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北京地铁9条线(段)年底通车 已具备开通条件

时间:2021-12-30 15:46:48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北京地铁9条线(段)年底通车 已具备开通条件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徐婧)2021年底,北京地铁计划开通19号线一期、17号线南段、11号线西段、机场线西延、8号线三期剩余段、14号线剩余段、S1线剩余段、昌平线南延(清河站)、16号线中段(玉渊潭东门站)9条线(段)。目前,新增运营里程56.1公里已具备开通条件。经市政府批准,开通后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783公里。

这是记者30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的。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处长杨丽明介绍,今年年底开通的线路中有3条贯穿城市南北的“大动脉”,也有打通既有轨道路网断点的剩余段,更有为北京冬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的交通线。目前,北京地铁9条线段已具备开通条件。

12月29日,北京地铁19号线列车在新宫车辆段内。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12月29日,北京地铁19号线列车在新宫车辆段内。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贯通南北完善轨道线网

在即将开通的9条线(段)中,19号线、17号线、8号线三条主干线路贯通南北,组成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大动脉,将进一步促进南北城协调发展。

19号线是北京中部一条贯穿南北的动脉线,也是北京首条时速达到120公里的地铁线路。今年开通的一期全长20.9公里,设10座车站,其中8座车站为换乘站。分别与2号线、6号线、10号线等骨干线路换乘,进一步提高乘客的可达性。在草桥站实现与大兴机场线的换乘,将为城北和金融街航空旅客提供快捷准时的“空铁”出行选择路线。该条地铁线路将以2.3公里的平均站间距形成“大站快车”“全自动驾驶”运营模式,速度提升约50%。

17号线是一条位于北京东部贯穿南北的骨干线路。今年开通的南段从十里河至亦庄站前区南,全长15.8公里,设7座车站。其中,在次渠站与亦庄线换乘、十里河站与10号线、14号线换乘。

8号线贯通运营后,不仅是北京市中轴线上的交通动脉,也将成为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南北向骨干线路。

12月29日,北京地铁19号线新宫站内景。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12月29日,北京地铁19号线新宫站内景。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小站段促运达能力提升

京投公司所属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路网建设,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达能力,在年度计划开通7条线段基础上,轨道建设各方在顺利完成各项验收工作前提下,再开通昌平线南延北段(清河站)、16号线中段(玉渊潭东门站)2条线段,新增运营里程2.5公里。

其中,昌平线南延(清河站)连通京张高铁,将实现高铁与地铁融合,昌平线将从西二旗延伸至清河站,成为接驳京张高铁的又一条地铁线路,直接为北京冬奥会和京冀两地服务。

16号线中段(玉渊潭东门站)全长约1公里,从甘家口站至玉渊潭东门站。开通后服务月坛南街附近的单位、居民出行,也为市民前往玉渊潭公园提供便利。

4条线路实现全线开通

在即将开通的9条线路中,有4条线路打通了剩余段,实现了全线开通。8号线三期剩余段、14号线剩余段、S1线剩余段、机场线西延的开通,将打通既有轨道路网断点,进一步提升地铁服务范围和质量,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其中,8号线三期剩余段全长约4.6公里,设3座车站,乘客可在王府井站与1号线实现换乘,在前门站与2号线实现换乘。开通后,8号线将成为北京市中轴线上的交通动脉,届时乘客可乘8号线直达前门、王府井等商业旅游区。

14号线剩余段全长约6.8公里,设5座车站。丽泽商务区站是14号线建设的最后一座车站,周边紧邻多座商务中心和大厦,是丽泽商务区的重要交通枢纽。14号线这条贯穿北京东部、南部的“L”型骨干线贯通运行后将直接服务丽泽金融商务区,也方便北京南站旅客快捷出行。

S1线剩余段全长约1.2公里,设站1座,在苹果园站可与6号线换乘。开通后,北京市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实现全线运营。线路将改善首都西部地区的快速交通条件,市民往来门头沟区与北京中心城区的出行时间将进一步缩短。

机场线西延全长约1.8公里,从东直门站西延至北新桥站。开通后将实现首都机场线与5号线的换乘,换乘距离仅30米、1分钟即可完成,非常方便快捷。机场线西延开通后,将大大疏解东直门站客流压力,提升首都机场线整体系统运营能力,扩大首都机场线的服务范围。

冬奥支线提供智慧服务

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是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轨道交通线路,也是北京市智慧轨道交通示范线。线路全长约2.5公里,设4座车站,其中换乘站2座,分别在金安桥站与北京地铁6号线、S1线换乘,新首钢站将与规划R1线换乘。

作为北京市第一条智慧轨道交通示范线路,11号线以服务乘客为核心,集智慧调度、智慧运维、智慧车辆、云平台等基础设施于一体。线路将在地铁内新增可视化的乘客召援系统,乘客不再需要找服务台,而是就近与站务人员实现视听咨询对话。通过提供多元化票种等措施,提升轨道交通服务能力。此外,通过5G信号全覆盖、车与车联网“对话”,进一步提高线路运营效率。

服务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11号线西段还处处凸显着冬奥文化。车厢内外采用蓝白两种色调,车顶照明灯设计成了雪花绽放的造型,车门口的扶手杆为冰球杆造型,仿佛一列穿行地下的“雪国列车”。

这条新线开通后,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所有比赛场馆将全部可以乘坐地铁抵达,成为冬奥会绿色低碳的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

站城融合优化城市空间

杨丽明介绍,为加强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耦合,强化公共交通对城市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的引导作用,今年开通的线路、站点还具有突出交通方式的融合、强化出入口与城市“融合”的特点。

9条线路突出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与机场、高铁、公交网络的融合,形成互联互通、便捷高速的公共交通体系的大格局。同时,地铁出入口尽可能融入周边建筑,形成公共交通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站、城、人一体规划、建设的新模式。

年底通车线(段)与周边建筑设施一体化结合的共30处。在即将开通的14号线剩余段五座车站中,有多座车站与周边建筑实现了一体化建设,乘客不出地面,就能直接进入附近的商业楼宇,其中丽泽商务区站与周边的丽泽soho、金唐大厦通过出口相连;西铁营站可以直接连接周边的万达广场;东管头站与中铁大厦相连接,乘客进出站将十分便捷。

11号线西段与周边地块一体化高度融合,北辛安站至新首钢站一体化建设综合利用两站一区间地下空间,形成了“鱼骨状”地下空间步行系统,与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园区地下空间相连,通过下沉庭院、景观设置,优化地下空间环境。(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