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将进一步推进3.0阶段建设,积极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方面的前沿探索,加快示范区建设管理模式在全市复制推广。”8月5日,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出行:智驾时代的汽车产业引领之路”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孔磊在致辞中表示。
推进示范区3.0阶段建设,加快示范区建设管理模式在全市复制推广
2020年9月,北京市正式设立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下称“示范区”),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协调各部门、各界资源和力量,形成了以政府、学界、产业界、投资人等各方面紧密结合的组织形态,以此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发展。
孔磊介绍,自成立以来,示范区已有效实践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并成立了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
数据显示,通过1.0和2.0阶段建设,北京市经开区已经建成329个智能网联标准路口,双向750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公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覆盖。示范区面积由1.0阶段的12.1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道路扩展至覆盖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
此外,今年8月1日,以示范区落地应用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全球首个开源开放的智能网联路侧单元操作系统“智能OS”也正式发布。
在政策先行先试方面,依托示范区,北京市率先在国内设立了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政策规范方面构建了“2+5+N”政策管理体系,覆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服务等诸多阶段;在全国率先发布无人配送车、高速及城市快速路测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无人化示范运营及商业化试点等多项创新政策。
孔磊表示,今年示范区将进一步推进3.0阶段建设,积极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方面的前沿探索,加快示范区建设管理模式在全市复制推广。
标准体系建设、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政策保障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快速发展重要抓手
近年来,北京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2021年底,示范区已累计为9家企业225辆车发放道路测试许可,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300万公里。
7月20日,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投入30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国内无人化出行服务迎来从示范运营迈入商业化试点的新阶段。
8月1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报告重点围绕自动驾驶示范区体系建设、政策法规创新、测试运营监管以及示范应用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展现。
孔磊表示,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但同时,他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特别是在当前的示范推广阶段,技术标准不统一、推广成本较高,路侧研发能力建设和验证不足等行业共性挑战依然存在。
孔磊认为,标准体系建设、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政策保障是当下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是要加快建立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加快构建车路云网图安全标准体系,聚焦路侧基础设施关键标准研制及应用示范。二是要加强车路云一体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行业头部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自主可控的智能道路操作系统、国产化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三是要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创新。充分发挥先行区创新模式,聚焦全无人化测试、高速商业化试点、城市货运等方面政策研究,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完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冰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