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牟思宇、谢宇斌、马靖萱
重大项目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等特征,它的建设从中体现着一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北斗组网、高铁网、高速公路网、特高压电网、临界及超临界发电机组电厂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做出了贡献,它们为增强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强大保障,对构建起共和国这座宏伟大厦起着四梁八柱的作用。
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支撑着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体量大,常采用PPP等投资模式撬动多元市场主体的投融资支持,因此,它的开工建设拓展了投资空间,盘活了社会存量资本,较好发挥投资“乘数效应”,也激发和释放巨大消费潜能,培育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推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重大项目建设有助于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扩大投资需求,增加有效产出,对畅通经济循环、提升产业链水平、优化供给结构具有关键性作用,从而持续带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重大项目建设为民生福祉提供保障。重大项目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建设过程及运营本身则创造对劳动力的规模需求,建成投产后可释放上下游配套环节的供求潜能,带动就业岗位较快增长,支持民众尤其是农民工、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些环境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涉及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重大民生项目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支撑,更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重大项目建设展示着我国的亮丽形象。从“一五”计划到目前的“十四五”规划,来自各个方面的重大建设项目近2000个,它们巍然屹立在祖国大地。作为政治经济符号见证了中国综合实力的跃升,更作为一种外交符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高度,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欧班列、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等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支撑了我国与相关国家的良好外交关系,彰显了我国和平发展、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影响力、带动力和资金技术等优势,积极投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是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了大国重器的“顶梁柱”。
国家电网始终把全力推进电网领域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作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巩固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实现稳增长,国家电网2022年1-7月完成电网投资2364亿元,同比增长19%;在建项目总投资8832亿元,其中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3299个,年内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过2.6万亿元,有效发挥了投资拉动作用,充分彰显了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为促进惠民生,华中地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安化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工建设,将为当地群众提供8000多个就业岗位,助力劳动增收。为做好电力保供,国家电网累计建成29项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成为全球输电距离最长、电力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电网,给因疫情受影响的经济实现快速复苏、确保高温天气的用电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交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联合承建的港珠澳大桥创造了400多项专利、多项世界之最,极大地缩短港珠澳三地的时空距离,加深了内地与港澳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三峡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哈电集团、东方电气等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的“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项目,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是中央企业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自主创新的典型范例,全面建成后将取得清洁发电、防洪、旅游等巨大收益。在中央企业推动下,一件件着眼于惠民生、增民利的重大工程持续上马,彰显综合国力的越来越多标志性重大项目陆续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强劲的内生动力。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排头兵,中央企业主动参与沿线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实施高水平的运营管理,有力推动了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中国电建参与承建的巴沙水电站项目被称为巴基斯坦的“三峡工程”,为当地创造了1.6万多个工作岗位,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碾压混凝土坝,将有效解决困扰当地半个世纪的水电站发电和农业灌溉问题。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等中央企业联合承建的中老铁路项目深刻改变了老挝交通运输格局,对加快建设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投在土耳其最大直接投资项目清洁火电机组顺利投入商业运行,实现了中国设计、标准、设备、技术和管理服务全面“走出去”。中国海油参与投资开发的乌干达商业石油开发工程项目,将以“中国方案”助力该国成为东非地区重要的原油生产国,对推动和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及属地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企业应继续发挥顶梁柱、压舱石作用,积极扩大投资,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担负起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的责任使命。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