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得乾
从江南水乡到西北高原,从富庶繁华的沿海城市到地处偏远的高原小城,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支教团队老师,带着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克服高原缺氧的身体不适,扎根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在三尺讲台,用他们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一个个“高原千里马”奋勇争先,让他们在求知求学的大道上不断超越自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春风化雨,用真诚付出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教育师资力量不强,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质量不高,教育成为整个德令哈城市民生建设的痛点之一。这也是浙江教育援青选择德令哈市的原因之一。
为助力提升海西州德令哈市教育教学水平,浙江省杭州市自2016年开始向德令哈市中学派出援青支教教师,以包班的方式开展组团式支教,德令哈一中支教团队就是这样来到德令哈的。
“当初刚刚到德令哈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学生不了解,对当地的教育情况不了解,还有对当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不太了解。”支教团队的老师,刚刚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环境,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引导。为了尽快融入学校教学工作,支教团队的老师把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学生特点作为了开展工作的第一步重点。
通过开展家长会与全员的入户家访,支教团的老师在慢慢地适应德令哈的教育社会环境,也在逐渐适应德令哈的孩子和家长,为教学工作营造了一个家校协作的良好教学氛围。
在家访过程中,支教团队的老师了解到了很多家庭情况,也体会到了家长的热情和对教师的尊重,这也为支教团后期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当地人从一开始就从情感上接纳了杭州教师,接纳了“杭州班”,并以能进入“杭州班”为荣。
支教团队的闻忠良老师,在一年半的支教过程中,不止一次前往学生家中家访。
闻忠良告诉记者,当时他带的2019级7班有一位学生,因为家庭父母离异,学习成绩也不好,有好几次产生弃学的想法,还几度逃学。在了解了相关情况之后,闻忠良多次上门走访,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一次次思想动员,终于与学生达成回校的“协议”。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闻忠良时时提问、题题讲解,终于让这名学生找回了学习的信心,打消了弃学的想法,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因材施教,引导“高原千里马”奋勇争先提成绩
在支教期间,支教团队老师始终把提高教学成绩作为第一要务。
“良好的教学就是要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支教团队老师共同的教学理念。
支教团队的老师通过开展班级亲子活动、亲子阅读分享会、亲子运动会等多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家长、老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增强家长对学校、对援青教师的信任,积极配合教学工作。
同时,老师也通过知行合一、言传身教,充分展示自身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完美的教学设计、扎实的专业功底、优雅的教态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寻找出了最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法。
针对“杭州班”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老师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利用下课、午间、晚辅等时段进行辅优补差工作,在数学教学中引入“错题集”,英语学科实施分层教学,语文教学倡导亲子批注式阅读、课前阅读分享、名著共读、随笔摘录等,使得“杭州班”的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成绩提升明显,3门学科的素养和成绩都有了大幅提升。
为了促进“杭州班”学生奋勇争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老师特别制定“高原千里马争霸赛”,实施了“高原千里马”自主管理项目,促进了“杭州班”学生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一匹匹单科“飞马”、单科“黑马”、单科“金马”,一队队的全科“飞马”、全科“黑马”、全科“金马”纷纷涌现,在提升个人成绩的同时,班级的整体成绩也得到了提升。
针对学生数学成绩整体较差的问题,闻忠良经过对几个班数学成绩的观察对比,又想出了“培优辅差”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多方位引导逐步实现学困生的进步,并不断培养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纪律意识和拼搏精神,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的成绩有了极大的进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支教团队老师全身心的努力付出换回了孩子们学习上的一次次自我突破。2018年,第一届“杭州班”以优异的中考成绩打响了教育援青的品牌;2019届毕业的“杭州班”,取得了班级均分超当地中考录取分数线近150分的佳绩;2020届“杭州班”中考成绩高出全市中考平均分55分,第四批援青教师仅用一年时间,就将“杭州班”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3.7分。
加强交流,教研帮扶促进两地教师共同进步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力军,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闻忠良说,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能创建高效的课堂。
德令哈一中支教团队中每位援青教师身兼数职,积极带团队、开讲座、组织开展师徒结对、送教下乡等教科研活动,先后到格尔木、乌兰、天峻等地学校开展公开课和主题教研活动。
同时,牵头举办了德令哈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德令哈市语文教研大会、大柴旦教研研讨会等各级各类活动,结对本地青年教师20余名,组织并参与德令哈一中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送教活动,参与对德令哈一中教师的指导与教研管理工作,在“援青教师教学示范课展示活动”中多次进行“示范课”“优质课”“展示课”展示,惠及了基层的不少骨干教师,有力提升了海西教师队伍水平。
在支教的德令哈一中,支教团队通过开展教育集团“学科教研”模式探索,主动参与德令哈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理念,以教学评价为抓手,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人性化、科学化的评价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其中阶段性检测分析系统是援青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闻忠良和支教老师发现,之前德令哈因为只是对于“平均分”这一单一目标环节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存在很多的不足,容易在教师当中产生消极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正常健康地开展。
结合在杭州的工作经验,支教团队在德令哈全市中学统一考试中引入了低分率、优秀率、标准差、分数段班级分布、临界学生群体班级分布、班级教学增量等一系列分析数据,大大提升了德令哈市在成绩分析这一领域的分析精度与广度,让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从数据中更清楚地了解本班、本学科学生的层次分布、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群体。
“我们将杭州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带到青海,与青海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和始终坚持在高原工作的这些可爱可敬的同事们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借鉴,这也将成为我们人生当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回想这段支教工作经历,闻忠良和支教团队的老师都觉得倍加珍贵。
凭借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座右铭,德令哈一中支教团队不负使命,展现了援青人在高原上的忠诚与担当,也展现了援青人在柴达木的奉献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