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发改委印发《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收达3000亿元,绿色技术创新市级以上平台达150个,新能源车辆保有量60万辆,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至少70%。到2035年,实现超大城市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城市大美空间布局形态充分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全面建成。
在本次的规划中,多个重点产业集群、重大投资项目受到关注,涉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等多个重点行业。天虎科技总结了《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中值得注意的产业转型路径。
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打造光伏锂电、氢能等重点产业集群
规划提到,成都将打造特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
成都将依托新材料等11个重点产业功能区,大力发展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建设光伏高端能源装备引领区,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贯通上中下游产业链,与乐山、眉山共建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锂电产业,推动锂电主辅料均衡协调发展,强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核心技术突破,前瞻谋划钠、钒、镁等新型电池发展。集中打造光伏产业集群打造工程、锂电产业集群打造工程、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产业集群打造工程、“绿氢之都”打造工程四大重点产业集群。
在光伏产业集群方面,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高效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以晶硅和薄膜为技术路径,带动光伏组件规模发展,提质延伸光伏产业链条。建立“三州一市”协作机制,推动研发、制造、应用协同发展。
在锂电产业集群方面,以金堂、邛崃等重点园区(功能区)为重点,做强做大链主企业,做强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环节,开展储能应用示范,健全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链条,开展换电模式试点。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产业集群方面,以龙泉汽车城为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和电池、电机、电控、充换电装备等关键零部件,加强“三电系统”、智能系统等专精特新企业招引。加快构建成渝“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争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在“绿氢之都”方面,将以郫都区为核心区,突出全域联动,打通“研发—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链条,重点依托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加强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建设菁蓉镇国家双创基地等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孵化中心,推进东方氢能等总部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建设,打造品牌突出、体系完善、技术领先的氢能全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还将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梯度培育格局。
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除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外,成都也将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方面,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工业无人机及轨道交通等12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打造绿色供应链,力争到2025年新增绿色工厂200家。
另一方面,也将加快制造业工厂的数字化进程,打造一批数字园区、智能工厂等数字化升级示范,力争到2025年新增绿色园区8个、数字化车间500个。重点打造绿色工厂培育、绿色园区创建、数字园区、绿色供应链企业试点示范四大重点工程。
具体来看,在绿色工厂培育方面,建立绿色工厂的培育库及梯度动态培育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绿色工厂纳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扶持政策体系,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绿色企业(项目)”系列贷试点,推进企业加快绿色化、清洁化、低碳化、循环化改造。
在创建绿色园区方面,将引进碳去除、绿色技术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能源供应管理等领域相关企业,营造园区绿色循环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园区产业集聚、循环化链接和智慧管理平台;鼓励创建近零碳排放园区,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加速培育绿色新兴产业、控制碳密集型项目布局,推进园区“双碳闭环”。
在打造数字园区方面,将建设绿色共享基础设施,推行园区综合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鼓励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区域能源监控中心和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园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园区绿色智慧服务水平,建立工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平台,试点建设能源管理云端平台,为用能企业、园区资源能源、污染物协同监测和精准控制提供大数据增值服务。
此外,针对汽车、电子信息、大型成套装备、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将开展绿色供应链企业试点示范,鼓励企业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等。
助推绿色低碳产业价值
据2022年1月发布的《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三五”时期,成都以占全省18.7%的碳排放承载了24.5%能源消费、25%的人口和35%的经济体量,以年均2.2%的碳排放增长支撑了年均7.1%的经济增长,人均碳排放位列北上广深等全国十大城市最低,碳排放强度累计降低21.0%。
天虎科技注意到,在发展光伏锂电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方面,成都光伏、锂电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此前透露,截至目前,全市共签约24个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投资金额达1220.8亿元,53个促建项目已完成投资75亿元,其中通合新能源、通威太阳能光伏制造基地一期、融捷锂业等6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宁德时代新材料及配套项目、璞泰来基膜和涂覆一体化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中航锂电5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成都基地项目一期、东方氢能产业园一期项目厂房已封顶,巴莫科技取得第三方认证机构SGS颁发的“零碳”工厂证书,成为全球首家达成“零碳”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等。
天虎科技认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成都贯彻落实“双碳”目标部署的战略举措,也是城市塑造比较优势的新赛道。本次《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的印发,也为成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转型提供了发展思路,也让产业和生态看到了绿色低碳背后的产业价值。
作者丨温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