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5G上山入海,守护绿水青山

时间:2022-08-05 09:47:17 | 来源:媒体滚动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山川湖泊,让这些“星光”与“锦带”永葆绿色生机,不但要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也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5G以连接的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用科技的温度谱写“山海情”。5G“上山”:编织新型防护网

仲夏时节,晴热高温天气大大增加了森林火灾的风险。如何保障森林安全,提高林区巡护效率?火情一旦发生,如何在“黄金30分钟”内控制火势?在5G的助力下,电信运营商和当地林业部门搭建了“人防﹢技防”的立体防护架构,建立了预防为先、精准管控的信息化森林防火监控平台,同时,借助5G终端,形成“空陆立体式”火情监测格局。

林区的巡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前,需要生态护林员靠脚步丈量山林,发现危险。现在,护林员的队伍里添加了新成员——5G网联无人机,通过对无人机机巢部署及空中专网覆盖,这些“5G护林员”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待命以及飞行规划,在指定时间飞往指定地点进行巡检。一旦遇到火情,护林员也无需前往现场,5G网联无人机综合利用管理平台和5G网络可以同时指令多台无人机航拍实时画面并回传,为火情控制提供实时视频和数据参考。

云南苍山由19座山峰组成,山高林深、崎岖难行,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火情并加以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5G网联无人机应用系统的助力下,情况就变得大不同。这些“5G护林员”挂载着终端云盒,可将传统的2.4GHz/5.8GHz传输频段转变至5G通信网络信号,把信息传输至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林区内各种动态信息,快速进行热点核查,及时发现森林火灾隐患。一旦发现火情,5G网联无人机可与消防队员协同配合,指挥部还可调派大载重灭火无人机第一时间前往进行投弹灭火作业,或为消防人员运输扑火工具、食物等,大幅提高灭火效率。

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的优势还能为各类护林云平台高效传输和处理海量数据。在福建泉州市涂寨镇,各重点防火区域在高点位安装“云视播”,借助5G网络以及“入侵检测、烟火检测”两种算法,可对人员入侵进行预警;运用“云视播”双向喊话功能,实现对通行人员危险行为的提醒;通过烟火检测,第一时间进行告警。在广西河池市庆远林场思太分场思榄林区,生态护林员用“5G﹢智慧林业”云平台终端记录巡护日志,打开 APP就可以将现场巡林情况实时上报,该平台对接天保巡护管理、智慧防火等智慧林业大数据平台,在5G网络的助力下,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空间数据“一张图”和林业资源防控“一张网”,通过平台融合提升山林智管水平和能力。

此外,5G还能为山林的生态保护提供更丰富的方式。“5G﹢智慧林业”平台可实时监控重点林区内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病虫害发生、野外用火等情况,结合对应区域采集的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等气象数据,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能有效预测森林病虫害发生趋势、林业生产情况等重要信息,让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更加高效。

5G“入海”:助建产业新生态

我国是海洋大国,经略海洋的第一步是海洋数字化,而以5G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便是海洋数字化的基础。现在,在5G技术不断成熟的同时,一大批5G行业应用正全力“入海”。在5G技术的赋能下,智慧渔港、智慧港口、海洋生态监测等多种业务场景逐渐落地,构建起海洋产业新业态。

在海上建5G基站,技术和施工难度非常大,运营商不断突破极限,化“不可能”为现实。在“世界海中最高猫道”极限挑战赛上,中国联通建成了“世界海中最高5G基站”。凌空飞越伶仃洋航道的大桥猫道最高点距离海面约270米,相当于90多层楼高,最低点距离海面105米,是世界上海中最高的猫道。

不仅如此,在5G基站建设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一直聚焦沿海信息通信建设的普惠性。在江苏海岸线上,渐次落成的5G基站与一台台矗立的风车为伴,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手机信号“满格”再不用“等风来”。在山东长达3345公里的海岸线上,依托近海5G高速宽带网络技术,威海等地实现了近海5G网络全覆盖,超远距离连续覆盖的大带宽、低时延的5G精品网络将给海洋经济数字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5G网络建起来,应用紧接着“跑”起来。在山东省烟台市,5G﹢海洋渔业、5G﹢智慧渔港项目,让管控港、船、人方面更加智能,对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海上5G的建设,也为海洋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福建省泉州市山霞镇有12.9公里的海岸线,因所辖海域线长、面广、点多等情况,存在基层防范治理力量薄弱、资源分散、手段单一的海域管理难点,而“5G超远距海岸线高清视频监控”平台通过5G视频监控,实现所辖海域的全覆盖、全视角、远距离智能监控,消除人力、眼力的局限和盲点。

除了海洋,5G在江河湖泊的水质检测、生态维护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保一池碧水护一方蓝天。在5G以及物联网、AI识别技术的助力下,形成从排放源头检测到溯源研判,再到污染处理全方位的水质监测系统。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流域内人口不断增长、旅游业飞速发展,洱海流域污染负荷快速增加。以往,洱海夜间巡检需要出动几十名巡视员环绕洱海进行整夜巡视,现在只需部署几架网联无人机,即可实现洱海绝大部分水域自动化巡检。这些24小时值守的5G网联无人机可以每天根据设定好的航线,对洱海水域进行自动巡检。借助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摄像头一旦捕捉到漂浮物或水质不正常的画面都将及时进行报警,通知指挥控制中心,让溯源研判更加精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