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话奔驰未来技术负责人:EQXX所代表的奔驰未来
今年CES2022上车企们也很热闹,比如宝马推出了旗下首款应用了E Ink技术的变色车,通用汽车激进地宣布了要在2025年左右推出面向个人用户销售的自动驾驶汽车,而梅赛德斯奔驰则带来了全新的VISION EQXX概念车。
在这辆被奔驰称为“突破固有规则的思维桎梏”、“由软件定义”以及“史上能效最优”的车型上,我们确实看到了很新鲜的科技属性。比如VISION EQXX采用了大量的轻量化工程技术和大量可循环再生材料;奔驰特别提出了VISION EQXX由软件驱动研发,并前瞻性地采用人脑仿生技术。在一些技术指标上VISION EQXX也足够亮眼,它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风阻系数降低至0.17。
在产品正式亮相后,品驾也受邀视频连线采访了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未来技术研究部门负责人雅斯敏·艾希勒女士。
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未来技术研究部门负责人雅斯敏·艾希勒
雅斯敏·艾希勒解答了更多关于这辆代表奔驰未来的VISION EQXX概念车的技术细节和理念,并谈到了“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型已经开始”:奔驰要引领电动出行,也要引领软件定义汽车。
“我们将会继续加强德国、中国以及世界各地软件领域的研发团队能力,以及开展各个研发团队之间的合作,来确保无论在生产阶段还是在整个用车生命周期,我们始终能够应用优秀的技术。”
谈新技术应用:一体式屏幕和高密度电池
在VISION EQXX概念车上,你很难不注意到那个新的一体式屏幕,这是奔驰“软件定义”的最新显性成果之一。
VISION EQXX概念车搭载品牌首款完全无缝47.5英寸超薄一体式屏幕,看起来比刚刚在中国市场开启交付的EQS的异形屏要更豪气一些。在技术上,这块屏幕运用了mini LED技术,由3000颗LED组合而成。当不需要显示信息的时候,屏幕将会调暗部分区域,进而起到节能的效果。
据了解,这块屏幕引入了游戏引擎和全面优化用户界面。研发团队更是跨界合作,联合开发了首款可与该尺寸屏幕兼容的3D实时导航系统,用户使用后,可在3D城市视图中,将卫星画面放大至10米高度,达到一种更“上帝视角”的体验。
雅斯敏·艾希勒称,一体式屏幕是整个车型内饰的核心元素之一,其中运用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其中,一体式屏幕和座椅中的音响系统进行了集成,必要的时候座椅中的音响系统会发出警告提醒驾驶员。例如,在驾驶途中,结合驾驶速度、能效,以及当前的驾驶方式,座椅中的音响系统可以建议驾驶员控制车速。
另外,关于VISION EQXX概念车,很多人会联想到奔驰下一代EQ车型的设计,相信这些新技术也有望在下一代EQ车型上得以体现。
其中,奔驰下一代三电技术是比较受关注的重点。比如VISION EQXX概念车上运用了赛车化的电池包设计,与F1赛车的工程师们保持了密切合作,实现更优的能效。而讨论内容包括使用电池高能量密度以及电池包封装相关的电池技术、更加先进电池化学成分、更加先进电子系统等等。此次亮相没有带来更多的技术细节。
谈神经形态计算:软件编程将变得不同
在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上,神经形态计算的概念似乎是脑神经科学的一个分支。
雅斯敏·艾希勒举例讲到,VISION EQXX概念车运用的神经形态计算处理方式,它能够模仿人类大脑的逻辑,而且能够仿生人类的一些重要感官功能。
现在,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将这项技术运用到语音指令和语音识别上,而且能够非常精准地实现对语言的理解。
“我们之所以对这项技术非常感兴趣,是因为它能够模仿人类大脑的逻辑,而且能够仿生人类的一些重要感官功能,例如视力。”
但她也提到,“神经形态计算同时意味着软件编程可以采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因为它的底层硬件与神经形态芯片工作原理是不一样的。”
VISION EQXX概念车目前的主要应用在于语音指令和语音识别上,它能够更精准地实现对语言的理解。
未来神经形态计算或许可以支持更多其他功能,例如对于车内乃至车外信号进行解读判断的视觉传感。
谈可持续材料应用:还处于研发早期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仍然是一个技术探索项目,其运用的很多创新技术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奔驰正在不断的加强技术研发,而用户有希望在2024年之后,见证这些创新技术运用在更多的量产车型当中。
在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上,另一大重点是强调了可持续的创新材料。两个可持续领域包括了新型塑料材质/可持续性塑料替代品,以及皮革替代品。
据品驾了解,在VISION EQXX概念车上使用的部分皮革是从仙人掌纤维或者蘑菇菌菇材料当中提取而来的。此外,电池绝缘材料的研发基于甘蔗废弃物,雅斯敏·艾希勒认为,其绝缘性能和此前电池当中使用绝缘材料一样出色。
但当然,作为一个技术实验性项目,将可持续材料完全投入到具体车型的量产也还有一定的路程要走。
具体到了可持续材料这个分类,“这些材料也都没有进行大规模车用的阶段,处在研发早期阶段。我们也希望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节点,这些材料能够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在成本上更具竞争性,也希望未来广大用户能够喜欢和接受这些材料。”
谈软件定义汽车:德国车企和中国本土化加深合作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来临后,对车企的软件开发布局以及节奏都促生了一系列变化。
过去车企一定程度上通过供应商采购模式进行,在少部分领域采用自主研发。但新时代来临后,雅斯敏·艾希勒认为“两者必须同时兼顾”。
在分工上,对于整车性能来说最为关键、最具有创新性、能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软件,奔驰希望自主研发。“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们已经研发出来的优秀软件成果,我们也要重新推翻。我们始终会把来自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最优秀软件与自身研发结合在一起。”
其实对于车企来说,产品研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连续性。这意味着软件系统迭代的连续性,即并不是所有软件系统都要重新开发。
“在保持与外部合作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加大对自身软件研发能力的投资。”雅斯敏·艾希勒称。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软件驱动已经成为德国车企重点发力和不断精进的领域之一,在发力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VISION EQXX概念车使用的电池电芯来自于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也负责了整个电芯优化的过程。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过程中,“奔驰将会继续加强德国、中国以及世界各地软件领域的研发团队能力,以及开展各个研发团队之间的合作,来确保无论在生产阶段还是在整个用车生命周期,我们始终能够应用优秀的技术。而针对中国用户的一些特殊使用场景,我们也在不断扩发研究范围,加深研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