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驶过“拐点”、进入快速上升期,动力电池的需求也正在迎来强劲增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在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提到,预计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同比增长超过100%,达到340GWh,预计2025年增长到1TWh以上,动力电池将进入TWh时代。到2030年,在各国减排承诺的推动下,电池产量会提升到3.5TWh,整个市场的规模将超过250亿美元。
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20的动力电池厂商中,有15家来自中国;在增速超过100%的12家动力电池厂商中,有11家来自中国。在前十名榜单中,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占据六席,合计市场份额超过了56%。
动力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据整车成本的近40%;随着对关键锂电技术和材料的掌握,我国动力电池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正在改变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中国厂商霸榜,日韩厂商紧追不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在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电动汽车下半场刚刚开始,动力电池技术将进一步细化,将建成产业生态和体系,同时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也呈现多维的特点。
对于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与创新,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仍是解决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寻找最佳经济性平衡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未来广义的大无钴系材料体系(主要包括层状无钴材料电池以及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电池体系)占比将有多大?
杨红新:大无钴在汽车领域可以划分为从A00一直到BC级车,从300公里到700公里,同时还有商用储能和轻型动力。
目前在材料体系当中磷酸锰铁锂大部分可以覆盖,三元也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明显优势。基于这样一个预测和占比的一个推测,我们认为未来广义的大无钴系材料体系的占比将是快速上升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这两类加在一起从市场占比上或可能会超过70%。
新京报贝壳财经:动力电池技术如何创新?
杨红新:技术创新需要解决里程焦虑、充电焦虑。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佳经济性平衡点,包括整车经济性平衡点在内。
此外,基于叠片技术的突破以及更高重组效率的追求,将磷酸铁锂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的诉求,长薄电芯的占比和供应将越来越多;而为了将长薄电芯的品类发挥到最大价值,必须要攻克叠片的效率和叠片的质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动力电池领域还有哪些技术需要继续挑战?
杨红新:比如如何进一步降低电解液的含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快充能力的同时保证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包括进一步开发低镍无钴的材料,以及提高磷酸锰铁锂的压实密度,钠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的研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刘军