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面、夜光杯、唢呐……甘肃省这些家喻户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云上“安家”了。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腾讯云联合建设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上线,首批次共630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档案数据成功“上云”。这是西北地区首个以数字化方式记录、保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平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以及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利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甘肃非遗”门户网站、微信小程序“陇原非遗”以及“一部手机游甘肃”等APP均可找到平台入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甘肃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
“如今,以数字化方式展示非遗越来越普遍,本质上是通过改变非遗载体的方式实现更广泛、更便捷的传播。”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龙文懋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旅游业受到极大限制,使原本基于旅游业设计的非遗传播、传承项目难以开展。但另一方面,疫情时期也为非遗传播、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自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网络基础设施在全国普及,数字直播平台、网络消费市场带来了庞大网民基础。这不仅为疫情期间的授课、会议、展览等活动提供了便利,也为非遗传播提供了更广、更贴近人民生活的渠道,能够极大地推动非遗传播和传承。
盘活非遗资源
在信息技术非常成熟的当下,采用数字化方式是有效记录、保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在适当情况下充分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同时《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也提出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加强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依法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强档案和记录成果的社会利用,这些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和传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甘肃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近20年的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经过我们初步估计,仅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现有的数字化资源就达到100T左右。”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卫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资源此前没有统一的数据规范及信息化应用系统,存储方式以电脑硬盘、移动硬盘、DVD、CD光盘等为主,分散在全省各级保护单位、研究机构和传承人手中,既不利于对这些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和统计,也不利于对这些资源进行再利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变化,许多数据资源面临着散失的风险。
为此,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利用云存储技术,与腾讯云联合建设了“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将全面整合共享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大幅提升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度。目前,大数据平台已完成了数据库搭建、门户网站建设和部分数字资源录入工作,经过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努力,已有630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录入完成,主要包括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基础数据以及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用户可以随时登录门户网站和微信小程序进行查看,了解甘肃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下一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推进资源建设,加快档案数字化进展,争取早日完成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的数字化转化,让非遗保护工作更好地服务当代、造福人民,为甘肃文化旅游强省建设贡献非遗智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刘卫华说。
创新保护方式
现在,通过数字方式展播非遗的形式越发多见,如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云游非遗·影像展”对各类非遗影像资源进行公益性展播,在挖掘日常生活中非遗内容的同时,倡导人们关注非遗、共享非遗,让非遗保护成果惠益人民群众。
对于非遗数字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指出,数字化正在加速改变非遗的文化生态和非遗的保护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成立非遗数字专业委员会,就是要大力推动非遗的数字化应用。
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非遗数字化。刘卫华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分散在甘肃省各地的非遗数据正在汇聚到统一的平台上,并按照非遗数据标准进行高效、完整的采集,智能检索系统为非遗管理人员及公众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搜索及可视化呈现功能,让全省的非遗资源尽数展现出来,激活非遗数据的活力。该平台后续将由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运营管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有关人员表示,大理全面推动非遗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扎实做好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各项工作,实现传统资源和现代技术的有机衔接。
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非遗数字化的功能在于更好地保存、传播现有的非遗,从而让更多人在“云端”领略非遗之美。但传承并不只是将数据一代又一代地交接下去,而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在继承传统文化、手艺的同时不断地在非遗中融入新时代的内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传承’就必须让人们更多地参与到非遗的制作中,如在小学课堂中开设非遗制作课程,剪纸、扎染、昆曲、皮影戏等都是极具教育意义的非遗类型。”龙文懋表示。
“非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但人们借助这些手工艺同样能够创作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数字化非遗传播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护数字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要以开放的心态鼓励人们对非遗手工艺进行创新使用,保障非遗传承活力。”龙文懋强调。(本报记者 侯 伟)
(编辑: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