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日报:西方根本无力重现“冷战式封锁”

时间:2022-08-11 09:45:52 | 来源:参考消息

转自: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11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8月9日刊登题为《全球化的前景——西方与中俄无法脱钩》的文章,作者为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竹森俊平。全文摘编如下:

突如其来的高通胀和俄乌冲突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生活变得艰难了。但如果回顾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就会发现,今天的局面还算不上“突如其来”。

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高通胀是金融政策理论框架的“第一次变革”与油价飙升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降低了通胀率。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通过强势加息平抑了通胀预期。再看油价,上世纪70年代,不愿看到苏联影响力扩张的沙特为了帮助美国稳定经济,同意增产石油以抑制油价飙升,直到上世纪80年代油价暴跌为止。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低通胀时代与全球化大发展的时期重合。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增长。亚洲新兴经济体也紧随其后,这导致发达国家的经济大变样。

在与中国和新兴国家的正面竞争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开始衰退。亚洲的腾飞产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带来了信息产业的飞速增长。从制造业向金融业、信息产业等服务业的转型在美国引发了反全球化意识的高涨,也催生了国内政治动荡。

如今,西方再次面临治理危机。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三。第一,在新冠疫情逐渐平息的阶段,与需求相比供给恢复的速度略显滞后,由此导致了商品短缺。第二,美国拜登政府推出巨额经济纾困计划,进一步导致需求“过剩”。美国的通胀率已达9%,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已经形成共识。第三,在俄乌冲突期间,能源价格被大幅推高。

欧元区国家超过8%的通胀率主要源于能源价格飙升。但是受金融、财政一体化的影响,一旦加息,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的财政形势将变得岌岌可危。

俄乌冲突暴露出美国的虚弱。拜登为寻求石油增产访问沙特,却拿不出足够的筹码,这使得外界怀疑沙特是否会听命于美国。美国在阿富汗驻军20年,仓促撤军的拜登政府没有表现出想要与沙特重建合作关系、谋求中东势力均衡的意愿。

即使西方能够放弃俄罗斯的能源,中国的产品也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想要重现冷战时代那种经济封锁是非常困难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