亿,从247起融资看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
作者:孙美娜
孙美娜
+关注
亿欧团队作者,关注行业热点。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张宇喆
5 分钟前
[亿欧导读]
“大多数人高估了他们一年所能做的事情,却低估了他们十年所能做的事情。”这句俗语同样适用于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
题图来自“收费图库”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多次提到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亿欧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融资基本保持在一个热度较高的水平。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的融资行为共计247起,融资总额达549.9亿元,相比于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2020年略有回暖。
此外,亿欧EqualOcean对2021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进行了多维度梳理盘点,借此机会给人工智能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下一步动作给予参考及建议。
在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的30家企业中,大部分已经在行业内打出影响力。可以说,在人工智能领域,资本正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头部效应现象愈加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共有11家企业获得了10亿元以上的融资,分别是:地平线、图达通、Momenta、涂鸦智能、禾赛科技、智加科技、燧原科技、嬴彻科技、文远知行、思谋科技、天数智芯、驭势科技。
其中,6月15日,边缘人工智能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地平线宣布完成的15亿美元D轮融资,成为2021年人工智能企业融资中最大的一笔。据悉,地平线此轮投后估值高达50亿美元。
行业仍以中早期融资为主,36起融资额超2亿
从融资金额分布来看,融资金额5000万元以下的最多,共计88起;5000万-1亿元的共计46起;1亿-2亿元的共计8起;超过2亿元的共计36起。(备注:“数百万元”以100万元计,“数千万元”以1000万元计,“数亿元”以100万元计)
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现阶段仍然主要集中在中前期(B轮以前),同时战略投资方式也较突出。
2021年,人工智能领域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A轮、Pre-A 轮、B轮融资事件共计132起,占该领域2021年融资总数的53%;B+轮、C轮、C+轮、D轮、E轮、F轮融资事件共计39起,占比为16%。
同期,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投资达到了66起,占该领域全年总融资数量的27%。除此之外,该行业共出现并购8起,占融资总次数的3%;已上市2起,占比为1%。
全年累计融资超500亿,北京企业占一半
从地域分布来看,2021年国内发生融资的247起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其中,北京以89起企业融资数量拔得头筹,上海和广州均以45起并列二三位,江苏、浙江两大沿海富庶省份位居四五。
从融资额来看,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的247起融资总计完成融资总额约为549.9亿元。其中注册地在北京市的89起企业融资事件共计完成融资额264.9亿元,约占行业年度融资总额的一半,几乎相当于上海市和广东省注册企业融资额之和的两倍。
企业融资数量相同的上海市和广东省在融资额方面的差距却较为明显。注册地在上海市自动驾驶企业2021年完成融资总额为85.3亿元,而广东省的这一数字仅为55.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注册地为江苏省的企业共计完成融资仅21起,而融资总额达到53.23亿元,与广东省十分接近。
不论是从融资笔数还是融资总额来看,经济发达和科研实力强的地区更容易出现优质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北上广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而江苏则是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的省份,且靠近上海。
结语
从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表现能看出,尽管在2019年、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中国信通院数研中心测算,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同比增长15.1%至3031亿元。在规模保持世界前列的同时,行业增速领跑全球。
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高度交叉复合、快速发展的领域。正是由于相关特点,当前人工智能企业大多存在“落地难”和“盈利难”的问题。
“大多数人高估了他们一年所能做的事情,却低估了他们十年所能做的事情。”这句俗语同样适用于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资本市场正是看到了这些人工智能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所以仍旧对这一行业十分热衷。
目前来看,不少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智能安防、生物识别等不同行业落地,并展现出了良好的落地效果。同时,以“AI四小龙”为代表的多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已经逐步走向二级市场。12月30日,“AI四小龙”之首的商汤科技就将正式登陆港股。
人工智能从探索走向规模化盈利的时代或许已经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