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2021年全球碳排放量再度反弹,创下年度最高纪录。
当前全球气温已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1.2°C。世界气象组织在其5月9日的最新气候通报中指出,未来5年全球年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的可能性为50%,这一概率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如果按照当前的减碳承诺前进,到2030年全球升温可能突破2.4摄氏度, 超过《巴黎协定》设定的限值。
同时,全球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干旱、洪水、极端高温等气候异常频发,保护地球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加速行动,扭转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趋势。
事实上,将减碳技术更快速、更广泛地应用于楼宇、交通、工业等各个碳排放重点行业,正是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与楼宇建筑息息相关,当前能源价格已飙升到了数十年以来的峰值,无论是政府部门、各行各业,乃至普通家庭,提高能效、减少能耗已成为当务之急,楼宇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超越经济效益,重新定义楼宇价值
令人欣喜的是,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大幅降低建筑能耗。无论是新建建筑还是存量建筑,应用技术方案不仅有益于生态环境,还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下,占地2.6万平米的施耐德电气新办公楼IntenCity就配备了两台风力涡轮机和大量太阳能电池板,为整栋大楼提供所需能源。大楼还配置了丰富的传感器和软件,不断优化照明、供暖、制冷等能耗相关活动,确保清洁能源物尽其用。
这座大楼正是建筑节能的一个典范。根据LEED认证国际框架对建筑的环境友好评级,IntenCity办公楼已经实现了净零碳排放,其能耗仅为欧洲同类建筑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且仅需3到5年就能收回在低碳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投资。
降低楼宇建筑能耗也将带来更多社会效益。对低碳、高效的建筑和城市增加投资,将增强全社会的能源韧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及健康水平,提升幸福感。
构建行动框架,助力楼宇减碳
然而,对许多楼宇业主、运营商、开发商和投资者来说,可用的减碳解决方案及其价值和投资回报还不甚清晰。
为了帮助各类决策者增进对减碳技术的了解,更好地评估相关投资,施耐德电气携手埃森哲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推出了楼宇价值框架。该框架作为世界经济论坛(WEF)“净零碳城市”倡议的一部分,为各种规模、用途和位置的楼宇建筑提供整套面向未来的投资建议,以及实践方案。
在该框架中,施耐德电气表示,楼宇建筑行业减碳的起点是实现单体建筑的低碳化和数字化。要实现低碳化,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化石燃料,而代之以效率更高、更加清洁的电力。
不止于此,低碳化也包括楼宇自身生产清洁能源。比如施耐德电气IntenCity办公楼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这类清洁能源技术已经成熟,其成本近年来也已经大幅下降。
在数字化方面,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能够确保供暖、制冷和照明等系统应需而动,进而帮助楼宇大幅节约能源,提高能效。虽然双层玻璃等绝缘材料也能强化楼宇的保温和制冷效果,从而减少能耗,但从长期来看,依托数字化工具进行“主动”的能源管理能带来更高的效益。
此外,数字化工具还可以帮助楼宇管理者和住户更好地监测能源消耗,了解不同行为导致的能耗变化。基于这些数据,楼宇管理系统可以进一步赋能建筑更高效地利用能源,并为管理者提供预警,助力提升能效。当各个系统的数据打通,楼宇建筑运营就能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
不仅如此,就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来说,数字孪生技术从设计阶段就开始优化楼宇能效,助力施工阶段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并从日常运营中持续产生收益。以施耐德电气IntenCity办公楼为例,设计师们从一开始就将超过50万个变量引入数字孪生模型的能源模拟系统,预测能源的使用原因、方式和地点,从而使楼宇在建成后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零碳建筑到零碳城市,形成系统效益
事实上,单体建筑的低碳化和数字化只是系统减碳的一部分。更宏伟的理想是,将楼宇的能源和资源管理能力整合到更广泛的电力、交通和电动汽车充电生态系统中,从而为城市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加速整个系统迈向净零碳排放。
在芬兰的耶尔文佩市,零售品牌Lidl的物流中心运用能源管理系统收集制冷系统产生的热量,出售给当地电网,支持周边区域的供暖。未来,施耐德电气IntenCity办公楼也会将其风力和光伏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输送给附近电网。
现有技术已使建筑的零碳转型触手可及,以建设低碳、智慧的楼宇为起点,当我们为建筑配备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解决其能源需求,并将其纳入更广阔的新型能源系统之后,打造可持续、高效、韧性和以人为本的零碳城市就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从零碳楼宇到零碳城市,建筑减碳是人类应对气候挑战的核心阵地。如果说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那么零碳城市将成为构建可持续未来的基石。人类已经拥有了最有力的技术工具,快速应用、立即行动才是关键。(作者: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系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