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聚焦“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知识产权运用支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时间:2022-03-28 17:46:02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知识产权运用是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的重要一环,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着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下称《规划》)进一步对该项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支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作为知识产权运用的主要实践者,企业界人士对此有着切身体会。近日,就如何抓落实、强运用,本报记者采访了一批创新型企业代表,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

转化运用有方向

《规划》明确了到2025年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的主要目标,并从推进国有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知识产权运用关键是要做好‘上、中、下’三个环节:‘上’即加强知识产权运用顶层设计;‘中’即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体制机制;‘下’即知识产权有效推进实施。解决好知识产权供给侧关键堵点,知识产权流转才能更加顺畅,知识产权转化效益也会显著提高。”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奇瑞公司)法律和知识产权部知识产权总监李永杰表示。

自2017年开始,奇瑞公司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在横向上牵头建立芜湖皖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纵向上牵头成立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让专利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实现供需适配和要素流动。李永杰对《规划》提出的“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十分认同。“我认为,当前知识产权运营的关键是加大专利供给侧改革和保障中间环节畅通,尤其是进一步释放拥有大量专利的科研院所的体制机制活力。建设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平台,以更加专业和专注的服务模式促进专利转移转化,推动知识产权运营事业发展。”

专利导航指引企业将专利与技术、产业、经济紧密融合。《规划》要求,引导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规划》设立专利导航工程,从完善专利导航工作体系和深化运用模式上进一步升级。

“《规划》打出了一套推进专利导航工作的‘组合拳’,将极大促进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中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谢书鸿表示,该集团制定了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广泛推行重大项目专利导航工作机制,不断加强专利工作对集团研发、投资活动的协同和支撑。

中小企业有抓手

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释放着活力,成都阿尔刚雷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5年前,该公司凭借其在绝缘连电领域的50件专利,获得成都市郫都区知识产权转化平台提供的6000万元股权投资,为发展注入资金动力。

如今,《规划》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更进一步。《规划》设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专栏,具体举措包括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工作,发挥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运营基金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力度等。

作为获得知识产权转化平台股权投资的受益方,阿尔刚雷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刚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规划》正是精准看到了中小企业的诉求,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力度。这一举措无疑是给握有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但缺少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一剂‘强心针’,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让其有机会更快发展,推动‘知产’变‘资产’。”

价值实现有保障

如何让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规划》从运用层面提出多项方案。

谢书鸿以中天科技集团的实践举例。该集团积极探索“产学研服”协同机制,集团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高校院所组成团队,根据技术、专利调研成果进行联合评估、集体决策,对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课题组建协同攻关团队,研发成果由中天科技实施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借助这样的“产学研服”深度合作模式,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等高校在超强抗弯曲光纤预制棒、多模光纤、先进高纯石英材料等核心产品上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布局数十件专利申请,形成了多个高价值专利组合,支撑了核心产品国内外市场的全面拓展。

“《规划》要求的‘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有利于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深度合作,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等举措将促进运用层面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专利价值的提升。”他表示。

《规划》中的商标品牌建设工程同样被企业所关注。周刚告诉记者,阿尔刚雷未来将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构建品牌管理体系。“我们也将在安全用电领域通过完善绝缘连电标准、推广绝缘连电知识等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绝缘连电产业竞争力。”

强转化、促运用。众多企业合力落实,知识产权创造的经济价值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本报记者 吴 珂)

(编辑: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